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將建築史比喻為「石頭打造的史書」,那麼金門聚落磚瓦打造的則是一段閩粵僑鄉社會的形成以及經歷了古寧頭大戰、八二三砲戰、九三砲戰等多場戰役烽火歲月…
信步在寧靜的北山聚落的巷弄間,欣賞閩南特色的紅瓦古厝,每一座山牆及燕尾透露出居民的心願,二落、三落則光顯家族的榮耀,這裡保有昔日漁村的樸實,卻掩不住在國共戰爭的痕跡,聚落的入口殘立了歷史的見證,一棟曾經作為軍事指揮站的古洋樓,即以彈痕深刻了古寧頭戰役的激烈。民國81年終止戰地政務之後,地方政府及立法委員相繼建議將金門規劃為國家戰役紀念公園留下多處代表性戰役史蹟紀念地。後來在學者踏查、探勘後,發覺金門地區除了戰役史蹟,在傳統聚落與文化,以及島嶼生態都擁有豐富的資源,因此考量整體環境特色,遂於民國84年10月18日成立了金門國家公園。
因為長期劃為軍事戰地受到許多限制,卻也避開工廠及土地的開發所帶來的污染與破壞,因此保有山后、瓊林、南山、北山、珠山、歐厝、前水頭七個完整的傳統聚落以及民俗慶典,金管處保育課陳秀竹認為每一次來到金門都可以選擇一項主題作深度旅遊,一定會有豐富的收穫,曾經也在台灣、澎湖出現的四億多年活化石─鱟目前只能在金門看得到,保育類動物水獺蹤跡,以及研究團隊至少發現286種鳥類紀錄,許多是其他地區少有甚至金門特有的,如夏候鳥栗喉蜂虎,台大動物系教授周蓮香也發現金門擁有豐富的鯨豚資源。
在過去由於位居軍事重地的金門地標──太武山,除了「毋忘在莒」名聞遐邇外,還保有豐富原生植物的面貌,人文及自然資源的調查,在將時間軸往前推移至今已發現九千多年前的人類活動遺跡的金門而言,金門國家公園的使命與角色更顯重要!國家公園成立11年間至少進行了50多項研究計畫,除了生態長期監測,許多研究調查也相繼開展,如金門地質調查,今年開始進行古寧頭地質調查,明年也將在小金門展開。
為了推廣研究保育的資源,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透過規劃展示館、委託學者專家編撰解說書籍、更結合學術單位、地方學校以及民間團體合作,培訓在地種子教師及鄉土研習的活動。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近年與金門高中、金門農工職校合作辦理如五虎山植物之旅、中學生生物多樣性研習營、人文與生態資源研習營等多項研習活動,鼓勵青年學子關懷瞭解這塊鄉土,也邀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蔡慧敏教授及其研究生共同規劃環境教育活動及課程設計工作坊培育環境教育種子教師。
金門國家公園總面積為3,720公頃,範圍包括太武山區、古寧頭區、古崗區、馬山區、烈嶼區等五個區域,是台灣第一座以維護戰役史蹟、文化資產為主且兼具保育自然資源的國家公園,近十年來國際間掀起一股居民參與保育事務的聲浪,約佔全島面積四分之一的金門國家公園,在「維護傳統聚落風貌,保存地方建築特色」的願景下,更將「強化住民參與機制,凝聚社區整體共識」視為重要目標。隨著時間的流逝,傳統聚落的風貌也面臨頹圮傾壞的危機,金管處藉水頭聚落的規劃營造,作為一個開始與示範,在保存與發展間尋求到一個最佳平衡點。
【下期預告】金門國家公園11週年特刊(下)──傳統聚落中看見新的生命力
※本文與營建署國家公園組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