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颱拂過南方海面,伴隨著東北季風,為這天的工作假期帶來一段雨中的新鮮體驗。Timberland會員志工日,在14日這天來到擁有近兩百年歷史的洲南鹽場,體驗鹽田綿綿細雨的景致,也彎腰動手協助洲南鹽場進行鹽田整建的工作。
「你們家裡都吃什麼鹽?」這個太過日常的問題,現場的志工們大概也不曾被詢問過,而「台灣精鹽」是大家一致的回答。布袋嘴文化協會講師沈錳美以這個看似平凡無奇的問題,開啟了大家一整天的鹽田旅程。海鹽、岩鹽、湖鹽,世界上鹽的來源、種類何其多,顆粒粗細、添加物、礦物質,都會影響它的風味。而洲南鹽場的日曬海鹽,不同於大家平常食用的精鹽,鹹中帶著一股清淡的甘甜,是文化歷史和生態環境交織出來的氣息、是人和自然互動而生的結晶。
洲南鹽場自1684年闢建於台南永康鹽洲里,後輾轉北遷,於1824年落腳現址嘉義布袋。台灣的曬鹽產業始於荷蘭時期,發展於日治時期,興盛於戰後國民政府時期。2002年,由於國際鹽價低,打擊台灣在地鹽業,台灣風光百年的曬鹽產業就像其它傳統產業一樣凋零,鹽田全面廢曬,步入歷史。為追尋過去記憶中的歲月,讓故鄉長大的孩子也能真實的感受鹽田的一切,2008年,布袋嘴文化協會重回洲南鹽場,整建、復曬,用老鹽田、新鹽工之姿,開啟台灣天日曬鹽的另一個篇章。錳美娓娓道來台灣的鹽業歷史,志工佐以清涼消暑的鹽工茶,是再道地不過了。
「可以脫鞋了嗎?」志工們不時地散發出期待,終於等到雨勢稍緩,大家迫不及待的換下鞋子讓腳趾自由,或赤腳或穿拖鞋,披上雨衣撐著傘,小心翼翼地走在濕滑的田埂上。眼見的曬鹽場域只是20公頃腹地的十分之一,只取所需,其餘的留給野生動物。沿途經過的一區區鹽池用來儲存、沉澱、蒸發海水,紅紅綠綠的耐鹽植物「鹽定」不只可護堤岸也可入菜烹煮,赤腳踩入踩漿池的志工努力的保持平衡,相互扶持走向池的那一岸,「好滑溜啊!」「為什麼池底的黏土溫溫的?」「其實踩起來滿舒服的!」在錳美的帶領下,一幅幅的鹽田風景都成了長篇故事,傳承的是曬鹽的古老智慧,以及人和自然和諧共處的價值。在大家的嘻笑玩鬧中,遠方結晶池又見一隻小碎步掠過的水鳥。
洲南鹽場重建之初,因鹽田長年廢曬缺乏照顧,龜裂的土地蓄不住海水,低窪處也滲出湧泉,經過重新的翻修整理後,原先鋪設在池底的瓦片也隨之散落在鹽田的各處。本次的志工服務需要志工們提著鹽簍、手拿鏟子,分散在鹽田中,協助撿拾起埋在田埂及踩漿池中的碎瓦片及螺貝類,瓦片將作為後續鋪設瓦盤結晶池的材料。
赤腳踩在泥漿裡不只要保持平衡,還要彎下腰用雙手插進泥漿裡,尋找碎瓦片,這讓長期有在參與農事活動的志工張心欣大呼:「雖然腳踩起來的感覺很像,但鹽田的工作比農田插秧還要累!」以人工而非機械的方式進行鹽田的復育,真的相當不容易。像尋寶般的工作過程,也讓志工開玩笑的說,「如果這些是黃金就好了啊……」即使工作使身體疲累,大家仍是玩得不亦樂乎,完成了撿拾9簍瓦片的目標,共55公斤。
雖然大多數的志工都曾因工作假期而參訪過洲南鹽場,但雨中的鹽田工作仍是新鮮的體驗,手腳沾滿泥巴也讓志工們懷念起兒時回憶。二度參加嘉義布袋工作假期的志工郭峰均分享,小時候很常光著腳在地上走路,但長大後已經很久沒有這樣做了,而指縫泥土的味道配著今天的中餐是最難忘的了。
Timberland的志工活動負責人沈慧蘭深受在地產業傳承的感動,因為帶領志工活動而欣賞過了洲南鹽場的不同風貌,也希望繼續把這些在地努力於文化和環境保護的團隊,以及值得發掘的地方美好介紹給大家。
活動尾聲的分享會,透過志工的回饋也鼓勵了在地的團隊,布袋嘴文化協會講師沈錳美在最後感謝大家的付出,曬鹽工作是辛苦的,但工作的同時希望大家能體會到鹽田特有的水地風光,也希望大家持續支持在地產業。一塊鹽田的消失,代表一塊濕地的消失,保存下的鹽田可以傳承文化、提供不同的生物棲息地,更能發揮環境教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