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於七股近海旁的居民,就這麼和水牽上了一段姻緣。七股的產業——養殖漁業和近海捕魚,時時刻刻都和水緊密連結,長期以來居住在此地的居民就是這樣倚仗著天然環境,在當地形成產業、聚落和他們的情感。下文將介紹七股的兩個區域,七股的養殖漁業區,以及台江內海的捕漁業和觀光業。
七股養殖漁業區
和七股養殖業最為密切相關的正是潟湖,倚靠著潟湖的漲潮以及退潮,魚塭當中的水能夠不斷得被淨化,從而再利用。
這樣一個絕佳的天然地形是上帝的恩賜,長長的沙洲就這麼將水域給包圍著而形成了潟湖,沙洲的兩端有著兩個開口,正是因為有兩個開口,魚塭當中的水才能夠不斷地被更替,無需仰賴其他機器,就可以將水更替,完全無需仰賴抽取地下水。
正是因為和天然如此息息相關,冬天的時候,漁民們要擔心、害怕魚被寒流所凍死,更要搶在寒流前搶收,搶收的結果卻是造成供給量過多、價錢的下跌。
先前的寒害使得許多漁民損失慘重,吳仙榮也表示漁民倚靠的就是天氣預報,天氣預報不準確,人民便會損失慘重,天氣預報要是長期不準確,人民對於天氣預報也不信任了。也有人為了預防這種損失,會將漁塭的水池挖深,深度大概達三至四公尺,已不再像是以往會多畫分出越冬池,當冬天來臨時,魚便不至於被寒冷的水給凍死。
成大都計系博士後研究員鍾振坤表示,現在的養殖漁業和以往的養殖漁業也有所不同,像是在漁塭的中間,蓋著一間磚頭砌成的房子,房子內裝置了電力設備,以方便人民使用機器,許多人力都被機械式的動力給取代,以前傳統的「互工」(許多人互助合作來經營漁塭)也不復存在。以前會有專人去巡視漁塭,防止魚被釣客偷釣走、被鳥叼走,或者是有人的惡意破壞,然而現在只要裝置監視錄影器,也不需要多花人力,只要一個人就可以管理整個漁塭。以往社會當中上下分明的組織,全然被現代的機械社會所取代,互動也不如以往密切。
養殖漁業從以前到現在都存在環境污染的問題,養殖牡蠣時會製造大量廢棄的保麗龍,在注重環保的時代,廢棄物引起許多關注,環保人士們希望能夠杜絕廢棄物,而不污染海洋。然而漁民的收入並不豐厚,如果要改變傳統方式,必須要提高成本,政府無法強制要求他們改變材質,即便材質真的能夠更動,塑膠也可能是第一個被選擇,用來代替保麗龍的材質,對於環境依然會造成相當的污染和傷害。
現在有學者致力於研發一種新的材質,去取代舊時的保麗龍,使得該材質在水中能夠被分解。也有為了因應保護生態,有學者開始提出將冬天的漁塭留下一點魚和水,而不是像傳統一樣將水完全抽乾,讓黑面琵鷺能夠在此地獵得食物,並且在臺灣順利過冬,黑面琵鷺的物種才能夠持續繁衍。
台江內海捕魚區和觀光
台江內海當中佇立著許多V字型的漁網,在這個私有財產制的社會,這樣捕魚的疆界該如何區分而不至於會產生衝突呢?
台南市七股潟湖產業生產合作社的導遊吳仙榮說:「早期便是誰先佔了地,那個地便是誰的,誰要敢來偷別人的魚,就會聽見有人大喊抓賊,海邊就是這樣,走慣了就會知道」。然而自從十多年前,台南縣政府警覺到七輕工業區有意進駐台江內海後,開始將台江內海的地租用給漁民,策略性地去嚇阻七輕工業區的進駐,如果七輕工業區真的要將廠地設置於台江內海,就需要取得所有權,購買所有權會造成成本比原先估計要多出很多,所有權就是在這個時候確立下來的。
人口外移在鄉村屬於正常的現象,七股漁村的人口卻呈現穩定的狀態,約兩萬人到三萬人左右,一是因為許多人早就外移了,二是因為數據上依據的戶籍資料無法作為辨識人口多寡,原因為七股離臺南近,很多人會去其他地方工作,卻不會將戶籍遷出,事實上大部分剩下的是老年人居多。下一代是否接續漁民的工作,其實還是得要看個人的決定,像是有許多上一代養殖致富後,下一代卻不再從事養殖漁業,只是將魚塭廢棄不用。
吳仙榮也表示,如果年輕人願意來到七股漁村當中,不但有工作可以做,收入也不差,甚至還可以多種兼職,像是有人將新鮮的牡蠣拿至夜市去賣,獲得不小的利益,甚至還開了加盟店,他說:「只要肯做,在漁村是不會餓死的」。甚至年輕人要回來台江內海進行捕魚,也不用和政府租地,村中很多老年人都退休了,有大量廢棄不用的地,只要和那些擁有地的老年人打交道,他就會同意將地給年輕人去捕魚。
其實七股也是有意要發展觀光,七股潟湖產業生產合作社為當地居民合資蓋成的,為的是帶動七股經濟發展,主要經營項目為開船至沙洲一遊和海產販賣,然而近年來卻因為沒有人潮,而難以經營。
昔年台江內海是沒有發展觀光的,是自從七輕事件引起國內外大量關注後,人潮才能夠不斷得湧入,觀光隨之興盛起來。隨著七輕工業區被人民阻擋下來,七輕事件便慢慢的在人們的生活當中消逝,人潮銳減後,觀光也面臨了經營上的問題。
近年來,即便每一年都是赤字,七股潟湖產業生產合作社依然希望能夠將七股當地發展起來。由於台江內海為國家公園,任何的建設都必須經由政府同意才能夠興建,因此連殘障坡道的欄杆破爛不堪,依然等不到修復,合作社依然盼望著能夠受到政府的重視,再次發展起來。
曾文溪流域綜論&里山里海的方案規劃與實踐
文字撰寫、影片製作:葉怡慧、莊霈淳、孔慶筠、謝易儒、李詩峻、陳王文、陳秀盈、徐婉庭
版權所有:成大中文系林朝成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