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影像顯示,南中國海地區超過16平方公里的沿海珊瑚礁已經遭到人為破壞,過度捕撈更進一步直接危及越南、菲律賓、台灣及中國南部,約340萬依賴漁業維生的居民生計。國際專家呼籲,所有南中國海聲索國,特別是中國,應合作解決大面積珊瑚礁破壞,避免每年高達56億美元的損失。
南海珊瑚礁遭永久破壞 99%歸責中國
美國邁阿密大學教授麥馬納斯(John McManus)上週在越南舉行的環境及海事安全國際科學研討會上指出,該海域約15.9平方公里的珊瑚礁消失,其中99%的破壞應歸責於中國。主要原因為中國過度開採硨磲貝、建造人工島嶼與抽砂。
麥馬納斯表示,中國政府宣稱只在死亡的珊瑚上建造人工島嶼。基本上並沒有說謊。然而,整個過程始於中國為了硨磲貝而挖掘珊瑚礁,導致珊瑚礁死亡,然後中國便建造島嶼。中國建造每一個人工島嶼的過程皆是如此。
7月,菲律賓與中國的歷史性仲裁判斷,除了粉碎北京單方宣稱的所謂「九段線」,也公開揭露中國政府對於中國漁民在南中國海,以造成珊瑚礁環境嚴重破壞的方式,大規模採捕硨磲貝的現狀視而不見的事實。
該仲裁判斷也批評中國大規模的填海造陸活動,造成對海洋環境難以回復的傷害。麥馬納斯認為,抽砂造島工程事實上已經造成約17平方公里的沿海珊瑚礁永久破壞。
沒了珊瑚礁 每年經損56億美元
荷蘭瓦赫寧恩大學及研究中心生物學家德葛魯特(Rudolf de Broot)在2012年發表的一篇報告中估計,一公頃的珊瑚礁每年約可創造35萬美元的產值,而以目前南中國海海域珊瑚礁受損狀況來看,每年潛在的經濟損失可能高達56億美元。
菲律賓大學海洋科學研究所的門德斯(Annette Juinio-Menez)女士表示,這個數字是以淺水區可見的珊瑚礁損害來估計,深水區的珊瑚礁破壞情況仍屬未知。
南海捕撈瀕臨臨界點 衝擊台、菲漁民生計
在極具爭議的南中國海海域的珊瑚礁,特別在南沙群島(長沙群島),是全球海洋環境最具生命力及最多樣化的區域之一。由於珊瑚礁大規模消失,導致面臨海洋環境惡化的威脅時,過度捕撈更進一步直接危及越南、菲律賓、台灣及中國南部,約340萬依賴漁業維生的居民生計。
麥馬納斯表示,南中國海的漁業資源已經接近每個人可以捕撈的臨界點,麥馬納斯並警告,假如持續過度捕撈,漁業環境將在可見的將來全面崩潰。
麥馬納斯表示,去年中國雖表示將減少在南中國海的捕魚量約3%,但僅是杯水車薪,「我們需要至少減少30%至40%」。
先放下主權爭議 學者倡「和平公園」海洋保護區
學者支持在東海海域特定區域設立單邊或多邊海洋保護區(MPAs)的想法,以維護海洋環境安全。
芽莊海洋學研究所(Nha Trang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所長武士俊指出,越南日前決定在南沙群島的南乙島(Dau Nam Yet,我國稱鴻庥島)設立海洋保護區;此外,越南也考慮在柏礁(Barque Canada Reef)設立另一個海洋保護區,兩者均擁有極佳的生物多樣性。
菲律賓也計畫在長沙群島(我國南沙群島)南部設立一個海洋保護區,但目前為止,區域內還沒有設立多邊海洋保護區的跡象。
麥馬納斯提議在長沙群島(我國南沙群島)設立「和平公園」(Peace Park),為表示支持此一倡議,在合作解決環境議題前,首先所有會員國需同意停止所有的領土主張及相關活動。
麥馬納斯表示,最大的挑戰在說服中國支持類此機制。中國對於必須停止漁業的崩壞以及環境的破壞表示同意,中國也瞭解必須嘗試阻止這些事件的發生。
只是中國還不清楚要如何著手進行。
參考資料
- 越南新聞網(2016年10月12日),Cooperation needed to save East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