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2007之國際參與:短期海外志願服務 開啟大眾接軌國際永續議題契機 | 環境資訊中心
回顧與前瞻

前瞻2007之國際參與:短期海外志願服務 開啟大眾接軌國際永續議題契機

2007年01月04日
作者:張瓊齡(台灣國際志工協會副理事長)

台灣青年從事「短期」國際志願服務的案例,從少數個人的探索,到逐漸成為一種集體式的行為,近兩三年間有方興未艾之姿。這個階段的發展,雖未必足以提出趨勢性的分析,然而,若能將此類活動結合永續議題的關注團體,仍不失為為普羅大眾參與國際議題的契機。

目前國內青年到國外與非營利組織接觸的相關行程,有些明顯是屬於參訪交流或調查行程,有些則是從事服務工作。參訪交流或調查行程,長久以來一直都在官方、學界、校園、非營利組織等領域進行著,參與者或是免費,或是部分付費,且多少有旅遊性質在行程之中,不在本文的探討範圍內,本文所針對的,是參與者明確以從事志願服務的動機與行為,並自行付費之行程。

之所以特別強調「短期」,是因為早在1980年代,像是民間的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或是1996年由政府資金成立的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就已經以人道救援,或提供邦交友好國家援助發展工作,招募有給職的志願工作者,前往海外工作,而這些駐外的工作人員,時間短則半年、一年,長者五年、十年,甚至在當地落地生根者,亦所在多有。然而,類似這樣能夠承諾給出一段至少半年的時間,支領象徵性的生活津貼者,在整體的社會中,畢竟還是少數,儘管已行之多年,但始終不會成為一股主流的力量。

國際志願服務門檻漸低

筆者認為,國際志願服務之所以逐漸蔚為風潮,與其為時短暫,志工大多自行付費,還有甄選門檻計較低,有極大的關連。

以近兩三年來在青年朋友間逐漸產生效應的國際志願服務,服務行程短則七天,長則一個月至三個月,能夠在這個範圍內挪出時間的人,相對較多。此外,先前的人道救援,或者是外交援助,儘管工作者支領的薪津相對不高,但總是一份有給職的工作(至少也補助機票食宿),因此主辦單位在資格與能力方面的篩選,相對也有較高的要求。然而,目前的「短期」國際服務志工,基本上多是自費行程,也由於只是短期服務,不需考量需在海外長期生活的種種條件,在甄選的條件與門檻方面,自然寬鬆許多,這也相對造就更多人可以從事國際服務的機會。

過去,家庭經濟許可的青年,可以透過留學,或是遊學,交換學生,來達到探索世界與國際接軌的目的,如今,從事短期國際志願服務工作,則提供了另一種認識世界、參與世界的管道。

目前台灣青年從事短期國際志願服務,大致有以下幾種方式:

  1. 參與國內非營利組織所規劃並自辦的行程:參與者本身無須涉及行程安排,只需通過甄選即可參與,純粹是參與者。需付費,但主辦單位若有爭取到補助,有時學生或清寒者,可支付較低費用。如伊甸基金會的海外志工遊學團。
  2. 自行規劃行程,但得到國內非營利組織及其海外分會的奧援:參與者需透過與非營利組織的溝通,得以自行規劃出服務行程,通常該組織的海外分會或工作站需提供在地接待或協助。若有爭取到補助或廠商贊助,參與者可支付較少費用。
  3. 透過學校教師或系所、社團、課外活動組服務學習資源,取得海外對口單位提供的服務機會:藉由學校熱心教師,或是僑生團體的引介,通常也是前往海外的學校從事服務,或者營隊帶領的活動。如:台灣大學、師範大學等校。
  4. 原先是由學校教師或學長姊帶動發起,代為接洽或規劃型者,但參與者後來自願性成立團體,並繼續運作。中原大學、元智大學、東華大學、清華大學等均有此種團體成形。
  5. 找到適當的海外非營利組織據點,充分了解其服務需求與內容,自行規劃一切行程與行前訓練,不需要對方提供任何接待或協助。如印度加爾各答的垂死之家。
  6. 參與國外非營利組織辦理或者旅行社所提供的套裝志工行程,此種行程由於已經企業化經營,在選擇性與類別相當多元化,不過費用通常較高。
  7. 參與交換學生機構的安排,需有相對的國家有學生交換來台,才有前往的機會,有時不能自由選擇想去的國家,需遷就名額與時間的長度。需要付費。

