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南海珊瑚造林已達10萬平方公尺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中科院南海珊瑚造林已達10萬平方公尺

2017年10月25日
摘錄自2017年10月24日聯合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為挽救南海生態浩劫,在南海種植了約10萬平方公尺的珊瑚,2016年底播種的珊瑚斷枝成活率約75%。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珊瑚生物學與珊瑚礁生態學科組組長黃暉, 2002年在南海第一次下水,統計出中國有近300種珊瑚。然而,近幾年很多地方只剩白化的珊瑚骸骨。2009年,黃暉開始帶領團隊進行海底小面積繁殖和培育珊瑚。經過多次失敗,慢慢摸索出在不同海況環境條件下,不同品種的培育方法。

黃暉形容,海底種植珊瑚的過程類似陸地上的植樹造林:首先培育幼苗,在苗圃中長成小樹,再移植到要種的地方。要選擇先種一些長得快的品種,然後再培育耐受性強的品種。

黃暉帶領團隊建立大範圍的珊瑚底播試驗區和示範區,將一株株珊瑚種在南海海底,已種植了約10萬平方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