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中心這禮拜刊載了一系列「田殤」關懷專題,令人對台灣政府輕視農業政策的態度不勝唏噓。正好英國媒體BBC日前報導一則義大利農村發展的新聞,寫的雖然是別人家的事,但有種大快人心的振奮,值得趁此機會介紹,也給台灣農政人員一記當頭棒喝。
義大利有個地區,叫做Cinque Terre(五漁村),位在窮鄉僻壤的一角,介於熱那亞與斯佩奇亞(La Spezia)之間的海邊。這邊地形很奇特,都是小山陡坡,而且非常陡峭,海岸地帶盡是一處處的懸崖。這邊有個港口叫做Riomaggiore,城裡只有一條大路。特別的是,這裡的農民非常勤勞,在懸崖上種果樹、葡萄,有些崖坡必須以船才能摘採,但他們釀出名聞遐邇的葡萄酒,這裡的葡萄酒早在龐貝城被火山灰淹沒前就已經風行當地。
可是很奇怪的,這裡很貧窮。因為中間商每年到這邊收購葡萄酒時,總是欺騙他們葡萄品質不佳,而以低價收購。於是,時勢造就英雄,一位農民英雄誕生了!Franco Bonanini 這位前市長,現任Cinque Terre國家公園主席,因為與這裡人一樣的幼年貧窮又不平的童年體驗,他矢志要讓Cinque Terre站起來。
在義大利規劃將Cinque Terre設為國家公園與世界遺產之際,Bonanini 防患於未然,他知道政府此舉必定會吸引許很多財團與投機者來買地蓋旅館,於是他要求要先在此種田一定面積以上才有資格定居。之後他更多所嘗試,推動社區托兒服務、老人照護、市區無車化改以電動巴士,並推廣居民種有機蔬菜、香草、藥草,要以「養生」吸引觀光客。
結果,他們成功了,這邊幾乎沒有失業率、居民財富倍增,風景依舊美麗,而且居民繼續務農。雖然這裡很多地圖上沒有標上,但是卻有很多遊客已經慕名而來。
義大利的窮鄉,曾是塔維尼兄弟電影「吾父吾師」中天地不仁的故土。但在Cinque Terre的故事中,他們卻不離開,而是留下來戰勝這幾千年以來的囚桎的惡境。看了他們的故事,我幾乎快感動的流淚,這滴奪框欲出的淚,和看到「台灣農殤」時所流的淚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