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阻餵食有助保育嗎? 豐柏步道志工用科學監測來解答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勸阻餵食有助保育嗎? 豐柏步道志工用科學監測來解答

2017年08月02日
本報2017年8月2日彰化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這些猴子只吃樹葉會不會太可憐!」

「那是人類的自我投射吧!牠會告訴你,樹葉有數百種滋味,不用煮、也不需調味就可直接吃,哪像人類還要買菜,煮菜還要加配料,吃多調味料還影響心血管!」

7月中旬,二水受天宮旁的坡坎,一小群人聚集一旁,往上面的樹林觀望,樹上有一群獼猴,有攀在母猴身上,應該是5月剛出生的嬰猴,以及小一點的猴子跟在身邊,大一點的猴子,則在樹枝間擺盪,或在枝條上專心的尋找什麼。這幅景象讓這群人不斷在手中的紙上寫些什麼。


志工訓練。攝影:廖靜蕙

他們是「二水台灣獼猴族群監測培力課程」的學員,受訓合格將成為這一帶獼猴族群監測志工。觀察過程還不忘互相打趣,想像著有山大王之稱的台灣獼猴本事。

淡化人猴愛恨情結 從立法阻止餵食開始

提到這個培力課程,就得從位於彰化二水的豐柏廣場談起。外界習稱的「豐柏步道」,正確的說法應為「松柏嶺登廟步道」,步道兩頭分屬彰化縣二水鄉以及南投名間鄉,沿途綠樹成蔭、路況平坦而成為民眾健行優選;此地植物種類豐富,氣候適宜,吸引許多野生動物棲息其間,更是和高雄柴山兩處台灣獼猴低海拔活動區域。

民眾到登廟步道幾乎都能碰到台灣獼猴,是一種號召,也帶動區域的攤商經濟。只是隨著獼猴與人越來越近的距離,養成民眾餵食獼猴的習氣,進而發生獼猴搶食水果、登門踏戶的行為,人類對待獼猴的態度呈顯兩個極端:將餵食視為友善、動物保護的行為,以及因此害怕獼猴或因實際受損而對獼猴恨得牙癢癢的。


人們習稱「豐柏步道」,正確的說法是松柏嶺登廟步道,圖為步道入口。攝影:廖靜蕙

為了讓人猴之間獲得適當的距離,彰化縣政府於2015年11月公告「彰化縣野生動物保育自治條例」,將二水鄉境內的台灣獼猴視為禁止餵食的野生動物,一但有餵食行為且經舉報屬實,將面臨3000~15000元的罰單。除了公告法令,縣政府、南投林管處以及保七總隊第六大隊南投分隊每周末都會聯合巡查,取締國有林內的販售活動,以導正不當行為,讓人猴之間拉出適宜的距離。

監測獼猴行為與數量 檢視政策是否有效

至於這些策略有沒有效果,則須一群具有正確觀念,又能長期關注獼猴的志工監測。這項任務藉由林管處與屏科大野保所副教授蘇秀慧團隊合作,培力二水保育解說志工,讓志工學習標準化的調查訓練,並依據監測資料提供最佳保育策略。

根據記者觀察7月中旬的一次野外實習課程,學員圍住蘇秀慧,討論、發問,有些志工雖然在這裡服勤超過十年以上,見過眾多獼猴,但要認真觀察,還真需學習訣竅。學員聚集在人猴互動較多的受天宮旁的坡坎觀察,這是步道上活動範圍最大的一個獼猴社群「F3」(取豐柏拼音第一個英文字母,調查人員已知的第3群),約38隻。不僅人類對獼猴好奇,小猴子的好奇心也不輸給人類,又對人的警戒不足,反而靠近人類觀察。

「撿現成的利用」,這道理也適用在猴子身上。步道兩邊的果樹,無論是幾個月前結實的荔枝,或當季的龍眼,都吸引猴子來使用。攤商雖全數退出國有林內,但是廟旁、停車場仍有些水果攤商。這一天就有鳳梨車經過,賣鳳梨的攤商,削下來的鳳梨皮,就直接散置路邊幾處草叢,一有新鮮果皮,馬上吸引群猴前來覓食。志工們將這整個過程默默記錄下來。


野生的獼猴一旦有被人類餵食的經驗,會對人類產生「食物連結」,看到人就聯想到食物,對民眾形成潛在的威脅。圖片來源:南投林區管理處

台灣獼猴三兩事

如何辨識社群?蘇秀慧建議,先觀察社群中,較具有特色的個體,例如F3有一隻母猴嘴唇間有一道明顯的傷痕,足以成為辨識重點。個體辨識是漫長的學習過程,一開始從挑這個族群特別有特色的一兩隻個體作為辨認對象。
如何看出誰和誰一群?每個猴群雖有特定聚集的空間及活動範圍,但也會因一些條件成熟而分群。分群之後,原本為同一猴群的母猴,移動時就可看出各走不同的路線,也會遠離對方。
山大王也會摔死?看著猴子在樹梢上盪來盪去,其實猴子也會在跳躍擺動時,因抓的枝幹斷了而受傷,甚至傷重死亡。

