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鳥類可粗分為水棲性的鳥類(水鳥)與陸棲性的鳥類(陸鳥),這兩大類型。多數陸鳥的身體顏色多樣好認,水鳥則普遍趨於單調樸素,不易辨別,尤其是冬季的非繁殖時期,而黑嘴鷗就是讓觀鳥者相當頭疼的鳥類之一。黑嘴鷗與紅嘴鷗有些類似,雖然鳥嘴的顏色有別,但在遠距離及偏光的情形之下,想要辨認實屬不易,總是要看了又看、小心求證。
黑嘴鷗(Larus saundersi)屬於鴴形目Charadriiformes、鷗科Laridae、黑嘴鷗屬Saundersilarus。屬名Larus拉丁文意思是貪吃的海鳥,指的是海鷗;種名saundersi 為人名,源自英國鳥類學家和作家Howard Saunders(1835-1907)。全世界僅此單型種,沒有其他地區性的亞種。
黑嘴鷗的發現史
在文獻考據中發現,中國北宋年間詩人李商隱在他的花園中,飼養了五種珍禽,其中之一就是黑嘴鷗。
1871年,歐洲探險家羅伯特在廈門沿海地區發現到了黑嘴鷗及其巢蛋,並將它命名爲「閑步鷗」(Saunter's gull)。1884年,法國探險家在俄羅斯的貝加爾湖附近也見過。有趣的是,之後長達一個多世紀的時間中,再也沒有任何目擊報告或資料顯示黑嘴鷗的相關概況。
直到1988年春天,在中國江蘇省鹽城的沿海沼澤地再次發現了黑嘴鷗及其巢蛋,當時的發現,轟動了整個鳥類學界,是20世紀鳥類學研究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隔年1989年,中國遼寧省盤錦市興隆台區的雙台河口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在當地泥灘鹹蓬叢中帶回了兩個黑嘴鷗鳥巢和四顆鳥蛋,發現此地乃是黑嘴鷗相當重要的繁殖場域。從此開啟了美國、日本、德國的鳥類學家來到中國,先後提出與進行一系列的合作研究計畫。
東亞地區特有種
黑嘴鷗的全球分布,僅僅在東亞一帶的中國、韓國沿海,是目前所發現的主要繁殖棲息範圍。中國所發現的繁殖族群在遼寧盤錦、河北、山東渤海灣沿岸及江蘇鹽城的河口地區。度冬區域在江蘇沿海以南,長江下游、福建、廣東、香港、台灣與海南島,偶而會飛到越南、日本。分布範圍則相當狹窄,種群數量並不多。
在台灣,西部沿海比較容易見到,以大肚溪口以南至雲林、嘉義沿海為主要度冬區域,時間上,則以9月下旬到隔年2月較有機會見到,屬於不普遍的冬候鳥。
空中的黑白舞者
黑嘴鷗體長約30公分至35公分之間,冬夏羽的體色差異極大,雌雄鳥的體色相似。成鳥夏季的羽色(又稱繁殖羽)頭部黑色,眼上和眼下具白色星月形斑,兩者黑白對比極爲醒目。其他身體部位主要為白色;初級飛羽末端具黑色斑點,飛行空中時相當鮮明,均可作為與其他鷗科鳥類之區別。冬季時期,頭部羽色轉換為白色,頭頂有淡褐色斑,耳區有黑色斑點。成鳥的腳呈紅色,幼鳥則是褐色系。
偏好以小群體活動,經常可見於海邊潮間地帶泥質灘地以及開闊的海邊鹽鹼地、沼澤地上,或長有矮小鹽鹼植物的泥質灘塗。在台灣嘉南沿海一帶,則可見牠於養殖魚蝦的池塘上空飛翔,欲伺機捕食小型魚蝦或是飼料,讓養殖業者頗為頭疼。遷移季節有時也會出現在内陸湖泊。
黑嘴鷗腳上有蹼,但卻不太常見牠下水浮游,這也是有别於其他鷗科鳥類的習性。空中飛行能力相當好,感覺飛行地很輕鬆,毫不費力地迎風翻飛、飄起或順風滑翔,就像是空中的芭蕾舞者。
黑嘴鷗的食與性
主要是以泥灘地中豐富的蝦、蟹等甲殼類動物、水生昆蟲及潮間帶底棲生物等為食物來源。覓食時聚集成小群,很少與其他鷗科鳥類混群。會在退潮後裸露的泥灘上行走或低飛停落覓食,偏好飛到撈捕過後排乾的魚蝦養殖池塘覓食。冬季時期會在漁港碼頭伺機揀食掉落海面的食物。另有文獻紀錄觀察到牠會捕食蝗蟲和小型嚙齒動物。
繁殖期在夏季5月至6月,主要繁殖場域在海灣、河海灘地、江河匯海處、湖泊及沼澤地。築巢環境則會選擇在鹹蓬植叢生長的灘地,以及伴有稀疏生長的蘆葦、苔草等植被環境。常成小群集體營巢,用乾枯鹼蓬的草莖編築成簡單的淺凹狀巢,選在不受潮水影響的無水鹽鹼地上或河口泥質灘塗,也會在潮間帶邊緣或受潮水影響較小的潮間帶高的土丘上營巢。雌雄鳥共同築巢、輪流孵卵。每窩產卵3~5枚洋梨形卵,多數爲3枚。卵顏色淺褐黄色、有暗褐色斑與斑點。孵卵期大約21天,幼鳥爲早熟性,但孵出後留巢待哺,習性上又類似晚熟性鳥類。
