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眾經常外食,與美耐皿樹脂餐具幾乎天天見面,但大多對這種餐具的了解非常有限。近年來,更在媒體渲染下,開始將其與三聚氰胺畫上等號,感到惶恐之餘,又不得不接受這樣的選擇。可是,作為「熱固性塑膠」的美耐皿樹脂餐具,真的如媒體所引述的,只能盛裝40℃、甚至30℃以下的食品嗎?
在2007年的毒飼料事件,及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後,消費者開始認識三聚氰胺這一合成有機物,當時三聚氰胺被業者不當添加於食品,造成寵物及幼兒腎臟病變、甚至死亡的案例。不過,被添加於食品中的三聚氰胺,與做為美耐皿樹脂餐具的主原料——三聚氰胺甲醛樹脂,並非同一種化學品,不應混為一談。
美耐皿樹脂餐具的原料,以 「三聚氰胺-甲醛樹脂」與「木漿」為主要成份,加入其他物質混合反應而成,是類似紙黏土的概念。也就是說,美耐皿餐具成型粉[註]是三聚氰胺單體經數次反應後的製品,此原料需再經高溫高壓穩定分子結構後成型,才能製成一般使用的美耐皿樹脂餐具。除非這個高分子結構被外力破壞,三聚氰胺很難在產品中以單體的形式存在。
換句話說,被不肖廠商添加在食品的三聚氰胺,是直接的高劑量的攝取,而且會對高風險族群(如很少喝水故不易將其代謝的嬰幼兒),產生顯著的健康危害。相對的,經由使用美耐皿樹脂餐具而可能攝取的三聚氰胺,是必須經由破壞高分子結構,才間接有微量溶出。這樣的溶出量與前述的食品添加,在劑量上有極大的差別。
正常厚度的正規美耐皿樹脂餐具,耐熱度在100~120度之間,經測試其三聚氰胺溶出量仍在各國食安標準(2.5ppm)以內。用於盛裝湯麵使用(平均70℃),理應綽綽有餘。那麼,媒體紛紛引用高醫研究,警告國民美耐皿樹脂餐具耐熱溫度僅30至40℃,又是怎麼回事呢?這故事,要從美耐皿樹脂餐具產業的近代演變說起。
90年代初期,當時在台灣仍蓬勃的美耐皿產業面臨國內缺工以及中國投資誘因,陸續前往中國設廠。在生產技術外移的情況下,造成2002年左右,中資美耐皿廠如雨後春筍般大量設立,過剩的產能造成市場價格戰。為提供低價商品,許多廠商選擇較便宜、添加的尿素甲醛樹脂的原料生產餐具。而這樣的低價的劣質品大量向世界各國傾銷,包含當時食安制度尚不健全的台灣。
不同於熱塑性塑膠的製程,美耐皿樹脂原料需在原料廠預拌完成。原料可依客戶要求客製化,改變顏色、流動性、甚至添加石粉或尿素甲醛樹脂。但是,若添加尿素甲醛樹脂,將大幅降低產品耐熱性,一般只有中南美洲等第三世界國家才會進口這類產品。
然而,衛福部邊境查驗把關鬆散,2011年4月發佈食品容器、器具管制措施,卻時至2017年4月才開始針對中國進口的塑膠碗盤,進行為期半年的加強查驗,更不用說,在此之前廠商A料送測、B料出貨的現象時有所聞,使得大量中國製的廉價品也流入台灣市場,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如下圖年表所示,毒奶粉事件爆發後,台灣衛福部遲至2012年才完成修法訂出溶出量標準,在2014年3月才開始對市售品執行管制。但高醫2011年及2013年的研究,皆是在衛福部開始管制前所完成的實驗。論文中提到,實驗樣品皆是當時於高雄購入、零售單價1至5美元的(低價)產品,且研究發現,所有樣品皆在加熱至60或70℃的時候,三氰胺的溶出量大幅增加。這樣的實驗結果,正與尿素甲醛樹脂產品耐溫60℃的特性,不謀而合。
政府對於查禁市面上劣質美耐皿樹脂餐具慢半拍的作為,正好因為高醫研究,而點出台灣政府在食安稽查方面的重大漏洞。可惜的是,在媒體的廣泛報導下,與產業嚴重脫節的政府仍不明究理,未加強查緝亦未全力闢謠保護優良廠商。使民眾誤以為問題出在美耐皿樹脂材質本身,不知是產品優劣有別。
2015年開始,台北市在推行環保禁用一次性餐具時,更順便帶頭禁用美耐皿樹脂餐具。雖然柯市長致力推動的環保政策是出自一片美意,但很遺憾台灣在美耐皿樹脂這一項材質的討論上,不是從政府把關查禁黑心產品的方向著手,而是直接帶頭禁用。對產業帶來巨大衝擊,業者苦不堪言。
說到底,美耐皿樹脂餐具的風險在台灣特別廣泛討論的現象,除歸因於高醫在公衛研究的前瞻性,更因台灣媒體以對研究的片面了解撰文並交互引用下積非成是,造成社會對美耐皿餐具的負面印象。政府在食安方面失能的作為,不只限於美耐皿樹脂餐具。對陶瓷、不鏽鋼、甚至現在流行的小麥可分解餐具,在管控上都有類似問題,使得民眾需要對不同材質的餐具時,都多一分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