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魚湧之海 石垣島的挑戰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重返魚湧之海 石垣島的挑戰

2017年09月04日
作者:公視記者 陳寧 張光宗

距離台灣只有270公里的石垣島,是日本沖繩縣,最靠近台灣的島嶼之一。溫暖的黑潮終年圍繞,滋養著壯麗珊瑚礁群,帶來魚群,也為小島帶來大批觀光人潮。不過,島上的自然美景,卻正在悄悄改變。賴以維生的海洋資源,漸漸消失,石垣島民該如何改變這樣的困境?

仔細測量每隻魚的長度,紀錄品種,每天早上,八重山漁協拍賣市場拍賣開始前,沖繩縣政府職員都要先進行漁獲調查。這樣的工作已經持續了十年。

921-2-4 每天早上,八重山漁協拍賣市場拍賣開始前,沖繩縣政府職員都要先進行漁獲調查。

每天早上,八重山漁協拍賣市場拍賣開始前,沖繩縣政府職員都要先進行漁獲調查。

早上9點,拍賣準時開始,早早就來到市場物色魚貨的買家們,快速出手。這些外表色彩鮮豔的魚,大多屬於珊瑚礁魚類。根據統計,1990年代至今,石垣島的漁獲量快速下降,幾乎減少了一半。

921-2-8

漁協青年部成員,主動提出了制定保育規範的想法,希望小魚能有機會長大,海洋資源才能生生不息。2007年,漁協公布第一階段管理方案,針對12種魚類實施體長限制,漁民不能捕捉體型過小的魚。有些魚種要達到18公分以上才能捕捉,而屬於高級魚種的七星斑,漁民只能捕撈體長大於35公分的個體。

2008年,他們進一步實施第二階段管理措施。石垣島和西表島間的石西礁湖,其中有五個魚群大量聚集產卵的地點,劃設禁漁區後,每年4月1日到6月30日的產卵期,全面禁止入內捕魚。

921-2-7 石垣島和西表島間的石西礁湖,有五個魚群大量聚集產卵的地點,每年4到6月產卵期禁止捕魚。

石垣島和西表島間的石西礁湖,有五個魚群大量聚集產卵的地點,每年4到6月產卵期禁止捕魚。

八重山漁協目前有300位漁民成員,漁協青年部花了心力,印製宣傳品,和漁民溝通,也會檢查每天的漁獲,如果有違反規定的行為,罰金是當日漁獲量的五倍,慢慢的讓漁民都接受這樣的管理措施。

不過要拯救漁業資源,只限制捕撈行為和區域並不足夠。珊瑚礁是大海裡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區域,又有海中的熱帶雨林之稱,圍繞石垣島和西表島的珊瑚礁群,除了和世界各地的其他珊瑚礁,同樣遭受氣候暖化、海水溫度升高導致的白化危機,它們還面臨了另一個棘手的問題。

921-2-13 石垣島周遭的珊瑚礁群,和世界各地其他珊瑚礁同樣遭受氣候暖化、海水溫度升高導致的白化危機。

石垣島周遭的珊瑚礁群,和世界各地其他珊瑚礁同樣遭受氣候暖化、海水溫度升高導致的白化危機。

1990年代,往來石垣島的班機增加,原本的機場不敷使用,當地政府一度打算在這片珊瑚淺礁上,填海造陸,興建新機場。白保村民強烈反對,總算保住這片珍貴的自然資產,居民制定「白保憲章」,凝聚保存傳統文化和自然景觀的共識,並且成立非營利組織,持續在白保海域進行觀測和調查。

海底沉積物中的紅土含量,是調查的重點。當岸上的紅土,經過雨水沖刷,流入海中,會影響珊瑚礁的生長。早在1980年代,就有日本學者觀察到這個的現象。紅土量不多時,珊瑚會分泌黏液來排掉紅土或其他入侵異物。一旦量太大,珊瑚就很難自行排除,還會讓海水濁度升高,珊瑚體內的共生藻無法行光合作用,最後導致珊瑚死亡。

921-2-15 居民制定「白保憲章」,凝聚保存傳統文化和自然景觀的共識,並成立非營利組織,持續進行觀測和調查。

居民制定「白保憲章」,凝聚保存傳統文化和自然景觀的共識,並成立非營利組織,持續進行觀測和調查。

石垣島上的原始植被,因為農地開墾,已經消失不少。隨著觀光業發展,2013年新機場啟用後,每年遊客量突破百萬,日本政府還打算在島上興建自衛隊基地,各種開發壓力,讓紅土流失的情形,越來越嚴重。

紅土流失問題不只發生在石垣島,而是沖繩縣普遍面臨的現象。1994年,沖繩縣政府制定了赤土流出防治條例,但各個島嶼上的開發速度實在太快,石垣島居民開始發起在農地周圍,種植月桃和芭蕉做為綠帶的行動,希望能減緩流失速度。

921-2-16 石垣島居民開始發起在農地周圍,種植月桃和芭蕉做為綠帶的行動,希望能減緩流失速度。

石垣島居民開始發起在農地周圍,種植月桃和芭蕉做為綠帶的行動,希望能減緩流失速度。

改變雖然緩慢,他們持續拓展種植綠帶地點的同時,也試著努力將傳統漁村文化,傳承給年輕一代。

車子穿過顛簸的小徑,茂密的樹叢,我們來到白保村旁一片遊客幾乎不會到訪的海岸。岸邊用珊瑚礁石圍起來的半圓形區域,就是白保居民的傳統捕魚裝置,魚垣。它的運作原理和台灣澎湖的石滬十分相似。

921-2-19 岸邊用珊瑚礁石圍起來的半圓形區域,是白保居民的傳統捕魚裝置魚垣。

岸邊用珊瑚礁石圍起來的半圓形區域,是白保居民的傳統捕魚裝置魚垣。

海水漲潮時,魚會游進魚垣,退潮之後,魚困在魚垣中游不出去,這時候每個家族,會來到自己所屬的魚垣中捕魚。2006年,白保村民合力修復了一座魚垣,做為舉辦體驗活動的基地。他們帶著小學生親手捕魚、認識魚種、料理魚,從味覺開始,找回傳統的記憶和生活智慧。

魚曾經如泉水般源源不絕湧出的這片海,是否還有恢復生機的那一天?觀光產業如何和保護自然資源,取得平衡?這是遊客和小島居民們要一起面對的課題。

※ 本文轉載自 公視 我們的島【重返魚湧之海-石垣島的挑戰】

09/04(一) 22:00首播

09/09(六) 11:00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