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碳捕存技術 具改善空污潛力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台灣碳捕存技術 具改善空污潛力

2017年12月12日
摘錄自2017年12月12日工商時報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提出之能源技術基礎說明碳捕集技術除了能捕集二氧化碳減少溫室效應外,亦可有效減少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微粒等PM2.5的主要成分。荷蘭CCS健康、安全與環境影響研究專家提出,有捕集二氧化碳系統的電廠與一般電廠相較,明顯減少27%∼41%的硫化物、16%∼20%的氮氧化物和35%粒狀污染物(PM)的排放。

台灣碳捕存再利用協會受聯合國邀請,參加今年的本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3次締約方大會周邊會議,由馬小康理事長及清華大學談駿嵩教授代表台灣,與國際能源總署(IEA),歐洲CO2GeONet,澳洲GCCSI及全球各大碳捕捉及封存組織,分享碳捕捉及封存潛在的環境保護貢獻。台灣若要有穩定的能源供應,良好的空氣品質,並對國際減碳有顯著貢獻,碳捕捉及封存將是一項必要的技術應用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