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最後60隻白海豚,由於棲息在台灣西部沿岸與人類活動衝突多、因地形因素與其他地區族群沒有交集,這些危急的狀況,讓牠們2008年被列入野生動物紅皮書最高保育等級的極危等級(CR,Critically Endangered),僅次於「絕種」。
反觀生存在中國長江內的江豚,雖然同屬極危級別,卻有長江自行改道後遺留的故道,可進行保種搶救。中國對長江豚類的保育,分為棲地復育、移地復育和人工繁殖三途,其中又以移地復育最受重視,是目前的主流。
長江故道成新家 天鵝洲保護區已有60餘頭江豚
詡為「長江豚類的理想家園」,位在長江中游湖北省石首境內的「天鵝洲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1992年成立,是世界上第一個對鯨豚類進行「移地復育」的保護區。
由於長江在1972年自然發生了截彎取直,留下的天鵝洲故道是一個全長21公里、寬平均1.2公里、面積30平方公里的新月型水域,平均水深4.5米。再加上鄰近89公里的長江,天鵝洲保護區的總面積有152.5平方公里。
從1992年開始投放5頭江豚,經過陸續再投放以及自然繁殖,天鵝洲目前有60餘頭江豚,另有位在湖南華容和湖北監利交界水域的「何王廟長江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也從2015年開始陸續放養了10餘頭江豚,且與鄱陽湖的族群持續交流。
不斷嘗試江豚圈養、移地復育 目前皆有繁殖成功案例
其實,中國首先展開人工飼養的,最早是白鱀豚「淇淇」。從1980年在洞庭湖口遭漁民誤捕,搶救後展開了長達23年的人工圈養,期間淇淇一直都飼養在武漢的中科院水生動物所,但不曾繁殖成功,在2002年死亡,留下了大量的實驗數據。其餘數次人工飼養白鱀豚,皆數十日或數月即死亡。天鵝洲保護區則在1996年也曾飼養了一頭白鱀豚,但數個月後就死亡。
曾任石首市漁政局局長的天鵝洲保護區工程師羅長新,回憶起當時天鵝洲從1984年開始申報要成為保護區,到1992年正式成立,原先是計畫為了搶救白鱀豚為主。
不料,之後面臨的狀況卻是白鱀豚快速減少,1984年以前約還有400頭,但是到了1995年總數已經不到100頭,更在2006年遭宣布「功能性滅絕」,因此天鵝洲轉向保育江豚為主。劃設保護區後,天鵝洲開始全面禁漁,並輔導當地漁民轉為農民。
從1992年最初遷入的5頭開始繁衍,除了每年誕生3至6頭,再陸續從鄱陽湖遷入數頭,因此天鵝洲的江豚數量呈現逐漸上升,從2015年的普查統計,目前水域內已有60多頭。再者,天鵝洲也進行「網箱養殖」的嘗試,目前有3頭飼養在網箱中,分別為「天天」、「娥娥」與牠們所產下的「天嬌」。天天與娥娥是2008年長江發生大冰凍時搶救而來的,以網箱飼養至今並在去年產下天嬌,園區更在今年5月中為天嬌歡度了1歲生日。
羅長新將此成果歸功於負責飼育的丁澤良,認為他的認真用心,是在箱網養殖環境的江豚能繁殖成功的主因。丁澤良原為當地漁民,由於捕魚技術優越,而獲聘入保護區照顧江豚。丁澤良每日需要定時餵食江豚4次,且在長時間的觀察下,歸納出不同江豚所需要的份量與魚類大不相同,更在天嬌誕生前2、3個月,便每晚睡在網箱附近,以便日夜守護。
天鵝洲保護區目前主要的工作,除了飼養網箱內的3隻江豚,更需要每週進行約2次的巡護,確保沒有漁民違規捕撈等行為,也打算將來增闢環境教育場所,爭取更多民眾的瞭解與支持。
移地復育、人工飼養是為保種 棲地人豚相爭場面仍待化解
天鵝洲保護區並曾在2015年年底進行全面普查,並預定5年辦理一次。普查時,將把水域內的所有江豚捕起,以確認數量與繁殖狀況,並且一一進行體檢,調查個體的生長與健康狀況。
中國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員郝玉江表示,當時發現有12頭幼豚新生,並有9頭母豚懷孕中,顯示復育狀況良好。不過羅長新也坦言,在普查1個月後,有1頭成豚與1頭幼豚死亡,可能與捕撈時的撞擊與驚嚇有關。郝玉江表示,這個普查在監測與研究上確實有需要進行,但面對這樣的減損,將會以不斷改進普查方式,也許日後可以調整為例如2年捕10頭的採樣式作法,來避免過度驚擾。
郝玉江表示,評估天鵝洲保護區的環境大約能容納80至100頭江豚,因此為了確保環境乘載力及江豚基因的多樣,他們有計畫再增加保護區,例如2015年增加的何王廟保護區,並陸續將把江豚在保護區與原棲地之間,做遷出與交換,「這是必要的人工干預」,郝玉江解釋。
至於交換後的江豚是否能生存或是繁衍下一代?中國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員王丁以「阿寶」的故事為例。原為野生的阿寶,在水生所的室內水池進行了7年人工飼養以後,經訓練後放養入天鵝洲內,在2015年的普查中,從DNA資料中,發現阿寶不但能生存,更不斷繁衍後代,目前已是「四代同堂」。郝玉江也表示,從觀察養在水生所池內的江豚可見,來自相同地區的江豚的確會較親近,不同地者則偶而會出現以額頭相頂的輕微打鬥,但還是能共同生活。
而目前水生所的水池內有5頭江豚,明顯對於人類相當親近與好奇。其中名為「淘淘」的江豚,則是2005年時在人工環境下誕生的第一隻江豚,目前已經12歲。王丁解釋,在水生所進行的人工飼養,除了保種、避免滅絕外,更是為了研究用途,取得江豚的生理知識是為了要保育野生族群用。
但目前在長江的人類活動仍持續威脅著江豚,包括過度的漁業行動、密集的航運、不斷有跨江大橋等涉水工程建設,都是當時白鱀豚快速滅絕原因,要如何扭轉劣勢,端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宣示「長江不搞大開發」、「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是否能落實。
此外,羅長新認為,政府對中國鄱陽湖、洞庭湖的作為將相當重要,例如目前的密集採砂、電魚行為,嚴重傷害著江豚的棲地,尤其兩大湖面積廣大,牽涉到多個省份與縣市,如何同一陣線的管制漁業行為及維護水環境,是一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