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機場進口處,有兩座獅頭人體的青崗石像,一公一母,全身赤裸,雌性特徵不顯著,但男性的生殖器卻雕刻的逼真有致,這種生殖器裸露的造型,在西方雖不稀奇,在中國卻很少看到,我問駕車的小姐,他毫不經意的說:「這是一對風獅爺,金門特有,是用來鎮風避邪,保護居民平安的,你看到的不是男生殖器,是葫蘆。」這個題目不能再談下去了,也不好意思立刻求證,生殖器耶,葫蘆耶,只好算個謎了。我當時又想,男可以叫風獅爺,女為什麼不叫風獅娘?
這是我第一次來金門,八月底,太陽灼人,一分鐘就被曬得滿頭大汗,室外走一遭,襯衫就濕漉漉的,好在我們坐在有冷氣的車子裡,從甲到乙,從乙到丙,或者在有冷氣的房間講演和宴會,匆匆三天,把風獅爺的故事全忘了。
回台北之前,又在機場拜會了這對石像,十尺多高,直挺挺的站著,雕工很拙劣,我請朋友替我與風獅爺合照一像,焦點集中在風獅爺的生殖器上,人證物證全有了,很覺得有點滿意。
回到台北旅館,才發現旅行袋中有朋友送的禮物:金門高梁酒、花生和芝麻貢糖〈我已經吃上癮了〉,還有一個精裝的紙盒,打開來,居然是一尊「招財風獅爺」,棕紅色的土陶,不到一尺高,兩腿之間,真的有個葫蘆。
同年的十二月,我與三位朋友,又去了一趟金門,在飛機上,「葫蘆」成了有趣的話題,十二月的金門,天高氣爽,只是不久前颱風過境,島上田園林木遍體傷痕。這次只要有空,我們就到處看風獅爺,駕車的一位年青技正,不久就要去鳳山結婚了,婚後,妻子仍留在鳳山工作,他一個人再回到金門,我問他新婚後馬上分手,是不是太殘酷了些?他笑著說:「沒有甚麼,了不起送個葫蘆給她。」只有我們同車人才懂的幽默。
有的風獅爺頗有原始藝術〈Primitive Art〉趣味,有的風獅爺,藏在亂草堆裡,久經日曬雨打,已是風塵斑斑,也很有古意。在瓊林一家廟的牆洞內,有個獅頭獅身的小風獅爺〈不到三尺高〉,咧開的大嘴,佔了頭的一半,彷彿在哈哈大笑,用笑來鎮風避邪,也許更有效吧。
離開金門之前,在書攤上買了本「風獅爺筆記書」,一九九四年出版,許維民著,全書文字只有四頁,卻有六十二禎風獅爺彩色照片,也有清楚的地點和出處,按圖索寶,對研究本土文化的人,應該有很多幫助。書中記載:「金門一百六十三個自然村中,四十八個村落有風獅爺,多者四尊,少者一尊,總計六十二尊。」
人類對男生殖器崇拜的記載屢見不鮮,行獵和務農都須要勞工,人口旺盛的家族比較有機會發達,要生育自然要交媾,一般習俗都是男人主動,在非洲和太平洋的許多島國,很多木雕都有誇張的男生殖器,在義大利的古墓場中,仍有赤裸的石人,直挺挺的生殖器,成了今日鳥類棲息的地方。日本有男生殖器石雕神社,女人要懷孕可以去神社摸一摸石像,我們中國雖然知道生育要交媾,皇帝有三宮六院,無非是要多子多孫,但我們不談性愛,我們有娃娃廟,要生孩子的女人可以去娃娃廟送點香火錢,栓個娃娃回家。許多高大建築物,包括教堂塔頂,也是代表陽性,最近我去夏威夷的麻韋島旅行,特別喜歡依歐〈Iao〉的熱帶林公園,公園有一海拔兩千兩百五十尺的山峰,脫群獨立,像一座大石柱,名為依歐針,但原地居民卻叫它「海神爺的生殖器」。
第一尊風獅爺是那一年雕成?作者是誰?造型如何?是站,是坐,還是爬行?是葫蘆還是生殖器?獅頭人身有歷史的故事嗎?最近在一本雜誌上看到馬祖島上風獅爺的照片,馬祖的風獅爺是由金門傳來嗎?還是由馬祖傳來金門?廈門有沒有風獅爺?會不會來自南洋?
這一連串的問題,都可以小心求證回答。研究科學的人常說:「如果能夠問一個好問題,疑難就解決了一半。」為此,我竟有些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