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於2006年9月發表報告表示,全球氣溫上升的情況至少是1萬2千年來所未見的。由於人類頻繁的活動,大氣中最為富藏的二氧化碳(CO2),以及甲烷(CH4)與氧化亞氮(N2O)等溫室氣體之濃度,使得過去30年間全球暖化的情形愈漸加速。
溫室效應加速了極冰融化,並造成冰河移動速度的加快。美國太空總署科學家勘測的結果顯示,覆蓋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巨大冰層,已有大量的冰融化進入海洋。根據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評估報告顯示,過去100年來海平面升高了10-20公分。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海洋的變化極可能被低估, IPCC表示,假如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到2100年,海平面便會上升15-95公分,造成低窪地區和島嶼普遍淹沒。
全球暖化所造成的氣候變遷,同時也威脅動植物的生存環境。塞席爾群島珊瑚礁群的白化,使得賴以維生的魚類絕種;北極熊也首次被列為瀕危物種《紅皮書》(Red List)的名單中;害蟲的蔓延、動植物生長季縮短等等,均是前所未見的。而在區域影響方面,中國糧食作物減產、天然草原退化、許多傳染病疫區正因全球暖化往高海拔寒冷區域或高緯度國家移動,到了2050年,亞洲超過10億人口可能面臨缺水的危機,並導致部分地區遭受水災、霍亂蔓延以及糧食價格高漲的風險增高。
英國皇家學會出版的「史登報告」(Stern Review)為至今針對全球氣候變化最完整詳盡的報告,該報告於今年10月提出警訊,若不儘速對全球暖化採取行動,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可能與兩次世界大戰和經濟大蕭條一樣嚴重,全世界將付出9兆美元的經濟成本,並造成全球經濟萎縮20%。
為了減緩全球暖化的速度,小至各國環保人士、大至國際間的合作與協商從未間斷。除了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拍攝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今年11月4日也全球同步舉行了第二次「對抗全球暖化遊行」(Walk Against Warming),此外,聯合國氣候高峰會發起在2007年種植10億棵樹的新全球運動。加州則創美國先例,通過溫室效應氣體排放減量法案,預計2020年前減少25%溫室廢氣排放量。台灣方面,行政院已通過「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報請立法院審議。這些行動與政策的準備,在在告訴我們,全球暖化的腳步未曾停歇且可能正在加快,若不能儘快採取應對手段,改變造成溫室氣體排放增加的生活方式,全球暖化所帶來的災害將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全面反撲。
◎本系列回顧與台灣立報同步刊登
【相關新聞】
- 全球氣溫攀新高 萬年來所未見
- 聯合國:百年來海平面升高10至20公分
- 北極熊、河馬首度列入IUCN瀕危物種紅皮書
- 海平面上升致使太平洋群島淹沒 亞洲百萬人將無家可歸
- 人類若不控制全球暖化現象 全球經濟將癱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