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14日將舉行第328次環評大會,其中將對目前以通過、重作環評兩案並陳的「深澳燃煤電廠」擴建案作出最後決定,12日環團召開記者會再次呼籲環署到時就直接退回此案。他們批判此案不但製造空污、破壞當地景觀與生態,更重要的是,最快2025年上線的期程,顯示深澳電廠其實也無助於近2、3年的供電危機,只是徒增未來北北基居民面臨空污問題。
深澳燃煤電廠1960年啟用,當時不但是台灣首座大型發電廠,也曾經是台灣發電量最大的發電廠,在2007年除役。原址原本計畫整建成超臨界壓力燃煤機組,也已通過環評,不過由於遭到基隆蕃仔澳當地漁民強力反對,深澳岬角卸煤專用碼頭的興建停擺中,至今電廠也尚未展開更新。台電因此在2017年提出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受審。
面對過去台電以「不蓋會缺電」的說詞堅持擴建深澳燃煤電廠,環團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則提出估算,反駁說,即便2025年沒有深澳燃煤電廠,台灣也不可能缺電。而擴建深澳電廠的1000億,應該拿來改善電網調度、儲能設備、能源效率,因應綠電佔比提高後需要更好調度的狀況。「1000億拿來蓋電廠並不是好投資」洪申翰提醒。
洪申翰引台大風險中心所進行的模擬推估,指出不管尖峰負載成長力將有1.2%或是0.69%,也微調了近期政策可能變動的情境,包括第三接收站無法完成、麥寮電廠提前除役、離岸風電裝置目標量從3GW增為5.5GW等,都顯示不管有沒有深澳電廠,2025年後備用容量率都穩定維持在15%以上。
洪申翰強調,他們之所以沒有推估2024年之前,是因為即便深澳電廠如計畫執行,最快也是2025年以後才會上路,但是會供電吃緊的是近2、3年等待綠能上路的時間,深澳電廠是否興建其實無關這波危機。
目前台灣燃煤佔比為45.4%,政府計畫2025減煤至30%,但深澳電廠若如計畫上路,將在2026年增加500MW,因此環團質疑,此舉豈不等同讓減煤的規劃大開倒車。綠色和平專案主任蔡佩芸指出,深澳電廠的興建也將抵觸環保署與經濟部對溫室氣體管制的目標。
蔡佩芸表示,不但台灣自己將減少燃煤電廠的佔比,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也推估,若要全球升溫控制2˚C以內,全球的燃煤電廠必須在2050年前淘汰。蔡佩芸更強調,雖然台電聲稱高效率燃煤機組就能減少碳排,但實際比較不同發電方式的排碳強度,即便是目前最好的超超臨界燃煤機組,碳排比燃氣多1.7倍、再生能源19倍以上。
北北基PM2.5將日增1.933微克 新北市府重申將停發生煤許可
主婦聯盟周于萱指出,深澳電廠的興建將會影響北北基的生活品質,當冬季吹起東北季風,依序從九份金山、台北盆地、新北市板橋永和、甚至基隆都會蒙受空污,然而目前絕大多數的北北基居民都並不知道,若是深澳電廠擴建未來2、30年將要面對空污問題。
「深澳電廠將讓新北市這幾年的努力化為烏有!」新北市環保局簡任技正孫忠偉也到場呼應民間訴求,要求環署退回此案。孫忠偉強調,新北市拒絕台電將燃煤發電作為唯一的選項,應優先選擇乾淨或綠色能源,更重申新北市府今年1月已經宣布將停發生煤許可,不該由中央帶頭打破,這樣新北市未來如何繼續輔導工業及瀝青業對燃煤鍋爐進行改善與汰換?
孫忠偉憂心,新北市近幾年PM2.5濃度已經持續下降,年平均濃度從2013年的24.6微克/立方公尺,降至106年的17.1微克,但深澳電廠擴建後,依照台電自行評估,新北市的PM2.5日將平均增量1.933微克。
除空污問題,生態學者梁珆碩也指出,深澳電廠擴建卸煤港、防波堤的計畫,將會衝擊當地的生態與景觀。深澳灣內豐富的海藻床受到影響後,連帶的魚苗成長、覓食的場所、近海魚類的避難所,包括珊瑚礁等水下生態系都受衝擊,石花菜等經濟藻類也將失去生育地。再者,從九份看出去的海景,也將遭防波堤給破壞了。梁珆碩認為,當地還有如象鼻岩、海蝕崖、單面山等豐富獨特的地質地景,又有豐富的海洋生態,原本足以發展生態遊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