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都長好了 里山生活就是藝術 港口濕地藝術季開幕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稻都長好了 里山生活就是藝術 港口濕地藝術季開幕

2017年07月05日
本報2017年7月5日花蓮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夏季正是東海岸稻穗飽滿等著收割的季節,部落勤勞的農人趁著好天氣,邀集部落族人來「米粑流(mipaliw)」,即使頂著「九個太陽」,只要大家同心,很快就能收割回家。

由部落藝術家陳勇昌(Kaling‧Diway)創作的竹甕,遙望著水梯田,訴說著過去那個人與人之間互助扶持的生活,呼喚部落年輕人回家,感受里山的豐富生活。


Kaling‧Diway(右)和他的作品「minokay do!回家吧!」竹甕上面是趕鳥器,呈現部落與環境相處之道。攝影:廖靜蕙

Mipaliw是阿美族語「互助」的意思。意味著先人開墾土地、生產糧食時,互相緊密的合作關係。陳勇昌還記得,在梯田中,總有間小小的田寮,族人的生活是如此親近農田,而農耕生活就靠米粑流互相幫助,一起工作的過程也凝聚部落團結的向心力。

這些生活的記憶片段,透過農地中偶爾發現的陶片,觸動陳勇昌的心。他在港口部落出生、成長,撿到陶片時回想前人有時到山上採野菜,有些到海邊取海菜、捕魚,回家用自製的陶甕煮食,一邊哼唱著歌。這種生活樣貌也隨著陶甕掩埋於土裡,留待挖掘。

陳勇昌作品「minokay do!回家吧!」,目的是呼喚年輕人回家,提醒人們不要忘記在祖先留下的土地好好生活。

「米粑流濕地藝術季」於7月正式展開,來自當地以及幾位國外藝術家,駐村、與部落居民共同生活一個月後,創作出11件藝術品,散落在花蓮豐濱鄉石梯坪及新社復興部落水梯田之中,訴說著里山生活的故事。主辦單位花蓮林管處表示,藝術季理念是從里山精神出發,以水梯田為舞台,藝術做為橋樑,傳遞水梯田濕地復育的重要性及生物多樣性之美學價值。

此次藝術季主題取Mipaliw的精髓「互助而後美好」,透過駐村創作的方式,呈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之道,民眾可趁農閒之際,以旅行前來欣賞藝術品,並不忘與部落族人交談,一起感受里山生活百味,展期至10月31日。


輕輕灑下的種子以及前來拍照的遊客。攝影:廖靜蕙

雖然「九個太陽」威力不容小覷,不過,接近傍晚四點之後,陽光減弱,舒適的氣候以及溫柔的光線,讓稻田散發著光輝。台11線旁就可眺望撒部.噶照(Sapud Kacaw)「輕輕落下的種子」,不斷有遊客前來拍照。另一處拉飛.邵馬(Lafin Sawmah)「大地的臉孔」將視線朝向天空。「如此才會發現自己的渺小。」創作者如此說。

匈牙利的Eva Bubla,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和港口部落的Ina學習編織,以創作成果「向祖靈致敬」,三座作品各代表山、海、地。經由與當地居民和藝術家討論,他將作品放置在石梯坪遊憩區。這塊土地是部落傳統領域,現在屬於東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過去也有些族人的作品在此展示。他將作品放在這裡,一方面如作品名稱,也期待對社區有貢獻。民眾可以在現場寫下對土地的祝福,懸吊在作品上。

1日開幕式上,部落以簡單隆重的傳統儀式啟動,林務局長林華慶受邀共同主持。繼2012年「水梯田濕地生態環境裝置藝術展與音樂季」,五年後港口部落再度以裝置藝術妝點里山地景,與會居民欣喜之情溢於言表。港口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劉豐皇以及藝術季總召集人舒米如妮也以生豬肉致贈林華慶,代表感謝之意。


藝術季開幕式上,港口部落頭目張書燒(右)與林務局長林華慶共同主持祭典。

藝術季:讓人們看見東海岸不只開發的單一選項

2009年台東美麗灣大飯店開發爭議,凸顯了東海岸的發展正處於十字路口,當東海岸產業幾乎處於蕭條狀態時,在地居民似乎只能等著賣地給財團進行大型開發。在此氛圍下,仍有一群人思考著朝向更符合傳統精神、環境永續的方向發展。

當時舒米如妮剛從西部回到家鄉港口部落,家鄉卻和他過去的印象極為不同,眼見家鄉田區中,立起一塊又一塊賣地的招牌,他十分著急。當時石梯坪水梯田已休耕20多年,他思考原該與土地關係最緊密的原住民族,沒了土地還剩下什麼?

林務局推動濕地復育的過程因緣際會下,連絡上舒米如妮,並支持水梯田復育計劃,期待能讓部落族人重新檢視與土地的關係。林務局長林華慶在媒體參訪時,回顧這段歷史,而辦理藝術季,最重要的意義是讓外界看到東海岸另一種發展的可能。

「港口部落不但出產美景,還出產藝術家,從在地生活孕生創作靈感。」他說,遊客從創作藝術品中,即能單純地受其感動。

讓產業生根才能吸引年輕人回鄉,去(2016)年台灣好食協會加入,協助找出二期作利用方式,並嘗試種植糯米、雜糧,初期成效尚稱滿意,今年將持續進行。

另外,輪繖草、大葉田香這些過去部落使用熟練的民族植物,也期待結合產業發展發揚光大。而阿美族不以小米釀酒,而是糯米,傳統酒麴使用的是大葉田香草,舒米如妮長期致力於恢復這個從生產到釀酒的文化光輝,如今透過部落INA找回做酒麴的技術,再結合花改場生產古早風味糯米,重現傳統使用里山資源的智慧。

林務局也將港口部落水梯田的復育經驗延伸到東海岸復興、吉埔巒、靜浦等部落。

【作品欣賞】


撒部.噶照 Sapud Kacaw:輕輕落下的種子。


安君實作品:謝謝你把我種下。圖片來源:花蓮林區管理處


陳勇昌作品:minokay do!回家吧!圖片來源:花蓮林區管理處

達鳳.旮赫地(Tafong Kati)以桂竹創作「繫‧Kedecen」。桂竹的地下莖橫走側出、盤根錯節,以此象徵部落族人的緊密關係。

達鳳.旮赫地(Tafong Kati)作品:繫‧Kedecen。圖片來源:花蓮林區管理處


拉飛.邵馬(Lafin Sawmah)作品:大地的臉孔。圖片來源:花蓮林區管理處

伊祐.噶照(Iyo Kacaw)以木材及帆布做成達魯岸,邀請農耕休息的老人家過來躲日頭、吹吹海風。他說,老人家都在田裡邊工作,找不到樹蔭乘涼,因此搭這座棚子。以帆布為素材是因部落在巴哥浪、曬穀都十分需要它,是生活的一部份,既然如此,就接受它的存在!他以作品「愜意而輕鬆地轉譯出部落文化的五感記憶」。

伊祐.噶照(Iyo Kacaw)作品:躲在樹蔭下吹吹海風。圖片來源:花蓮林區管理處


黃錦城作品:故事開始的地方。圖片來源:花蓮林區管理處


鄧敦方作品:ciyasepong水搗米。圖片來源:花蓮林區管理處


饒愛琴作品:網洞捕獲。圖片來源:花蓮林區管理處


西班牙藝術家Alvaro Trugeda作品:泥塑聖殿。圖片來源:花蓮林區管理處

 

匈牙利藝術家Eva Bubla作品:向祖靈致敬。攝影:廖靜蕙

參考資料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