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紅皮書】從普遍分布到比貓熊還少 安靜不招搖的青頭潛鴨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簡介

【台灣紅皮書】從普遍分布到比貓熊還少 安靜不招搖的青頭潛鴨

2017年10月03日
作者:何一先(台北市野鳥學會)
編按:農委會特生中心歷經兩年多時間,盤點台灣所有陸域脊椎動物五個類群共617種動物的受脅狀態,這些資料於今年8月以紅皮書名錄形式正式發表,其中有15種動物野外族群列入極度瀕絕。而這15種動物究竟各自有著什麼樣的命運,將於本系列一一介紹。

在台灣觀察鳳頭潛鴨群時,幸運地話不經意地會發現到青頭潛鴨。這種鴨子於開闊水域與鳳頭潛鴨或其他潛鴨鳥類混群,實際上利用大家彼此有個照應,集體行動、集體覓食、共同躲避敵害。鴨群是很聒噪的,整天的活動、覓食,都可以聽到呱呱呱地鳴叫聲,但是似乎沒聽過青頭潛鴨的叫聲,文獻資料也稱其繁殖時期才會經常鳴叫。在冬季非繁殖期的青頭潛鴨,羽色並不顯眼,外形與其它潛鴨類似,因此在觀察時更容易被忽略。                                          

紀念 Baer 的海鳥

青頭潛鴨(Aythya baeri)屬於雁形目Anseriformes、雁鴨科Anatidae、潛鴨屬Aythya。地方性俗名有;東方白眼鴨、白目鳧、青頭鴨。全世界僅此單型種,沒有其他地區性的亞種。學名中的屬名(Aythya)源自於希臘文 aithulia,指稱是一種海鳥,追查文獻資料搜尋到亞里斯多德曾提到這物種,卻並無其他細節來說明。種名(baeri)則是紀念 Karl Ernst von Baer (1792-1876),普魯士的胚胎學家、地理學家,曾在俄國的資助下到西伯利亞探險。因此青頭潛鴨學名的意思是「紀念 Baer 的海鳥」。

青頭潛鴨成鳥。圖片來源:ken(CC BY-NC-ND 2.0)

青頭潛鴨成鳥。圖片來源:ken(CC BY-NC-ND 2.0)

分布地區日益縮小

主要繁殖地是在貝加爾湖以東地區、中國東北及華北一帶(河北省衡水湖為目前繁殖分布最南區域)。秋冬季節會飛到日本、朝鮮半島、中國黃河及長江流域中下游地區。更往南會到華南的福建廣東、香港、中南半島的泰國、緬甸及越南以及印度、孟加拉、尼泊爾、不丹等地區,都有發現紀錄。

台灣位於青頭潛鴨度冬區的邊緣地帶,是稀有的冬候鳥,沒有繁殖紀錄。每年僅有數隻個體來到台灣度冬,離島金門也曾有發現紀錄。但是,近年來據濕地調查記錄顯示,印度、緬甸等中南半島區域已沒有或僅有難得一見的觀察記錄。在中國的度冬地區範圍也在縮小中。

不搶鏡的外形特徵

青頭潛鴨的體型並不算大,約45公分近黑色的鴨科鳥類。形態特徵上,雌雄鳥是屬於相異型(鳥類的雌鳥與雄鳥外型顏色,主要有兩大型態,雌雄相同型與雌雄相異型。此種演化與求偶及繁殖策略有關)。而且,以遷移性鳥類一般來說,一年都會換羽兩次,夏季繁殖時期換較鮮艷的羽色,通稱為夏羽或繁殖羽。秋冬季節換較為樸素的羽色,稱為冬羽或非繁殖羽。因此,增加了辨識上的困難度。

雄鳥的繁殖羽,頭頸部為黑色帶有閃亮光澤,前頸及胸部是暗栗褐色,腹部及兩肋白色,胸部的褐色區域和腹部的白色區域截然分開、涇渭分明(這與常見的鳳頭潛鴨有些類似)。非繁殖羽期則雄鳥與雌鳥相類似,其中雄鳥的重要特徵為眼睛白色,飛行時,可從下方觀察到明顯的飛羽內側白色,翅緣黑色,對比明顯。雌鳥體羽則均為暗褐色,喙基部有淡色斑,眼睛褐色。另外,還有亞成鳥哩,牠與母鳥的體色相近。

青頭潛鴨畫像。圖片來源:Journal of the Bombay Natural History, Vol XII, No. 4, 1899. Painted by J.G. Keulemans.

青頭潛鴨畫像。圖片來源:Journal of the Bombay Natural History, Vol XII, No. 4, 1899. Painted by J.G. Keulemans.