目前保護狀況
黑嘴鷗繁殖地僅分布於東北亞地區,除了韓國有少數種群數量外,主要繁殖種群均分布在中國江蘇鹽城自然保護區、山東東營黄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遼寧盤錦雙台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遼寧丹東鴨綠江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遼寧盤錦雙台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内棲息的種群數量最多,以1990年代的紀錄6千多隻數量來看,占整體種群數量9千多隻的66%。依據1991年、1996年、1997年間,就中國遼寧盤錦市的雙台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内的黑嘴鷗,所進行繁殖成功率調查研究的文獻紀錄中可以看出,出生率有五成以上,而存活率則高達八成以上。因此,種群數量上的衰退,不會是繁殖狀況的問題所造成的。
年份 |
出生率% |
存活率% |
1991年 |
67.4 |
86.6 |
1996年 |
63.1 |
82.1 |
1997年 |
52.8 |
84.3 |
目前所了解種群數量上的減少,主要的原因是繁殖棲息地的日益萎縮,潮間帶的鹼蓬等濕地環境,遭受到土地開發的壓力極大。例如中國江蘇鹽城自然保護區的繁殖族群數量,在1992年調查時還有1300隻,到了2007年調查卻發現僅有575隻,亟待採取進一步的實質性保護措施。
2000年時,黑嘴鷗列入了中國國家林業局《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列為易危種,但還未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06年估計其數量為7千至9千多隻,國際保育聯盟列為「易危級(vulnerable)」,也列為「遷徙物種公約(Convention on Migratory Species)」附錄一「受威脅的遷徙物種(Threatened Migratory Species)」。2008年,台灣將其列入新版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之中。2013年,依據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WWF)的估計,數量約有5千多隻,列入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ICBP)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之中,屬於世界級的瀕危物種之一。
台灣在2000年左右的冬季調查數據顯示,在台度冬數量約在700~1400隻,而最近三年的調查最高數量僅剩100隻,其中有88隻集中出現在彰化的漢寶與福寶濕地。因此,林務局特有生物中心在2016年的新年數鳥嘉年華活動中,號召了千名以上的鳥友與民眾共同參與,在23天內完成冬候鳥調查重點,就是以全球族群量顯著下降的黑嘴鷗作為年度主要關注對象,希望就此讓社會大眾認識到黑嘴鷗族群所面臨的困境。
黑嘴鷗學名:Larus saundersi 分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鳥綱>鴴形目>鷗科>鷗屬>黑嘴鷗 生態習性:棲息於灘地、港灣及湖泊沼澤地。主要以魚、蝦、甲殼類及水生昆蟲等爲食,冬季常見在船隻雲集的碼頭揀食掉入海面的魚及食物。 保護等級:目前全球總的種群數量約2000隻。IUCN瀕危等級為易危(VU),列入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 (ICBP)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亦列入台灣紅皮書的極危等級(C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