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隻瀕危一級保育類草鴞在農地上死亡!這是近三個月高雄、台南地區第三起草鴞中毒或中鳥網事件,立委邱議瑩辦公室和保育團體高雄鳥會27日召開記者會指出,國內草鴞數量不到100隻,面臨存亡關鍵,現在棲地又遭不當開發和農民施用滅鼠藥及驅鳥繩所害,疾呼大眾對草鴞投入更多關懷,也呼籲農政單位應加強農民對生態友善防治措施的教育推廣,並透過農糧收購機制,鼓勵農民採用友善的防治措施。
農民發現傷鳥未通報 草鴞因鳥網纏繞餓死
「309公分長的驅鳥繩緊緊纏住這隻草鴞的右翅膀,讓牠無法收合,」高雄鳥會理事長林世忠描述在台南大內發現草鴞的情景。2月初,這隻草鴞中鳥網後跌落水田無法飛行,農地主人發現時將防鳥繩索剪斷,卻沒有立刻回報保育單位或鳥會,草鴞在農地旁的草叢裡掙扎了一週,當林世忠在網路上發現照片隔日趕往現場救援時,草鴞已經殞命。
林世忠表示,本案正凸顯出民眾嚮往鄉野自然農耕生活,紛紛來到南部山區買地當小農,卻因對生態保育認知不足,不僅侵害了野生動物的棲息環境,更缺乏對生物友善的耕作觀念。
「如果第一時間通報保育單位,這隻草鴞救活的機會很高,」高雄鳥會總幹事林昆海指出,這隻公草鴞帶回解剖時發現體重僅260克,對照一般公鳥體重400克,很可能是因中鳥網無法飛行而餓死。
鳥會呼籲:農政單位應加強農民生態友善教育推廣
林昆海說,「貓頭鷹是農民的好朋友!」農民擔心作物被鳥吃,架設過細的鳥網繩索,卻造成可以幫忙捕捉老鼠的草鴞被細繩纏繞、割傷,事實上貓頭鷹一年可捕捉上百隻老鼠,能夠有效防治田間鼠害。他建議農民要防鳥應使用網目較大、線較粗的隔離網,或綁上彩帶易於辨識,坊間也有太陽能人形驅鳥器,都是友善生物的防鳥措施。
根據鳥會在現場的觀察,農地主人架設的驅鳥繩像釣魚線一樣,繩索過細鳥類不易發現,且農作已經收割,沒有防治鳥類的必要,早應將防鳥網收起。
不過即使已經害死一隻草鴞,該農地上的防鳥繩仍未拆除。
高雄鳥會呼籲農政單位應加強對農民的生態教育,以及推廣生物友善的防治措施。林昆海說,農委會目前在生態農業推廣方面有一些成果,例如台南水雉保育就是政府支持農民推動友善農業、生態補償的最佳案例。他強調,政府應將生態友善防治工作納入農民的教育推廣,以及作為糧食收購的考量,或補貼農民相關防治資材,以達到友善防治的效果。
鳥會與農民合作 一起拉起保育鳥類的網
另一方面,高雄鳥會也希望農民多關注農田裡的生物現象,高雄鳥會說,所有的猛禽和貓頭鷹都是保育類,農民如果發現田地有不認識的生物,可拍照上傳社群網站或分享到鳥會,鳥會願意與農民合作一起推動生態友善的農業,避免這次草鴞慘死的意外再次發生,用實際行動一起推動保育,就可挽救寶貴的生命。
台南大內的公草鴞已由高雄鳥會申請取回做成標本,雖然體重較標準輕,看起來羽毛仍豐盈,獨特如蘋果剖面的顏盤覆蓋著柔細的毛,長長的腿站立著,猶如在其棲地草叢中,栩栩如生。高雄鳥會表示,這隻草鴞將化身保育大使,藉此案例要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珍貴的保育類貓頭鷹和牠所面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