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的戰爭》再探水資源的公共性 | 環境資訊中心
綠色影展

從《水的戰爭》再探水資源的公共性

2017年09月30日
作者:蘇盈如

「雨停之後,地衣會像海綿一般留住雨水,然後慢慢釋放。因此,森林可以滋養下游的生物,使得河水不致在下雨時變濁並且暴漲,在乾季時也能維持一定的流量。潮濕的森林所蒸發的水氣可以形成雲朵,如果森林面積夠大的話,甚至可以製造雨水。我們雖然受惠於森林,但通常並未意識到自己對森林的依賴,但有時出於經濟上的需要,我們也會被迫認清這個事實。之前,紐約市就做了一項決定:與其斥資興建一座人工淨水廠,還不如設法保護卡茨基爾山脈,因為保護該山脈幾百萬曼荼羅地上的地衣,會比訴諸科技解決水質問題來得更便宜。在哥斯大黎加的某些流域,河流下游的用水人必須付錢給上游的森林擁有人,因為他們受惠於那些林地。這樣的經濟模式所根據的是大自然的實際狀況。這使得人們比較沒有破壞森林的動機。」

——《森林秘境:生物學家的自然觀察年誌》,作者: 大衛.喬治.哈思克 

從閱讀《森林秘境:生物學家的自然觀察年誌》一書開始,由生物學家哈思克所引導觀察微觀世界,在這一方曼荼羅裡,窺探萬物共生共存的道理,而其中「水」是生物體以多樣形式演化至今日的本質存在。由吉姆.布勞斯(Jim Burroughs)執導之紀錄片《水的戰爭》,則主要探討人類社會裡,水資源的分配,由國際政治的權力結構所宰制。透過政治經濟條件的分析,反詰水利用其中的公共性。由演員馬丁.辛口白演出,直擊全球水資源的問題癥結。

《水的戰爭》劇照。圖片來源:輝洪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水的戰爭》劇照。圖片來源:輝洪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水作為基本人權,已經於2002年聯合國「經濟社會暨文化權利委員會」正式宣言指出:「水權是實現人類尊嚴與生命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項權利。」水是必需品不是奢侈品,不應被視為一種經濟商品。飲用乾淨、安全的水、無虞的公共衛生設施,是所有人的基本權利,不得有差別待遇。這是任何國家政體必須遵從的義務。2009年台灣立法院通過、政府遵行的兩公約之一《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中之第十一、十二條,便已經涵蓋「水權」概念。然而,這項水權卻在國際政治的角力裡被犧牲。

這項水的詛咒,無論族群、文化、語言的差異,在世界各個角落蔓延發生。它孕育生命,但是無論太多水或太少水,都是人類生存的危機。紀錄片《水的戰爭》透過水資源管理專家、社會運動者等訪談,開頭以孟加拉水患為例,說明多少人,因為人為政策的不當用水,而罹病、死亡、遷徙。起因在於孟加拉北部的印度,在上游興建大壩,截取孟加拉境內的河水,導致雨季洪水、乾季乾旱的悲慘境況。

牽涉到印度、中國等大國的經濟利益,政策為鞏固國土,在此前提下任何政治承諾都不可信。河流被貪婪的占據、販賣,或被視為一種變態的跨區發展計畫,下游的孟加拉人民只能被迫遷移。印度斷絕水源後,孟加拉乾淨用水因此難以取得,沒有選擇,有三千到六千萬人,必須飲用砷污染的地下水,「世界上這一邊的文明都將滅亡。」這是受訪者對鄰國政府作出最沉痛的指控。多數下游國家與人類文明,群聚在低窪、三角洲地區。以孟加拉為例,行動者開始反抗上游大國的水資源管理政策,當政治決策一意孤行、無視於人民的意見,這點既是人權也是民主的問題。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506/15151832983_0fb3c0fb0b.jpg

《水的戰爭》劇照。圖片來源:輝洪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另外一個對照組,則是同樣低窪、飽受水患影響的荷蘭。紀錄片《水的戰爭》從2005年美國紐澳良風災為例,引出荷蘭的水資源管理政策與當代科技所能夠帶來的改變。當時卡翠娜颶風引起海水倒灌,洪水造成堤防潰堤,而低於海平面以下的紐奧良,加上鄰近河流長期以來被視為機器般被利用,美國坦承自己毫無準備,並且情況只會變得更糟。

影片直指水患無法預防,認為可以如此既是輕慢也是鴕鳥心態。當時1953年北海破壞大規模荷蘭的防洪堤系統,無預警海水上漲,人們被強迫遷徙。此後,荷蘭重新思考他們的水源管理政策,也提供美國在面臨水患時,協助重建家園。最終,紀錄片《水的戰爭》相信解決水資源問題的第一步,是讓所有人知悉事件還在發生,不能等待、必須主動面對,本片相信人可以改變制度,讓未來有所不同。

※ 編按:本文為2014年環境線上影展《小確幸不幸》參展影片《水的戰爭》影片賞析文章。原刊載於《環境通訊網》,刊登日期2014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