犧牲環境的大投資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犧牲環境的大投資

2006年09月13日
作者:劉惠敏(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

政局紛擾不安之際,台灣人民最深切期盼的「安定」與「生存」問題,反倒成為各派政客鬥爭的工具,執政黨逃避核心問題,不願面對人民對其貪腐的質疑,對其金權政治的批判,反對派的菁英政客則壓制著底層群眾的聲音,硬生生地分割了民生議題與政治批判。執政團隊因應目前政治經濟的壓力,其中一招便又談回了「台灣的經濟發展願景」,在經續會之後,行政院提出相關產業發展等套餐計畫,宣示「大溫暖、大投資」的施政主軸,好聽的政策宣示也不過是「新瓶裝舊酒」,不變的是犧牲人民生存環境,換取資本利益的經濟政策方向。

什麼是大投資?政府想的是如何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主力推動面板、半導體、石化等個別產業,分別找出解決對策,以增進台灣投資能量,其實就是民進黨政府一直以來大力支持的科技園區、八輕石化、台塑大煉鋼等計畫的另一種說辭,再加上投資公共建設以擴大內需的老套做法罷了。重點是政府你要如何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老方法!第一步依然是補貼優惠,由行政院開發基金匡列預算參股投資,來帶動民間投資,中科等工業區之基礎設施加上水電資源的補助,彰化等工業區頭兩年免租金及其後的租金優惠…另外則大剌剌地表示要為幾項計畫排除投資障礙,諸如調整環評機制,落實對地方回饋,說白點就是要「簡單化」環境影響評估,再多塞點錢給地方政府,回應過去工業區拖累當地就業、環境的事實,讓八輕、煉鋼廠、科學園區等開發計畫,可以更輕鬆點過關!

面對這些開發計畫對環境的衝擊,經濟、社會、文化的各方面爭議,自不在行政院「大投資」的考量中,對進行各方面評估的政策環評也持反對意見,實際上若不先回答台灣是否還需要這些相關產業,對台灣生態環境的影響有多大,這些產業在台灣的投資比例或是限制等問題,我們該如此輕率地決定這些開發計畫過關嗎?儘管經續會也達成落實政策環評的共識,行政院仍堅持「不溯既往」,應繼續審查進入審查程序的煉鋼廠與八輕案,然而我們的生態環境是否也能「不溯既往」?破壞、污染過後的土地還能回復適宜人生存嗎?

健康的經濟發展願景是人民所期待的,但前提應是環境生存權、就業權的基本保障,也當考量產業發展潛能的侷限性,可是這些皆是目前產業策略的矛盾,再拿來作為政黨轉移焦點的工具,我們要問的是,所謂的台灣優先,何時真的是人民優先 、生態優先、 就業優先 ,而非資本家的利潤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