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河清:COP22——動能不足的「行動」峰會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李河清:COP22——動能不足的「行動」峰會

2016年11月22日
作者:李河清(中央大學營建管理所教授)

站在距離台灣上萬公里的 COP22 現場,看著人進人出、會會相疊。我費勁地向前張望,這個以「行動」為口號的氣候會議,只能說是緩步前行、動能散亂。

11月中旬的馬拉喀什(Murrākuš),街上張燈結綵,紅底綠星的旗幟隨風飄揚,從機場到市區的幹道兩旁,到處可見第22屆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COP22)的宣傳招牌,上頭寫著:「行動!行動!行動!」

馬拉喀什(Murrākuš)街上紅底綠星的旗幟隨風飄揚,圖片攝影:李河清。

承接著《巴黎協定》正式生效的舉世歡騰聲浪,在這北非遙遠國度召開的 COP22,究竟想要達成什麼「行動」?筆者從這十年親身參與氣候會議的歷程中,歸納出以下四點:

一、談判:巴黎協定實質進展有限

約莫去年此時,COP21在巴黎熱鬧開幕,最後誕生了萬眾矚目的《巴黎協定》,並以前所未有的順利批准速度,才短短11個月就跨越雙重門檻(至少55國批准,並涵蓋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55%),正式宣告生效。

反觀1997年簽署、但遲至2005年才生效的《京都議定書》,2012年便已屆滿,兩份國際減碳公約之間產生了2013~2020年的八年空檔,原本2012年在卡達杜哈召開COP18時,通過了一份《杜哈修正案》(Doha Amendment),預定將《京都議定書》效期延長到2020年,並將這八年稱為「第二承諾期」(有別於2005~2012年的第一承諾期)。只是很遺憾的,《杜哈修正案》至今仍未生效,且世界各國早就把注意力提前投注在下一份《巴黎協定》上。

事實上,第一屆「巴黎協定締約國大會」(簡稱CMA1)今年同時在馬拉喀什揭幕,兩位共同主席 Sara Baashan(沙烏地阿拉伯)和 Jo Tyndall(紐西蘭)主持的「巴黎協定特設工作小組」(簡稱APA),會議中剛得出六項議程課題(6 substantive agenda items),但還沒進行實質討論前,各方就開始為程序問題爭論不休,使談判進展陷入膠著。

二、減緩:各國氣候行動仍未足夠

「減緩」(Mitigation)一向是氣候會議的攻防主軸,特別是針對各國之前提交的「國家自主貢獻」(NDCs)。趕在《巴黎協定》生效日前一天的11月3日,聯合國環境署(UNEP)火速發表了「排放差距報告」(Emissions Gap Report 2016),預計21世紀末,全球增溫幅度仍會高達攝氏2.9~3.4℃!

最近不少研究資料紛紛出爐,證實2015年是有科學統計氣溫以來最炎熱的一年,2016年極可能繼續打破前一年紀錄。最令人驚愕的是,史上最熱的十年,都發生在2000年後這十幾年。

許多評估資料再再指出,現階段各國提出的 NDCs 成效依然不足,往後勢必得設法催促各國提高氣候行動的積極度,更加竭盡所能減量。只不過,這次我們在馬拉喀什看到的全球減碳行動,步伐依舊遲緩。

三、調適:發達國和開發中國家不同調

「適應」(Adaptation)是指針對氣候變化與極端氣候事先培養適應能力,減少氣象災難造成的損害,並迅速回復、增進韌性。

《巴黎協定》內容載明,往後各國須繳交「適應通訊報告」(Adaptation Communication),而其性質和內容格式等細節,有待APA會議進一步討論。

不過,目前多數發達國家認為,調適通訊報告為國家調適計畫的內容與成果,有分享經驗與知識的行動效益。開發中國家卻認為,該報告是爭取調適支援項目與所需經費的重要工具,甚至可直接併入NDCs、不需另行撰寫,兩者認知明顯存在落差。

平心而論,調適是種需要「因地制宜」的適應行動,內容有硬有軟,同時包含工程與非工程的實施措施(如調配水資源)和政策選項(如國土規劃),可說是目前氣候變遷整體概念中,最容易被忽略、也最常讓人感到不解的課題。

四、資金:怎麼來?怎麼用?都是問題

這個項目相信大家再清楚不過了,就是氣候基金、氣候融資、援助資金等各種跟「錢」有關的東西,長年來一直是氣候會議的大難題。

至今,氣候資金發展出許多類別,諸如:調適基金(Adaptation Fund)、低度開發國家基金(Least Developed Country Fund)、綠色氣候基金(Green Climate Fund)等,項目看似不少,金額卻永遠不足。比方目前規模約200億美金的「綠色氣候基金」,儘管已實際運作一段時間,但跟《巴黎協定》要求的資金水位(2025年前設定新集體量化目標,每年最低1000億美金),仍有極大差距。

今後,這每年近千億美金的龐大缺口該怎麼募集?由什麼單位管理?用在什麼計畫?絕對是個重要課題。不僅如此,受氣候變遷影響而產生的「損失和損壞」(Loss and Damage),兩者該如何交集或互動?也是未來APA的談判焦點。

站在距離台灣上萬公里的COP22現場,看著人進人出、會會相疊。我費勁地向前張望,這個以「行動」為口號的氣候會議,此刻只能說是緩步前行、動能散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