志工監測的資料是重要佐證,用以檢驗政策是否符合保育目的。南投林管處承辦張嘉玲表示,除了持續宣導不餵食、不干擾、不接觸,也監測調查不餵食後,獼猴的繁殖狀況,人猴互動是否趨緩以及發展方向等;此外,持續了解二水這一塊重要棲地的獼猴族群數量。

培力課程除了於室內課堂中講授二水台灣獼猴族群與保育現況、豐柏獼猴族群調查技術與資料收集外,也安排室外的現地訓練,最後再回到課堂中,進行獼猴族群資料分析與經營管理的討論。


到豐柏廣場餵食台灣獼猴,可能會吃罰單!圖片來源:南投林區管理處

退休公民當志工  看見行為改變的可能性

從公路局退休的簡先生,是二水獼猴教育館第二期志工,在這之前,他在奧萬大擔任志工長達10年。他說,了解台灣獼猴的特性,才能談保育。壽山和塔塔加因為人類餵食,造成人類與獼猴距離過近,獼猴因而失去覓食本能,不餵食不干擾,讓牠能自由活動,讓牠們快樂,人也會跟著快樂。

他說值班時,有些民眾會嘮叨,猴子跑到家中神明廳偷水果。但換個角度思考,F3為何會在這裡活動?這群猴子常撿現成丟棄的鳳梨果皮,是不是和賣鳳梨、果皮直接棄置當地有關?但是攤商和民眾並不會觀察到這些,因此未將棄置果皮的行為和獼猴聚集此地連結起來;也許改變人類處理果(鳳梨)皮的行為,也會連帶改變獼猴的行為。

簡先生指出,獼猴看似造成附近農田的損害而被民眾討厭,但也該探討人類開發造成棲地減少,是不是也影響其覓食來源。

消防隊退休的李先生,從2004年就擔任志工,在豐柏步道勸導不要餵食,卻常被指責為「缺乏愛心」,經過幾年宣導,民眾慢慢看出道理,理解到餵食會改變獼猴生活習慣,不餵食對人猴都是好的。

「台灣獼猴是台灣的原住民,我們侵犯牠的地盤,跟農民說,吃水果的行為是收租,以前農民抗議,逐漸演變成猴子吃剩才是我們的。現在農民還是會反彈,但是比較沒有那麼大。」李先生說,有人說餵食才不會讓獼猴偷農民的收成,但獼猴原本任何植物的根莖葉都會利用,現在因為人類提供的食物變得挑食了,間接影響野外能扮演的傳播種子、更新林木的角色。

「不少遊客看到獼猴常以食物誘引牠們靠近,甚至有人刻意餵食灣獼猴,但大眾有所不知的是,餵食會使台灣獼猴喪失野外覓食本能,影響牠們的健康。」林管處不時宣導不餵食的重要性,除了不讓牠們因搶奪食物,造成猴群間打鬥受傷或抓傷民眾,也避免獼猴B型病毒這類人畜共通疾病有機可趁。

這一天,張嘉玲忙著與保七總隊小隊員通電話,原來是隔壁鄉的「林內小白猴」,前幾天經動保人士通報不見了;這一天有民眾檢舉,看到帶走小白猴的車子,並提供車牌號碼,但沒有拍照存證、也未留下聯絡方式。事隔幾天,林內鄉聯合查察小組再度監測到小白猴身影,讓關心牠的民眾鬆一口氣。

然而,該不該揭露小白猴近況,再度掀起台灣獼猴保育論戰。雖有不同主張,但都期待野生動物能受到保護,而保護的目的是因為牠們屬於生態系循環的一員,架構堅強的網絡,才能提供生態系服務功能。

這次訓練還開放5個名額提供其他民眾報名參加,這讓一些同樣有人猴問題的風景區管理處和國家公園管處志工來參加,他們持續學習、增加自己對獼猴的認識,展現了保育的態度。

台灣獼猴保育等級

台灣獼猴在國內及國際保育等級,是由保育機關或國際組織依其訂定評定原則,列屬不同等級,各等級分述如下:
1. 國內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第 4 條規定,保育類野生動物分成瀕臨絕種、珍貴稀有及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等 3 個等級。1989年指定公告台灣獼猴為珍貴稀有野生動物,2008年調整為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
2.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 紅皮書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於 2015 年 4 月將台灣獼猴列為「無危 (Least Concern)」等級(2000 年以前列為易危等級)。
3. 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CITES,簡稱華盛頓公約):台灣獼猴列為附錄二物種,其活體或產製品之輸出入均需具有 CITES 文件,始可辦理輸出入。(參考資料來源:台灣林業Vol.43 No.2 ■ 2017.04《台灣獼猴之管理》

參考資料

※ 人與野生動物主題報導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