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足跡入門-什麼是生態足跡? | 環境資訊中心
李永展

生態足跡入門-什麼是生態足跡?

2002年07月22日
作者:李永展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系教授、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

EARTH DAY 2002人類粗暴地擷取資源在近幾十年來支持了經濟的快速成長,並提升工業化國家的物質標準,但卻同時讓地球的森林、土壤、水資源、空氣品質、和生物多樣性加速惡化,當世界走到生態超荷的地步時,傳統的經濟發展也將造成自我毀滅與無可避免的貧困。許多學者相信,如果繼續在同樣的歷史路徑上發展會危害到我們僅有的生存,而在此同時,卻幾乎沒有任何跡象顯示目前的永續性手段可以扭轉全球性的經濟惡化。因此,更有效率的永續性手段是必要的,這些手段包括刺激更廣泛的民眾參與、評估策略、及監控進度的工具。



生態足跡分析於1994年由加拿大學者Rees & Wackernagel發展出來,在轉化容受力分析「人之於地」概念為生態足跡分析的「地之於人」概念後,生態足跡分析逐漸變成一個可測度的衡量工具。



生態足跡的概念很簡單,但涵蓋層面卻相當廣泛,它說明各種經濟體要產生功能所需要的能源與物質之流通,並且將其轉換成自然界在維持這些流通上相對提供的陸地/水域面積;這個同時具有分析性及教育性的技術不僅可用來評估目前人類活動的永續性,在建立共識及協助決策上也很有效。



生態足跡的重點不在強調「事情到底有多壞」,而是探討人類持續依賴自然以及要怎麼做才能保障地球的容受力,進而支持人類未來的生存。了解生態的限制可以使我們的永續性策略更有效且更有價值,在這一點,生態足跡分析得以協助我們作明智的抉擇,一個以自然為依歸的抉擇。



由於每一種物質消費與廢棄物產量皆需某特定土地或水域面積加以涵容,因此加總某特定地區人口消費或處理廢棄物所需的土地面積,即代表了這些人口產生的負荷;換句話說,若我們將經濟體比喻為「工業新陳代謝」,這個關係類似一頭牛在牠的牧場裡,經濟體需要「吃」資源,最後這些吃進去的會變成廢棄物而再次地離開這個有機體──經濟體。



所以問題是:多大的牧場才能支持經濟體──來生產所需的食物和吸收廢棄物?故此,所謂負荷並非僅是人口的函數,也是每人平均消費的函數。另一方面,進步的發展快速,使得平均每人消費速率相對於人口成長快速,由這個趨勢看來,人類如同其他物種一般,其基本需求及所需物品皆需仰賴自然界的供給,儘管科技、經濟的成就非凡,人類消費行為所產生的物質都將以廢棄物的形式回流至生物圈。



完整的生態足跡分析包含直接使用的土地面積與所有物質與能源消費的間接影響,這不僅包括製造可再生資源及維生服務所需的自然資本面積,更包括由於污染、輻射等因素造成生物性生產力喪失的生態土地面積,亦即利用能量轉換的過程,亦可將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包含在內。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足跡的計算方式乃採用列舉式,建立在有限的消費項目及消耗的流量統計上,因此,每增列一個評估項目就有可能增加生態足跡既存值的大小。



生態足跡的計算是基於兩個簡單的事實:1、我們可以保留大部份消費的資源及大部份產生的廢棄物;2、這些資源及廢棄物大部份都可以轉換成可提供這些功能的生物生產性土地(biological productive land)。生態足跡的計算方式明確地指出某個國家或地區使用了多少自然資源,然而,這些足跡並不是一片連續的土地;由於國際貿易的關係,人們使用的土地與水域面積分散在全球各個角落,這些需要很多研究來決定其確定的位置。



在反映生物物理真實性上的這個特點,「生態足跡分析」的誕生其實對擁有一個更好、更有保障的未來而言是個好消息,但它也帶來一個壞消息--「人類的豐功偉業可以在有限的地球上永遠擴張」這個美夢將致破滅:雖然擴張主義者所描繪的遠景看起來似乎頗吸引人,但以其現有的形式發展必將注定失敗,這種失敗將為人類帶來極大的痛苦,它將先傷害窮人,再傷害富人,接著摧毀所有的物種。而此一分析方法,讓我們清楚地體認到人類正面臨艱困的挑戰,並指引人們開始為邁向永續生活而行動--雖然開始體認到人類環境的黑暗面是極其痛苦的,不去面對則是甜美的誘惑。



  今天的逃避將導致明日更大的痛苦,我們相信唯有面對生態的真實性以及它所隱含對社會經濟的挑戰才是邁向永續發展的第一步,那些讓今日破壞性生活型態持續下去的「一切照舊策略」將成為後代子孫無比的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