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袋上常標示「環保分解」、「生物分解」、「自然分解」,這些塑膠真的可分解嗎?消基會今揭示市面上14款標示可分解的塑膠袋,發現其中10款都含PE(聚乙烯)。消基會表示,這些塑膠袋雖然添加玉米澱粉或是碳酸鈣成分,但只能「裂解」成小塑膠,既不是真正「分解」,也不「環保」。
另外4款真正「生物可分解」塑膠,都不含PE、PP、PS、PVC四種塑膠材質(簡稱4P),也分別取得環保署與國際可分解塑膠認證。不過,環保署表示,「生物可分解」塑膠袋只能在特定環境(例如掩埋場或是堆肥)分解,如果被棄置在沙灘、海洋、或一般環境中,並無法保證完全分解,最終還是希望大家自備環保袋,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袋。
消基會: 14件塑膠袋宣稱「環保可分解」,「真正可分解」僅佔4件
消基會今公布抽驗市面上14款特別標榜「自然分解」、「自動分解」、「碳酸鈣環保易分解」、「生物可分解」的塑膠袋,發現其中10款都包含PE塑膠材質。消基會檢驗長凌永健表示,PE材質的塑膠袋,雖然添加了玉米澱粉、或是碳酸鈣,可以加速碎化,但PE材質並不會消失。最後,只是「裂解」成小塑膠碎片,一樣危害環境。
凌永健說,可能是認知問題或是宣導不夠,廠商以為加了玉米澱粉或是碳酸鈣就可以標示「分解」,但國際間已經證實這是無法完全分解的。如此標示將讓民眾誤以為這就是「環保」,可能涉及《商品標示法》以及《公平交易法》。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專案執行陳姿蓉表示,塑膠袋的問題除了長年不會消失外,也容易造成生物誤食,例如,海龜或海豚都曾被發現胃裡有塑膠袋,阻塞消化道無法進食而死亡。但塑膠碎裂化後,問題也不會消失。
陳姿蓉說,因為塑膠碎片容易吸附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如戴奧辛等。流入海洋後,會被浮游生物吃下,長期累積並經由食物鏈層層進入大型海洋生物體,最後進到人體。
真正「可分解」認證 必須在固定溫濕度下分解後無害
消基會檢驗的其他四款100%生物可分解塑膠袋都不含4P(PE、PP、PS、PVC)。三款由宏力生化科技公司製造,取得環保署生物可分解塑膠環保標章、另一款由銘安科技公司製造,取得美國BPI與比利時Vincotte的國際認證。
宏力生化科技公司專案經理王舜弘解釋,國際所謂的「生物可分解」塑膠其實是「可堆肥」(compostable)的觀念。分解後主要變成二氧化碳跟水,殘留物還要進行毒性、重金屬測試,確保沒有有害物質。畢竟,堆肥可能作為肥料,如果殘留有害物質,最後還是會進入生物圈食物鏈裡。
王舜弘說明,國際與國內常見的可分解塑膠(可堆肥)認證,大都是指工業堆肥環境,在固定高溫高濕下,可90天內分解完畢。如果放在不同的環境下,分解時間可能會延長。
「可分解」塑膠 不是所有塑膠問題的解答
凌永健表示,終極目標是禁塑,但在這之前,還是要有替代品,讓廠商跟消費者可以配合。如果能鼓勵大眾重複使用塑膠袋,再加上生物可分解塑膠,兩者並行,將可減少環境的衝擊。
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簡任技正宋以仁解釋,現行國內垃圾幾乎都是焚化處理,即使是生物可分解塑膠也不會進到土裡掩埋分解。少量被遺棄在外的塑膠袋,縱使是生物可分解塑膠,也要特定環境才能分解。所以,不管是什麼材質,都是希望消費者自備環保袋、重複使用、少用塑膠袋。
王舜弘也坦承,生物可分解塑膠無法解決所有的塑膠問題,尤其是在乾淨的海水、活水、加上低溫的環境,分解就會更慢。但是,他表示,生物可分解塑膠就算被丟在焚化爐燃燒,也不會釋放毒性或戴奧辛。此外,在一般環境下,生物可分解塑膠腐爛的時間比傳統塑膠快很多,還是具有環保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