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1月10日
摘錄自1月9日東森新聞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加拿大國家水資源研究所調查指出,大部分源自美國的阻燃劑透過食物鏈進入北極熊體內殘留,正殺害這個極地的掠食動物。格陵蘭島東岸和挪威冷岸群島的北極熊受到污染最嚴重,當地北極熊體內的PBDEs含量比阿拉斯加的高10倍,比加拿大的高4倍。
過去的研究已知,PBDEs在人體和動物體內的累積量正快速增加,特別是在北美地區。PBDEs會干擾甲狀腺素和性荷爾蒙,破壞腦部發育,影響行動技巧和心智能力,包括記憶和學習力。科學家指出,其他含有類似於PBDEs的工業化學物已經正在傷害北極熊的免疫系統,改變牠們的骨骼結構,擾亂性荷爾蒙分泌。全球目前估計有2萬到2萬5000隻北極熊,數量從1995年的1100隻減少到2004年的950隻﹔野生動物學家更在阿拉斯加首次紀錄到游泳高手北極熊淹死海中。科學家預測,在人類污染和溫室效應雙重影響下,北極部分地區的北極熊族群將在本世紀末消失。
北極熊體內的殘留物多半來自北美地區家俱坐墊泡棉中使用的五溴化二苯醚,美國已經在2005年停用溴化阻燃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