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砍爭議風場無用 衝突牽罟、藻礁、三接站 桃新離岸「不應開發」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自砍爭議風場無用 衝突牽罟、藻礁、三接站 桃新離岸「不應開發」

2017年12月13日
本報2017年12月13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環署13日上午進行桃新離岸風電案第二次環評初審,由於衝擊當地牽罟與石滬文化、影響藻礁生態的問題,也可能與中油第三接收站衝突。經過三個小時的爭論之後,雖然業者在進入閉門會議前一刻,口頭聲明願意放棄北側衝突較大的區塊,但仍遭小組「快刀斬亂麻」建議「不應開發」。

DSC08039

由於衝擊石滬、牽罟漁業,桃新離岸風機遭當地居民上百人抗議。賴品瑀攝。

此案由「築能風力」開發,即是德國wpd達德能源集團,選址在潛力場址3號風場,雖屬於新竹的外海,但鄰近桃園新屋永安漁港。

在第一次初審時,由於風場離岸僅0.5至1公里,將衝擊當地牽罟與石滬漁業,而遭當地居民反對,13日第二次初審時,也來了三車遊覽車的上百位居民到場反對,雖然業者提出了大幅縮減,減少風場面積與風機數量,並退至離岸1.9公里;不過,仍遭指出此舉並沒有真正避開牽罟活動,而且指出風機根本直接設在藻礁上,是衝擊生態。

當地是桃園新屋地區目前唯一所剩的自然海岸,立委陳賴素美更趕來,強調永安漁港是台灣目前唯一的客家漁港,牽罟與石滬文化的保存與觀光受到重視。

1513131712684

風場大幅退縮後仍遭居民反對,在閉門會議前一刻,業者提出刪除北側區塊。取自環評簡報。

新屋笨港里民協會總幹事李鴻炎指出,業者稱避開了牽罟活動,但其實只是避開了市政府每年辦一天的牽罟節活動,而不是避開了當地日常4月到9月持續進行的牽罟。對他們而言,風機退離岸1.9公里仍是不足,李鴻炎表示,牽罟的繩子需要1公里,而當地的潮間帶很寬、潮差又高達4公尺,扣掉這些因素後,只剩下600公尺左右的寬度,根本無法進行牽罟。

李鴻炎指出,目前漁會表達支持的態度,但只是當地356艘漁船船長的意見,當地漁會的會員有2000多人,並不能跟船長一樣得到高額補償金;況且,當地四里的成年人約有4000多人,雖然不是專職的漁民,但是卻是半農半漁的生活型態,他們牽罟、撈鰻苗、採集蚵貝類,生活都可能因此受到衝擊。

「如果風機退到3、4公里以外,是可以牽罟但是可能漁貨會減少很多。」李鴻炎表示,政府在永安漁港外3海里處安排了人工魚礁區,並且禁漁,每日派海巡署禁止漁船進入,但如今達德打算在魚礁區周邊設置風機,等於圍住了人工魚礁,他認為風機的影子可能讓魚不敢經過,因為這是魚類的特性,所以牽罟的時候一條繩子就能阻擋魚類游出去。

DSC02627

新屋笨港里民協會總幹事李鴻炎指出,此案衝當地擊牽罟與石滬漁業。賴品瑀攝。

桃園海岸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葉斯桂更指出,達德就是打算把風機直接設在藻礁上。雖然達德提出的資料顯示,風場內的礁體生物覆蓋率並不高,也沒有見得存活的殼狀珊瑚藻,他們也避開了生物覆蓋率高的區域。但葉斯桂強調,桃園外海的珊瑚礁,造礁主體就是藻礁,而且藻礁從海岸一路延伸到海裡,至少有5公里。且業者在不對的季節去調查,當然會有覆蓋率不佳的表現,但業者只談到避開觀新藻礁區,沒有面對當地也有藻礁生態的事實。此外,也有居民批評,當地海域分明有很多海豚,出船捕魚都會看到,但業者卻在報告中隻字未提。

不過一方認為風機退得不夠遠,也有漁會要求在近岸就好,因為他們指出當地的漁業其實「沒在抓底棲魚」了。「民眾希望越遠越好,漁民希望越近越好。」達德抱屈,指出面對兩種不同的意見,也是不斷尋找雙方滿意的平衡點,更指出過去打算在新屋沿海規劃陸上風機,但當時當地民眾表示,「不接受在陸上設置,去海上就沒意見」,他們照做了,如今仍是遇上反彈。

業者當場表示,願意再從1.9公里再退到2公里,更強調要退到3公里,就整個風場就幾乎「沒了」。並在進入閉門會議的前一刻,再加碼願意全數刪掉爭議較大的北側部分。此外,環評委員也不滿此案報告中對各種風險的評估不足。王价巨指出,此案選址與中油第三接收站選址有衝突,業者有必要提出,若兩案都通過後,累加後對環境的衝擊與運汽船的安全問題,最差可能有什麼狀況,並有何因應對策。業者說施工前才要跟中油協商,環委表示不能接受。

再者,業者只談了怎麼避免風機倒塌,卻沒有說到如果發生意外,後續可能造成電網、供電上的問題要怎麼因應。「我不要你的承諾,關心的是可能的殘餘風險。」王价巨認為,環評應該是風險溝通的平台,不是不停承諾不會出事就好,而是要提出可能發生什麼狀況的調查資料。

雖然業者在最後一刻打算撤掉北側區塊,但小組仍以書面報告為主,認為北側風場衝擊生態、文化、漁業等環境,北側上岸點衝擊牽罟漁業、與第三接收站預定地衝突等原因,所以不應該開發。

此案還有機會在進入大會時爭取翻案。但小組成員普遍認為,不樂見業者在會議最後一刻口頭改提備案求過關,若業者打算放棄北側風場,應該另案申請。

DSC02630

認定不應開發的結論。賴品瑀攝。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