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地裡的舞者與老鷹 呼喚人們重回與土地的連結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溼地裡的舞者與老鷹 呼喚人們重回與土地的連結

【溼地種出海稻米】系列報導之一:溼地裡的舞者

2012年11月05日
本報2012年11月5日花蓮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溼地上來了一隻老鷹,正在一旁吃穀子的麻雀這下慘了!上週五(2日)港口部落的藝術家嘎令‧里外在豐濱水梯田旁說起小時候目睹的經驗,仍活龍活現。雖然結果是老鷹叼起了一條蛇飽食一餐,不過老鷹英勇、守護農田的形象,刻印心中。

溼地上來了一隻老鷹,守護著水梯田,守護著復耕團隊辛苦成果。

石梯坪往北回歸線的途中的水梯田上多了一隻巨大竹編的老鷹,似乎正在守護農民的辛苦耕作的成果,正是出自嘎令‧里外的創作。豐濱港口部落水梯田復耕團隊交出了成績單,生產出海稻米,趁著農民與土地休息期間,舒米如妮再度號召藝術家進駐溼地,以創作禮讚這塊豐碩的大地。來自各地11位藝術家,9月28日起3周時間駐村創作,作品現仍矗立在溼地上,不少民眾經過駐足觀賞。

田裡的生存遊戲多詭難測

充滿兒時回憶的鷹影,為了創作素材,藝術家得每天到深山砍竹子。溼地上的大老鷹名為「鷹影」,嘎令‧里外(陳勇昌)說,小時候在田裡幫忙時,觀察發生在田間的生存遊戲,領悟到原來農田裡充滿變數,錯綜複雜,自有一套運作體系。他尤愛老鷹英勇的形象,每次看見老鷹在天空間盤旋,他都很開心,因為會嚇跑雀鳥,稻米就會豐收。

這隻以竹子編成的這個巨鷹,是藝術家們每天到深山砍竹子做成的,過程十分辛苦,也因使用的自然素材,得以完全融合於地景中。過程中都使用最自然的工法與器皿,是部落逐漸流失的工藝,希望藉由喚起部落記憶,重現傳統技藝。

生態藝術把人帶回自然

以炭火炒茶,不但燻出眼淚,也把人與人之間串聯起來。2012年「米粑流溼地裝置藝術季」策展者是來自新竹峨嵋的Rebeca(俞瑞玲),有多年生態藝術策展經驗,包括2007年在新竹地區舉辦大地藝術季,透過藝術創作,喚起人們走進自然的想望。此次,Rebeca要求參展創作,必須與「米」有關,作品之間既單獨展示,又可以相互呼應、串聯。在展覽期間,Rebaca就端著舒米茶到米塔喝茶、跳舞,與大自然對話的行動藝術,或穿著輪繖草織成的衣服,走入溼地,隱沒成為溼地一員。

藝術家們為了創作進駐溼地,也生活在這裡,Rebeca認為,呼召人們回來當地生活、把人帶回自然才是最終的目的。無論是從早到晚不斷奉茶的茶藝創作家周仁智所重現的台灣精神,以及為了創作「舒米茶」(或田香茶),以早期燒炭的方式炒米,過程中大家都必須動手參與,於是產生互動、連結。

藝術源於土地

林務局表示,此次港口的創作者共有4位,包括達耐‧達立夫、撒部‧噶照、嘎令‧里外、馬浪‧烏瓦日,作品大多以重拾兒時的記憶美景,展現「藝術源於土地」的精神,也期許這片溼地能孕育出新的生命。

另外,屏東排灣族的達比烏蘭.古勒勒試圖提醒人們如何去看待這片土地,歷瓦厄繞‧希細勒認為人們來到這塊土地上,最大的使命就是要保護它,讓下一代可以繼續生生不息。

日籍藝術家播本貴(Harimoto Takashi)談創作理念。藝術家鄭炳和。達耐‧達立夫談他的創作理念。

日籍藝術家播本貴在靠海岸山脈邊找到一個可以瞭望石梯坪水梯田,以及能坐得最久的地方,創作他的「米塔」。他以山上收集到的竹、籐、棕梠樹創作,塔內有可以靜坐、聊天的sasa(客廳),並以垂直的米塔代表與天地溝通、水平的sasa代表與山、海對話的渴望,坐在這裡悠遊,或時而進入稻田間與海岸邊,時而瞭望水梯田的全貌,或仰望天空,與大自然的關係於焉建構。

米塔 Mita-Harimoto Takashi(播本 貴)。(圖片來源:林務局)《米塔 Mita》內部空間,可以坐在這裡喝舒米茶仰望天空。

溼地上的自由精神

鄭炳和創作的自由女神,高高豎立在溼地旁。從事資源回收業的藝術家鄭炳和,帶來以回收逆滲透瓶、避震器做成的自由女神,高高豎立在溼地入口,形成一個新的地標,他希望這座自由女神帶給地方祥和。

5年前,桃園縣政府為了提升資源回收業形象,推動資源回收形象改造計畫,鄭炳和為了節省請人設計的費用,於是自己動手做,一做之下不但做出興趣,也將內在潛藏的藝術天分表露無遺。目前創作的200多件作品,除了20多件割愛給中興大學圖書館典藏外,全都自己保存。

鄭炳和說,回收的廢棄物太多創作素材,自己以前學機械,知道怎麼處理這些被遺棄的鋼管鐵絲。經過他的巧手,一個一個變成孩子們最愛的機器人,擺置在回收場門口,讓前來參觀了解回收流程的學生腳步加快。

一切為了重現豐收

 

達耐.達立夫還記得兒時豐收的景象,飽滿的麻布袋,帶著族人的希望。(圖片來源:林務局)

達耐‧達立夫還記得小時候,每到豐收時,族人在田中割稻的景象,一包一包裝滿稻米的麻布袋飽滿的趟在田邊。如今,田地明明都還在,小孩子卻看不到過去豐收的景像。有感於現在Mipaliw(米粑流,互助)的畫面已不復見,部落的精神似乎也慢慢消失,於是創作《重現豐收》,提醒族人那些豐收的日子。

港口部落藝術家馬浪‧烏瓦日創作的《人間系列‧慶典‧出場》展現慶祝豐收的歡樂景象。(圖片來源:林務局)

港口部落的豐年祭(ilisin),是少數仍維持傳統祭儀的部落之一,每年族人在辛勤耕作收成後,都會盛裝出席,在長老的帶領上與天地和祖靈對話。一方面慶祝稻作豐收,另一方面表達對於組先的感恩之意。馬浪‧烏瓦日將慶典的印象融入創作中,將迎賓出場的人們,時而歡樂,時而安靜肅穆的意象記錄下來。終夜不停歇的舞步,既留在跳舞場上,也存在族人的記憶,也在溼地上持續著。

Jean-Paul Richon的作品《風鳥 Wind Birds》,聽見大自然、溼地的聲音。(圖片來源:林務局)

路邊豎立的竹筒,傳遞著風的訊息,將大自然中鳥、獸的對話轉譯成傾訴的聲音。自許為風之子的法籍藝術家Jean-Paul  Richon,運用風的元素,加上他所喜愛的竹材,製作出多款風的樂器,這是在一次騎腳踏車的過程,鳥叫與蟲鳴勾起創作的動機,成為「Wind Birds」(風鳥)的由來,經過時,請駐足傾聽風的訊息。
 

【溼地種出海稻米】系列報導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