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華江社區發展協會與亞熱帶生態學學會主辦的「2006華江雁鴨季生物多樣性保育嘉年華」16、17日在華江雁鴨自然公園舉行,主辦單位自美國、英國與紐西蘭邀請學者來台與民眾分享生物多樣性普查(Bioblitz)的經驗。藉由社區性的生物多樣性普查,民眾可了解生物多樣性的重要,也讓不同專業領域的學者貢獻所長、交換意見,引領民眾對社區內的生物有基本的認識。
生物多樣性普查「Bioblitz」結合了希臘文「生命」(bio)與德文「閃電戰」(blitz)的概念,是由博物學家、動物管理學者、科學家等專業人士,帶領一般大眾,在很短的時間內(通常是24小時)、於特定區域(通常是都市公園)尋找生物的活動,經過仔細地觀察、發問、紀錄並描述之後,彙整成社區性的生物圖集。今年首次於台灣登場生物多樣性普查,原來只是小型的教育推廣活動,但因廣獲社區與民間的支持,擴大舉辦成國際型生物多樣性的交流研習。
擔任威爾森生物多樣性基金會(E.O. Wilson Biodiversity Foundation)教育指導的James Morris博士表示,人們通常不會因為發現蟑螂新種感到欣喜萬分,但實際上,任何新種對於生物多樣性而言,都是重大的發現,「自家的後院就能觀察生活中的生物多樣性」,Morris博士說。10多年來,威爾森生物多樣性基金會與民眾運用生物多樣性普查,推廣「藉著懷疑、產生好奇,進而著手研究」的概念,從工業廢地、郊區的家中,找尋各式各樣的生命,並在24小時內合力清算並紀錄,成為科學家研究和復育生物的參考資料。
自然觀察的風潮在19世紀的英國就已經盛行,成立於1943年的田野研究協會(Field Studies Council, FSC)推動自然觀察60餘年,任職環境教育組組長18年的James Hindson說,雖然許多團體投注了許多的經費與心力在環境教育上,但效果並不是很好,原因是生產方式並無法讓自然資源永續利用;若要讓自然資源永續發展,人們一定要向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學習。以Interface地毯公司為例,「可自然新陳代謝」為該公司的經營法則,所產出的地毯甚至可以拿來吃。除了教育和節制消費,也需要效法自然永續循環模式的生產方式,在紐西蘭大地研保中心擔任真菌、動物與細菌生物系統研究小組的Peter Buchanan博士指出,2004年起紐西蘭每年在大城市舉辦1-2次的大型活動,鼓勵全民參與社區的生物多樣性普查,以今年的漢米爾頓生物多樣性普查為例,即紀錄到1,262種物種,4種新種,包括1種跳蛛、1種擬寄生蜂、2種黏菌。
此次於台北舉辦的生物多樣性普查,分為水質監測、雁鴨、水生植物、兩棲爬蟲、鳥類觀察與植物觀察5組,來自台北市野鳥學會、陽明山國家公園解說志工、萬華社區大學等民間團體支援帶隊,另外還有文化大學、東南技術學院、大同大學等學術團體提供研究技術諮詢,大同大學黃有評老師甚至提供PDA,將調查的物種、數量與影音資料,運用現地架設的資料庫系統,匯整為普查的基礎資料。普查的結果共發現植物67科177屬223種,鳥類24種,兩棲爬蟲的部份則有蝸牛馬陸與蚯蚓。水質監測的部份,在氣溫14℃下,水溫10℃,酸鹼值為8,濁度大於1000,溶氧量在4以下。雖然氣溫很低,但是當普查的結果出現在PDA組的回報螢幕時,氣氛卻是非常熱絡高昂,此時天空雁鴨飛起、天空黑壓壓一片,華江是冬候鳥的最愛呢!繽紛生命中藏有許多未知的秘密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需要更多人來認識與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