以上的行程,通常參與者並不一定要具有特殊專長,或特定專業科系,但如果參與者來自醫療衛生,或是資訊專業領域,則可以結合專長,經過適當中介單位的協助,進入特定的機構或者社區之中,從事服務工作。

在公部門方面,目前以青輔會,以及外交部NGO委員會,有相關的預算可支持青年朋友提出計畫並實踐服務行程,單一計畫補助額度從新台幣3萬元到40萬元,主要是以計畫規模、前往地區、參與人數、服務時間長度、是否具有持續及後續影響力,作為資源挹注的考量。

就以減少經濟負擔而言,跟公部門申請補助,是一個可行管道,不過,政府的補助款隨著政策的改變,未必會是長久與充分的資助來源。此外,由於台灣與中國的對立關係,若計畫地點在中國大陸,是無法取得官方支援的,但偏偏前往中國服務的計畫,也是現下發展得相當快速的一塊,不容忽視。

短期國際服務需建構自己的know-how

筆者認為,由志工自發,或者由非營利組織發起的國際服務工作,跟由政府主導,以擴大外交參與及影響為動機的政策,不能混為一談,個人或是非營利組織,基於信念或是信仰,較政府更能夠超越政治與外交利害關係,比較是站在人道的立場,或以議題的重要性,來決定提供服務與否。就目前來看,儘管短期國際服務雖然強調以「服務」為主要動機與計畫內容,但現階段,各種形式的服務,都還在累積與建構相關服務資訊與服務知識的層次,若要能夠突破短期服務本身的限制,能實質解決受助對象的困境,但又不至於使其淪為依賴者,那需要累積出一套屬於短期國際服務的know-how,並不是可以直接轉移過去長期人道救援工作的經驗。

長遠來看,短期國際服務在台灣社會之所以值得推展,是它所能影響的層面,不止於青年,個人曾經做過分析,幾乎從18歲(註:志工強調自願精神,並能自行承擔相關費用,因此年齡下限暫以18歲為基準)到65歲以上,能夠自理或透過團員互助達到自理的人力,都是這個領域可以吸納的對象。

透過非營利組織開發 投入國際永續議題

依據94年底的統計,台灣每年約有八百萬人次的出國人口,若將從事商業行動重複計算的人士扣除,保守估計,台灣應有1/10的人口有能力從事觀光旅行的人力,這些人若能夠將短期國際服務的概念與行動,逐漸融入在他們每年的出國行程之中,則隨著這些龐大旅行人口的足跡,台灣人能夠參與並影響世界的程度,是遠超過目前所能想像的。

從現在開始,往未來推十年,也就是約莫在2016年左右的時間,若能夠將從事短期國外志工服務的觀念與可行的作法,透過個別的國際志工,與非營利組織,就自身所關注的議題,諸如貧窮與飢餓的消減,減少文盲,兩性平權,環境議題,推動公平貿易…等,開發出適當的短期國際服務方案,並持續性地推出,甚至也積極結合具有社會企業責任的業者,讓此種具有公益性質的旅行行程,更加經濟與具有質感,則不僅有助於提升旅行的層次,讓國際間頻繁的旅行不至於成為環境生態的浩劫,也可以讓不得不然的消費行為本身,自然成為日常公益循環鍊的一環,如此公益不再是特定人士刻意為之的行為,而是普羅大眾可以參與國際議題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