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破壞的建設,還是永續的建設?
最近在網路上有關心環境議題的網友,呼籲大家連署反對蘭嶼青青草原步道工程的建設,這個場景似乎又把我們拉回到2004年蘭嶼天池步道及朗島碼頭工程的不永續建設案例。的確,在政府高喊「促進離島永續發展」的當下,這些建設究竟是破壞的建設還是永續的建設,實值得反思。
蘭嶼位於台東縣東南方海域,是台灣與菲律賓之間串連的火山列島之一,由於地處東南亞熱帶雨林系北端,而且正好是西太平洋海漂及候鳥傳播植物種子路徑的中間地帶,因此擁有獨特豐富的島嶼生態系。而居住在這座島嶼上的原住民,一直過著與大自然融合的生活,創造和諧但別具一格的海洋文化。
由於地處邊陲離島,政府近年來為了縮短城鄉差距,每年編列30億離島建設基金,其中不少基金也投入蘭嶼,希望大力建設蘭嶼。但在台灣本島「水泥化」建設的誘導下,這幾年的離島建設已使蘭嶼的自然地景及天然海岸被鯨吞蠶食地破壞,天池步道及朗島簡易碼頭工程就是最好的例證。
不幸的是,最近鄉公所在蘭嶼南端的青青草原又提出「天池、青青草原觀光遊憩區及測候站觀光停車場興建工程計畫」,今年九月初怪手已挖了一條500公尺道路,預計鋪設水泥及涼亭,又引發離島建設是否永續的熱烈討論。顧名思義,青青草原就是一片青翠的草原,由於西側無屏障,遊客喜愛在此坐看天空由藍漸紅漸暗,看著火紅太陽入海無疑是一大享受;到了晚上,由於沒有光害,青青草原更是眺望銀河及群星的最佳地點。
為了吸引遊客到青青草原觀光,促進地方發展,鄉公所興建了這條水泥道路,但鄉公所是否思考過蘭嶼特殊的觀光資源是什麼?其實是原始的生態資源、自然地景、是在尊重多元文化下才能保存的原住民生活樣態,這些都是讓懂得品味的遊客著迷之處。如果遊客懂得欣賞自然地景、懂得尊重多元文化,公部門何必與民意相違,大興土木、破壞地景?如果遊客真的只是速食似的觀光,公部門又何必興建一些破壞環境親和度的水泥道路方便他們進出?
在公部門及民間不同調的窘境下,我們必須從永續的視野來檢視這些建設。首先要提問的是,大批觀光客到訪後會是什麼場景?是不是又是另一座充滿商業氣息、充斥著汽機車的人工化島嶼?還是應找出適性發展的深度旅遊?尊重原住民生活文化及傳統歷史的文化產業?以及「加質、減量、加值」的生態旅遊之島嶼?
其次,為了促進離島的永續發展,政府不但已訂頒了「促進離島永續發展方針」,也研訂具體的離島永續發展規劃準則,作為離島建設規劃、審查之依據,這些都是具體且符合永續的作法。此外,在「離島永續發展規劃暨離島建設基金計畫補助準則」中也特別強調「離島建設應以永續發展為最高目標,重視居民基本生活照顧、島嶼生態保育、島嶼特殊文化保存及永續優質之產業發展」。
鄉公所應該也很清楚,離島建設並不限於硬體建設,也強調軟體建設,而且不管硬體或軟體建設都必須以永續發展為最高目標。舉例而言,基礎建設之補助僅以滿足離島居民「民生迫切需求」為前提,若為新興的基礎建設不得破壞島嶼整體景觀、干擾生態環境;若為既有設施的修繕,則應維持現有基礎設施規模,以維護基本運作功能為首要,並可依據島嶼特殊性生態,增加現有基礎建設之生態環境親和度。
再者,由於島嶼長期處於社會、環境、經濟的弱勢地位,因此面對重大外在挑戰時,其變化常無法回復,加上各島嶼長期封閉演化的獨特,不具有同質的替代,以及離島的不可再生資源及可再生資源均有其限制,因此離島建設計畫不可忽視這些資源的容受力;已經過度開發的島嶼,則應依其環境容受力採取開發降溫及環境保全對策。
當各界在提倡「脫泥帶水」(脫掉水泥,帶水進來)的永續發展時代,蘭嶼青青草原步道工程「水泥化」作法究意是破壞的建設?還是永續的建設?如果是前者,那便應該把這些建設經費轉到推動永續發展的建設,轉到充實在地的軟體建設。要真正促進蘭嶼的永續發展,必須先行推動「適性發展」的文史建設,然後再厚實「尊重自然」的民生建設,只有這種「軟體先行、硬體厚實」的「軟硬兼施」作法,才能真正替蘭嶼謀得永續發展的生存之道,也才能以永續發展的「願景」,取代破壞式建設的「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