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中的雪白大地――談電影《白色大地》所表現的自然生命 | 環境資訊中心
綠色影展

消逝中的雪白大地――談電影《白色大地》所表現的自然生命

2007年01月14日
作者:陳胤安;圖片提供:前景娛樂有限公司

北極兔有一身蓬鬆的絨毛,就像絕緣層一樣能夠有效地防止能量散失筆者有幸在電影《白色大地(La Planète Blanche)》開演前兩天拿到電影特映券,提前感受到了極地所帶給我的震撼與感動,與極地生物進行面對面的親密接觸。

極地,一般人的印象不外乎是高緯度的苦寒之地,終年白雪覆蓋,渺無人跡,只有少數物種如鯨魚、北極熊、馴鹿、企鵝等生活其中;然而,在看過《白色大地》之後,便對這樣的印象大大地改觀。原來,極地也是有四季之分,只是不如中緯度地區明顯。

髯海豹在洄游時大多分散活動,一般不集成大群讓我們從春季的北極說起,此時的北極白雪皚皚,萬物蕭條。北極熊多在3、4月間交配繁衍,北極熊媽媽懷了熊寶寶,正在廣袤無垠的白色大地挖洞,準備待產所需。看著熊媽媽哺育幼子,北極的冰原霸主頓時殺氣全消,取而代之的是溫馨感人的育兒景象。熊寶寶出生之後,柔柔軟軟的身軀靠著媽媽吸奶,母熊則憐愛的不停舔舐著牠。此時熊媽媽不吃不喝,靠著冬季來臨前所囤積的脂肪過冬。熊寶寶依賴著母熊的奶水,在地洞中等待著小寶貝的成長的過去。

終於,熊寶寶長大了,熊媽媽撥開雪堆率先出洞,兩隻小熊好奇的探出頭來,瞧一瞧這前所未見的世界。剛出洞的熊媽媽已經有約半年未進食,早已餓壞了,便帶著小熊離開洞窟,尋找食物。

冠海豹是讓人驚慌的鄰居海豹是北極熊最常捕獲的食物之一,北極的冰棚上正躺著一隻隻的大餐,等著北極熊大快朵頤;當然,海豹也不是省油的燈,早在北極熊來抓牠們前就跳進水裡,讓北極熊撲了個空,只得悻悻然的走開。然而為了餵養小熊,母熊當然不放棄,一直在冰原上找尋機會。終於,母熊用前腳撲擊雪地,抓到了一條藏匿雪中小海豹,總算是有了收穫。

除了陸地霸主,北極的生命豐富多端,不如我們所想像的寂寥無生氣。例如海豹,算是冰棚上最常見的生物,也是北極熊的眾多食物來源之一。看著牠們肥嘟嘟的身體,笨拙緩慢的在冰上爬行,殊不知一下水後宛如蛟龍,在冰層下方四處游動,快活很。其中,冠海豹的模樣十分逗趣,冠海豹如其名,頭部靠近鼻腔上方有一個氣囊,只要一充氣便會膨大。影片中兩隻冠海豹相互膨脹頭冠並低吼著,似乎在與鄰居叫囂示威呢!

馴鹿每年都要遷徙很長一段距離,是動物界中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每年一到春季,便離開賴以過冬的草原,經過幾百公里的長途跋涉,遷徙到南方水草豐美之處。另一種孔武有力的麝香牛在冰雪消融的季節中相互爭鬥,只為了當上牛群的共主。看著公牛先接近彼此,再後退幾步,最後全力衝向前去,用頭對撞分勝負,這石破天驚的一聲「碰」讓人知道這不是開玩笑的,彼此都以全力相拼,且看鹿死誰手。

傳說中的奇獸獨角鯨海洋世界也同樣多變,絲毫不遜於陸地上的生物。極地海底世界展現的多元生命讓人讚嘆不已,讓人想不到冰層底下的世界展現如此生機蓬勃的一面。冰原上有北極陸上王者北極熊稱霸,海面下的霸主鯨類也是不惶多讓。

獨角鯨是十分特殊的齒鯨,其名稱便是來自於那長達2.7公尺、重達10公斤的長牙,讓人聯想到歐美神話中的獨角獸。影片中的獨角鯨在未被冰封的海域群聚在一起,時而躍出水面換氣,蔚為奇觀。

鯨魚是聰明又合群的哺乳動物,生活在食物獲取不易的北冰洋,牠們利用集體行動來圍捕魚群,並發展出特殊的獵捕方式。首先,鯨魚先驅趕魚群,將牠們圍困在鯨魚群的核心。此時,鯨群會潛入較深的水底呼出空氣,組成一個「氣泡網」,魚群被這層氣泡網困住而難以逃脫,最後,鯨魚群再一起享用這些美食。看著牠們用如此高明的補獵技巧捕魚,實在令人讚嘆不已。只見成群的鯨魚游入氣泡網中恣意品嚐鮮魚,數十隻鯨魚躍出水面的樣子煞是壯闊,好似水上芭蕾舞群,與成千上萬條魚群一同在海面上舞動,充分表現出海洋的生命力。

白鯨歌聲悠揚,能響徹百里以外除此之外,橈足類、磷蝦、等浮游生物充斥整個海域,是其他大型海洋生物重要的食物來源。在更深的海洋中,櫛水母散發著霓虹燈般的光優游水中,更多不知名的發光生物,閃閃發亮好似耶誕節的燈飾般,格外讓人賞心悅目。

極地生態的豐富多變讓人目不暇給,這裡儼然是化外淨土,野生動物的天堂。雖然氣候變化大,溫暖的季節不長,時而暴風肆虐,時而寒冰封凍。極地生物在這裡練就了一身禦寒的好本領,充分利用自身發展出來的各種優勢,或長長毛,或擁有豐厚的脂肪。讓極地的銀白世界有了生氣,豐富了當地的生物多樣性。

然而,在溫室效應的影響下,地球暖化,冰棚陸續消融,前一陣子還發生浮冰融化導致北極熊溺死的事件。種種的跡象顯示,人類不能再置身事外,將全球暖化問題拋諸腦後。假如人們不再關切這個嚴重的環境議題,本世紀很可能就是冰原生物的末日,分布於其他氣候的生物也將受到暖化的影響。

看完這部電影,只想著:我們必須有所行動,不能再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