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宜凡:川普當選 台灣就不減碳了嗎?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高宜凡:川普當選 台灣就不減碳了嗎?

2016年12月02日
作者:高宜凡(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
這份虛無縹緲的「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綱領」草案。不禁令人懷疑,難不成台灣以為川普當選後,就可不用理會、或晚幾年再跟上《巴黎協定》的全球減碳浪潮了嗎?

大半個月來,傳媒焦點幾乎都環繞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國總統大選,甚少關注剛在摩洛哥結束的第22屆聯合國氣候會議(COP22),有相關報導也多針對台灣是否被中國打壓而無法與會,或官員投書國際媒體的不平之言。

夾在《巴黎協定》與「川普效應」兩股風暴中,一度態度堅決的台灣,最近又陷入猶豫不定。

因應氣候變遷,台灣的立法速度及政府應變效率有待提升。攝影:詹詒絜

全球減碳賽:中國往前、台灣仍落後

老實說,台灣沒有遲疑的本錢。

看最近公布的幾份評比,資誠 PwC 發表的「2016低碳經濟指數報告」,去年全球「碳密集度」(carbon intensity,每單位 GDP 之碳排放量)下降2.8%是近15年來最佳,高於以往平均值(1.3%)約兩倍。雖然出現難得進步,但 往後全球碳密集度須每年大幅下降6.5%,才可能達成《巴黎協定》要求的長期目標,有賴各國政府展現企圖心、加速氣候投資、並提出更積極的行動方案。

特別的是,以往被視為極端氣候元兇的中國大陸,首次成為 G20(全球20大經濟體)的減碳標竿。PwC 分析,中國去年碳密集度驟降6.4%的原因,來自減少煤炭需求、太陽能發電量暴增70%、及整體經濟結構改變,判斷跟政府急於回應老百姓要求整治霧霾的呼聲有關。

中國去年超過6%的脫碳率,表現高居G20之首。資料來源:PwC

回頭看台灣,政府去年提交的 INDC(國家自主貢獻)承諾,203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要比2005年(約2.56億公噸)減少20%。儘管官方資料陳述,台灣燃燒燃料的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過去幾年有所下降。但從人均排放量(每人每年排碳10.68公噸)來看,台灣依舊是全球前20名的排碳大戶,甚至比日本(人均9.35公噸)還高。

另一份在 COP22 期間公布的「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簡稱CCPI),每年評比囊括全球九成排碳量的58個國家,今年台灣名次和去年一樣,停留在第52名,依舊屬於「非常差」(very poor)的落後等級。

環顧周遭鄰國如:新加坡(54名)、南韓(58名)、日本(60名),我們表現似乎不差,然而。即便不提對岸(48名),包括:印度(20名)、印尼(22名)、泰國(42名)、馬來西亞(44名)等亞洲國家,減碳表現與驅動能源轉型的國際評價都在台灣之上。

中國大陸並非特例,本屆氣候會議地主國摩洛哥,即以大量的再生能源投資,加上具企圖心的氣候行動和長期減量目標,排名從去年的第10進步到第8,成為非洲國家領頭羊。

台灣雖小,人均排碳量卻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資料來源:環保署

氣候立法緩慢,行動綱領草案惹議

除檢視能源轉型,CCPI也將氣候政策與立法列為重要指標。這方面,台灣最近動作又慢了下來。

好不容易去年催生了「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簡稱溫管法),但一年多來,台灣歷經政權轉移及人事動盪,實質進展不多。

而11月9日公告的「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綱領」草案,雖然短短六頁洋洋灑灑羅列了十大基本原則、八大政策領域、六大推動部門,預計彙整各界意見及會商相關部會後,12月由行政院核定。然而,草案公開後立即引來批評。

11月16日的公聽會上,不少環團批評草案了無新意、如同「雞肋」,欠缺實質推動辦法,唯一確定的就是基本原則第四點:「依據非核家園目標,不以新增『核能發電』作為因應氣候變遷措施。」明白把核電排除在未來減碳手段。除此,其他內容多為模糊字句。一位不具名專家調侃:「這份草案是預知川普當選之下寫出來的嗎?完全沒肉,也沒積極性!」

不只環團,當天與會的台電代表也質疑,國發會已在2012年提出「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假使未來兩者並存、卻產生衝突,民間該如何遵循?又該由哪個單位協調?

如同《巴黎協定》,溫管法正式啟動前的準備工作多如牛毛,至今,環保署只完成277個事業排放源的盤查及排放登錄,爾後的查驗動作及抵換制度,還得訂定6項子法、1項公告、及3項行政規則,才能制訂不同事業的排放基準及源效能標準,提供足夠減量誘因。

政府機關間的橫向協調與任務分工更是大工程,目前環保署彙整相關部會意見後列出近200項工作項目,不過,如何分配各部會的義務和額度?誰多誰少?三不管地帶怎麼管?都有得談(或吵)。比方,建築物的能源效率和減碳標準,歸營建署、還是能源局管?當雙方僵持不下時,由誰主持公道?

氣候行動亟需跨部門協調,這方面卻是台灣政府弱項。資料來源:環保署

原本,台灣未來氣候行動的優先次序、實際的減碳推動辦法、到部會間的權責關係,應該能從「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綱領」一窺究竟。可是,對照這份虛無飄渺的草案。不禁令人懷疑,難不成台灣以為川普當選後,就可不用理會、或晚幾年再跟上《巴黎協定》的全球減碳浪潮了嗎?

希望不是!

※參考資料

  • 資誠PwC 2016低碳經濟指數
  • 看守德國CCPI網頁
  • 因應巴黎協定生效環保署積極作為「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綱領」草案

※ 延伸閱讀

  1. 《德班氣候會議:台灣該從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學到的五堂課》 趙家緯 2011/12/08
  2. 《2016年全球氣候績效 台排名52領先日韓》 賴慧玲 2015/12/09
  3. 台灣趕上低碳趨勢,三大難關要先克服 高宜凡 遠見雜誌 2016/01

※ 本文轉載自 低碳生活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