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知目標】8千年歷史的在地品種 喬治亞種回田間與餐桌上的豐富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多樣性

【愛知目標】8千年歷史的在地品種 喬治亞種回田間與餐桌上的豐富

2017年12月20日
作者:李育琴(本報特約記者)

考古學家在南高加索喬治亞境內的考古遺址中,發掘出新石器時代的葡萄酒文化。這是人類最早的葡萄種植歷史以及釀造葡萄酒的文化,距今有8000年遠。考古學家在今(2017)年10月發表的論文中指出,在喬治亞首都南方的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中,找到含有葡萄酒殘餘物的大陶罐,陶罐上有著葡萄圖騰的裝飾,且遺址中也發現了葡萄花粉的成分。


考古學家在喬治亞首都南方挖到新石器時代的大陶罐與碎片。編A的大陶罐有著葡萄圖騰的裝飾。圖片來源:PNAN

8000年後的今天,喬治亞仍是個熱愛釀造葡萄酒的國家,當地有500多個葡萄品種,顯示擁有長久的培育葡萄和種植歷史。喬治亞國家博物館館長洛基帕尼澤(David Lordkipanidz)指出:「這個地區的葡萄酒文化具有深厚的歷史根源,今天喬治亞人仍然用類似新石器時代的大罐子來釀製葡萄酒。」

喬治亞的悠久農耕歷史從西元前六世紀的新石器時代就已經開始,考古資料顯示,最早的喬治亞部落已開始馴化小麥、大麥、燕麥、黑麥、穀物、豆類和水果等作物。除了高達500種的葡萄,今天當地還有超過350種穀類作物和100多種的種子和核果果樹、堅果和野莓等。在這個面積只有將近7萬平方公里的國家,如此多樣化的農產和生產模式一直持續到20世紀初。

然而,農業生物多樣性消失和傳統物種的遺傳侵蝕(genetic erosion)問題,在歷經蘇聯統治數十年後開始出現,並且影響了喬治亞農業的永續發展和國家糧食安全。

古老地方品種的消失

非政府組織Elkana生物農業協會執行長喬加澤(Mariam Jorjadze)指出,在蘇聯時代,喬治亞多數家庭和集體農場,都種植引進的新品種作物。中央政府機構甚至為每個農業地區決定一個品種名單,農民無法選擇自己種植的作物,而在地古老的地方品種(landraces註1)僅在當地農業研究中心中培育。

到了1970年代,當蘇聯政府的財政支持停止後,農業研究中心和其推廣的服務不再繼續,所保存的地方品種也越來越少,使得當地農業生物多樣性的消失變得更為劇烈,農作生產也以外來品種及大量使用農藥的作物為主。

成立於1996年的Elkana致力於喬治亞農業生物多樣性的保育,他們希望藉由促進有機農業的永續發展和增加農村人口的自立能力,來改善當地社會經濟狀況及環境保護。

Elkana協會自2004年開始,透過全球環境基金(GEF)的資助,推動喬治亞農業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的復甦和保育計畫。「在此之前,地方品種的種子幾乎完全被遺忘了,」喬加澤說,「到了1990年代中期,農民想要種植地方品種作物已經變得不可能,農業研究中心也無力協助農民重新栽種原生作物。」

在地品種對農業永續發展的重要性

農業生物多樣性如果消失,影響的不僅僅是物種和品種的多樣性,還包括農業生態系統、鄉村景觀、微生物、真菌以及用於糧食生產的傳統知識。Elkana協會認為,農業生物多樣性對於滿足人類基本糧食和生計安全至關重要,因此在生物多樣性中佔有獨特的地位。


喬治亞農民復育當地的古老農作物。圖片來源: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CC BY-NC-ND 2.0)

在此復育計畫下,該協會建立了一個種子繁殖系統,鼓勵當地農民播種在地地方品種。到了2009年,已有28個地方品種及其變種重新生產供農民自用,以及七個地方品種作為商業販售(占所有地方品種的13%)。

到了2010年計劃結束時,有189個家庭開始種植地方品種,其中八成以上的家庭表示,自家農場的豆科植物多樣性增加,家庭飲食也較多樣化且營養價值提高了。

推廣種植在地品種對農業永續發展至關重要,因為地方品種的特點是,對當地氣候條件具有高度的適應性,並且往往有較佳的抗病性。

Elkana協助農民找回的地方品種,對於高加索地區的乾旱、蟲害和酷寒冬季更有抵抗力,當地農民和農民合作社在參與計畫後,藉由販售在地品種農產品和種子獲得更高的收入。另外,他們復育的六種本地豆類作物,也開始在當地零售市場銷售,和一般進口的普通豆相比,價格高出了10%,且銷售量每年都以倍速成長。

這樣的推動復育機制,直接在農場上保護喬治亞的農業生物多樣性,不使用農藥和化肥的耕種方式,也讓農民收入增加,既能避免環境污染,也為農民提供有機的市場。

與農民合作 就地復育農業生物多樣性

與Elkana合作復育在地品種作物的農民協會Farezi,擁有254個成員,其會長哥格拉澤(Murad Gogoladze)對於新栽種的古老豆科作物「馬豆」相當滿意,他說,「馬豆以前是喬治亞人常吃的豆類,後來才改吃歐美引進的扁豆。馬豆的產量大且富含營養,看看它們粗大的根部,對於固氮、讓土壤肥沃很有幫助!」

2011年,Elkana也推動喬治亞可能滅絕家畜的保護和永續利用計畫,就地保護當地動物品種,並為有興趣的農民進行繁殖技術和畜養指導,在其示範農場裡,畜養包括喬治亞山地牛、山羊、豬、雞等在地品種動物。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在復育喬治亞農業生物多樣性計畫的評估報告中指出,這項計畫的成功,根基於Elkana協會與在地農民合作,並參與了農民協會的成立,讓其中的農民一起為地方品種的復育而努力。Elkana的示範農場也是最佳推廣場域,每年持續種植這些品種作物並將種子分送給農民,成為在地品種的活種子庫。

UNDP強調,在推動農業生物多樣性的復育和保護時,在地品種和其野生親緣的保護,以及對於當地農民生計有益的永續利用,是三個相互依存的重要元素。

註1:指經過傳統農業方法改良的當地栽培品種或動物品種。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參考資料

更完整的愛知目標介紹、更深入的國內外實踐案例故事,全都收錄在《上課了!生物多樣性(5):愛知目標全球行動》,加入捐款支持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定期定額捐款500元(含以上),就可獲得一本哦!
※ 讀好書、支持環境行動:http://bit.ly/2JzBSn6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