偏好群聚的行為

屬於濕地型的鳥類,會出現在濕地湖泊及流速緩慢河川等深水域的環境,活動於湖泊、池塘、江河等水面上,水生植物與蘆葦等濕地植物較為豐富的環境,沿海地區也能見到。秋風颯爽時節,會聚集成約十多隻到百隻左右的小群,開始向南遷移。翅膀强壯有力,飛行速度快,空中飛行時會排列成為楔形隊形。在地面上行走也很迅速,活動能力佳,不會像其他鴨科鳥類一般緩慢笨拙。水面起飛時也相當靈巧,不需要助跑起飛,受到驚嚇時能夠快速地從水面沖飛而起。個性膽小怕羞,在度冬時期也偏好過着群體生活。

食性上屬於雜食性的鳥類,但多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包括有;水草、草種子等,也吃一些螺貝類、水生昆蟲、甲殼類、蛙類等動物性食物。通常會觀察到以潛水方式掠取食物,但也會在近岸淺水處直接覓食,也就是這項潛水特技,因而有了潛鴨這個名稱。

夏季5~7月繁殖,喜歡在蘆葦、菖蒲等水生植物茂密的湖邊、森林間的河流或池塘、濃密草叢或浸水草叢間築巢,鳥巢以水草與乾草交纏而成。有時就漂浮在水面上,有時則在近岸的灌叢枝間。產卵6~9枚不等,卵為淡黄色或淡褐色。求偶期有粗啞的Graaaak叫聲;其他時節則相當地安静。主要是由雌鳥孵卵,孵化期約27天。幼雛屬於早熟性,孵出後不久立即能跟隨親鳥活動與覓食。大約經過150多天的雛鳥期生活後即能飛翔,10月冷風起就能跟隨親鳥展開向南的長程遷徙飛行。

數量持續減少的危機

青頭潛鴨曾經是普遍和分布廣泛的鳥類,但由於濕地受到開發壓力、內陸濕地環境退化和獵殺野鳥的風氣盛行,尤其是喜歡群體活動的野鴨,很容易被一網打盡。過度狩獵和生態環境惡化,使得數量自1990年代開始突然下滑,中國由80年代末的觀察報告約有1萬6800隻,到了90年代末大幅減少到僅有約3500隻。十年之間,數量減少了近八成,這種情況其實反應了溼地水鳥棲息環境的惡化。2001年亞洲水鳥普查的觀察紀錄數量為4058隻,依據Wetland International 2002年的估計,青頭潛鴨在亞洲地區的總數在1萬至2萬隻之間。台灣的度冬族群佔有亞洲族群的比例不高。據台灣各地鳥會的紀錄,每年青頭潛鴨出現在台灣度冬的紀錄少於10隻。

青頭潛鴨。圖片來源:ken(CC BY-NC-ND 2.0)

青頭潛鴨。圖片來源:ken(CC BY-NC-ND 2.0)

目前保護狀況

青頭潛鴨在台灣屬於一般類,目前已列入鳥類紅皮書之中。國際上列名於遷移性物種公約CMS名錄II,列名紅皮書全球「易危」鳥種。於1994年被國際保育聯盟定為「易危」類別,到2008年提升到「瀕危」,直到2012年更被評定為「極度瀕危」。

由於青頭潛鴨目前所發現的主要繁殖地在中國,因此在2016年由其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保護管理司於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召開「中國遷飛網絡保護區培訓暨青頭潛鴨保護網絡構建研討會」,與會人員來自國家林業局、全國鳥類環志中心及相關省份林業局、濕地中心、高校與科研院所、各遷飛保護區、濕地保護區。

會議中就如何進一步提高中國遷飛網絡保護與管理能力,如何加強以青頭潛鴨為代表的珍稀瀕危物種的保護能力進行了探討交流,包括改善中國的濕地管理和提升保育人員進行野外調查的能力,並且打擊非法捕獵和改變進食野味的文化。而在各省市新聞傳媒方面,也可以見到相關報導指出某某濕地出現極度瀕危物種,比大貓熊還要稀少的青頭潛鴨,希望民眾共同來守護等報紙標題,來進行對一般民眾的環境教育。

青頭潛鴨

學名:Aythya baeri

別名:東方白眼鴨、白目鳧、青頭鴨

生態習性:棲息於多水生植物和蘆葦的濕地,遷徙季節和越冬季節常集成規模約十餘只到上百隻的小群,活動於太湖等開闊水面並與鳳頭潛鴨混群。

保護等級:IUCN瀕危等級為極危(CR),台灣鳥類紅皮書列為瀕危。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