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剛進入4月,就因為超過30度以上高溫,讓台電備轉容量,跌到6%以下,出現供電警戒橘燈。這兩年用電情況吃緊,電力公司將既有火力電廠延役,並向國外添購緊急發電機組。其實解決用電瓶頸最根本、最有效的策略是節電...
節電不只是隨手關燈,更換LED燈泡而已,如何聰明有效率的節能,已經是一股趨勢。幫人節電也是一種專業嗎?這個新興產業可以帶動多少錢景?
景文科技大學有個特別的圖書館,整個藏書區平常不開燈,學生想借書,例用智慧手機APP的查書系統輸入書名,手機會顯示書籍位置,書庫上方的燈就會自動打開。圖書館使用智慧照明系統,學生利用手機可以自己調整照明亮度,利用智慧照明一年節電20萬度。景文科大從2007年就開始推動校園節能,用電量逐年下降,節電達42%,十年省下的電達1000多萬度,相當於4000多萬的電費,節能關鍵除了硬體,更重要的是軟體。
景文大學自行研發一套智慧能源管理系統,每間教室依照課表自動供電,透過電腦可以隨時監控用電狀況,教師也可以用識別證來啟動電力。空調是學校最主要的耗電來源,為了降低夏季尖峰用電,電腦會依據人潮移動管控空調。另外,每間教室有兩台變頻冷氣,尖峰時間可以輪流運轉。公共空間有空氣品質監測系統,會自動開窗或啟動抽風設備。景文科大也將這套能源管理技術,移轉給其他學校,幫助其他學校節電,替自己創造商機。
智慧化的電力管理系統,也可以應用在住家,台北市興隆國宅是全台第一個裝設智慧電網的住宅,從管理中心的電腦可以看到每個家庭即時的用電量和當月累積用電。住戶從手機上就可以設定家中的溫度與照明,電腦根據設定值自動調整空調與燈光。興隆國宅智慧電網計畫實施將近一年,跟沒有加入的住戶相比,平均節電量達13%,有些住戶則表示,夏季電費最多節省一半。
興隆公宅的頂樓裝有太陽能板,地下室有緊急發電機與儲能設備,發電、儲電、 加上電能管理串聯成社區型微電網,儲電系統可以貯存光電板過多電力,也可以調節尖峰與離峰用電,達到「消峰填谷」的效果。興隆公宅停車場設有電動車充電樁,未來電動車有如移動的電池,做為微電網中調節電力的設備,可以配合時間電價進行充放電。
農漁業的用電也可以更聰明。在沿海養殖區放眼望去,一台又一台的水車不斷運轉,耗電量驚人。屏東這家吳郭魚魚苗養殖場,將智慧化能源管理系統運用在養殖產業上,過去業者為了確保水池溶氧量,水車幾乎24小時運轉,現在漁塭裡裝設了自動化監測設備,即時監控魚池水溫、溶氧量、PH值等等,水車完全自動化控制。電費占養殖產業生產成本的15%左右,養殖業者黃壹聖表示,傳統水車溶氧面積有限,新型移動式的水車更有效率,電費也大幅降低。
能源管理是衡量一個公司是否有競爭力的新指標。這幾年百貨公司與賣場都投入節電競賽,建立能源管理系統,這家量販業者就建立可以管控所有分店的電力管理系統,隨時觀察每個分店、每個區域的用電狀況。賣場在投資選購設備時,都以節能作為優先選擇。
另一家量販業者也設下目標,2018年必須比2014年節電20%以上。如何在短短四年達成這項挑戰?他們決定找專業的來,也就是跟ESCO 能源技術服務公司合作,省下初期投資的龐大費用。ESCO業者不但做節能規劃,也出錢投資節電設備並保證節電效益,對想要節電的客戶來說,是很好的保障。
根據能源局統計,台灣用電量超過800kw的用電大戶,共有4778家,占全國總用電量的56%,政府規定這些用電大戶從2015年起,每年要節電1%。
能源不會消失,只是被浪費掉。在工業生產的流程中,有很多不必要的電力與熱能的浪費,把浪費的能源找回來,比開發新的能源更重要。苗栗這家矽晶廠 ,藉由與ESCO公司合作,改善空調、空壓機等設備回收能源。藉由能源管理,工廠不到兩年時間,就省下600萬度電,投資成本很快就回收。對企業來說,節電是為了成本,也是為了在國際市場上競爭。
節電另一個挑戰是,如何縮短尖峰與離峰的差距,把尖峰用電轉移到離峰時段?電力管理比盲目興建電廠更重要。去年起,台電實施「需量競價」,用電大戶在尖峰時期降低用電,台電再以相對高價買回省下的電力,抑低用電量曾高達92萬kw,成功度過限電危機。
從今年開始,不只是用電大戶,中小企業甚至是一般住家,也可以透過中盤商參與需量競價。今年台電引進「用戶群代表」制度,由業者幫忙整合各種用電戶,萬一遇到電力吃緊狀況,可以在短時間內降低20萬kw用電量,相當於一座德基水力電廠的發電量,猶如一座「虛擬電廠」。
台北市政府也計畫讓已經裝設智慧電網的公共住宅,加入需量競價機制。台北政府政正興建中的六座公共住宅,未來都會布建智慧電網,市府計畫整合這5000多戶住家,聚沙成塔,一起來降低尖峰用電。
近年來能源技術服務產業蓬勃發展,2016年節能產值達到117億,直接就業的員工將近有6000人,加上周邊相關產業可以帶動的就業人口,超過一萬。但是節能產業在資金、人才、技術各方面,還有許多問題需要克服。能源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吳俊彥直言,廠商決定要不要投資節電的關鍵,在電價。
台灣的住宅用電電價全球倒數第三,工業用電是全球倒數第八,比起鄰近的中國、韓國、菲律賓更低,低廉電價對推動節電來說是一種障礙。
台大新能源中心主持人黃秉鈞曾經計算過,假如住商用電中空調、照明能夠節電50%,全國用電就減少13%,相當於兩座核電廠。把興建電廠的經費拿來投資節電,綽綽有餘。
台灣的人均用電量比起日本、新加坡還更高,在節電方面其實還有很多可以改善的空間。對企業來說,節電是個充滿潛力的市場,是一門好生意。讓電價反應真實的環境成本,取消各種不合理的能源補貼,節能產業自然會蓬勃發展,能源轉型也才有希望。
※ 本文轉載自 公視 我們的島【節能是門好生意】
05/01(一) 22:00首播
05/06(六) 11:00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