港北角碼頭滑梯供倒海鮮 近岸放生積德變殺生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港北角碼頭滑梯供倒海鮮 近岸放生積德變殺生

2016年09月13日
摘錄自2016年9月11日香港01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放生本為祈求積福,讓被抓或被販賣的動物重獲自由,但漸漸地放生成為一門生意,不少商戶自己養海鮮,自己經營放生生意,扭曲放生本意,有商戶甚至不理放生地點及物種,最終造成生態破壞,積德不成反作孽。

香港愛護動物協會今年7月起接獲本港不同泳灘職員通知,至今已檢獲300多隻懷疑被「放生」的巴西龜。

這300多隻巴西龜,其實只是冰山一角。記者8月底到其中一個放生熱點北角碼頭,發現不少海鮮檔都將「放生」兩字放在當眼處作招徠,部分貼上佛堂舉辦放生活動的海報。有海鮮檔店員向記者游說:「放生可以積德,客人買來放生的話可以收平啲。」店員又指可以免費出船到維港中心放生,但如果要到西貢等水質較好的地方,則要包船另加收費。

負責整場放生儀式的海鮮店職員透露,兩人放生的9大箱海鮮價值1.8萬元。他續指,每逢初一、十五都有不少善信來到購買海鮮放生,認為這是一種功德。至於維港近岸是否適宜放生,職員表示:「個海咁大海鮮自己識游走!」

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早前推出《永續環保放生指南》,為市民提供一個有利生態環境的放生指南,教授市民如何選擇合適的地點及物種放生,例如芝麻斑、花尾龍躉、紅斑這些魚類都在本港常見,且不會對海洋生態帶來嚴重災害。

《指南》雖建議市民合適的放生物種及地點,惟程詩灝強調自己不主張放生任何物種,但認為放生是一個宗教儀式,在法例未能禁止之前,冀藉《指南》提供一些辦法,減低放生對生態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