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本土酸藤誤認為入侵種小花蔓澤蘭,專家呼籲以花色鑑別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別把本土酸藤誤認為入侵種小花蔓澤蘭,專家呼籲以花色鑑別

2018年07月02日
轉載自農傳媒;文:洪嘉鎂;圖片提供:新北市政府農業局

外來種小花蔓澤蘭入侵,因繁殖力強,會大面積覆蓋樹幹使大樹枯萎,嚴重影響國內植物生態。最近林務單位或縣市政府常接到民眾通報發現小花蔓澤蘭,相關人員到現場才發現是酸藤。特有生物中心副研究員黃士元表示,民眾可以從花期與花色區分植物,這個時間點的開出粉色小花蔓藤植物大多是酸藤,小花蔓澤蘭花期約從10月開始,為黃白色小花。

小花蔓澤蘭入侵

大約在30多年前,被列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小花蔓澤蘭進入台灣,由於生長速度極快、會攀爬、覆蓋在其他植物上造成死亡,因此有綠癌之稱。

小花蔓澤蘭(Mikania micrantha)屬於菊科蔓澤蘭屬物種,屬於中南美洲的原生植物,每年花期大約從10月份開始到隔年1月,繁殖能力強,可無性生殖,每平方公尺的種子數量約為17萬粒,葉片呈三角狀卵型,呈連續大面積覆蓋,使大樹失去與陽光接觸的空間,進而無法行使光合作用,終以枯萎作結。

遭小花蔓澤蘭覆蓋入侵的樹林,有如被一塊綠色地毯覆蓋,無法辨認出原本生長的植物。圖片來源:新北市農業局。
遭小花蔓澤蘭覆蓋入侵的樹林,有如被一塊綠色地毯覆蓋,無法辨認出原本生長的植物。

黃士元指出,小花蔓澤蘭種子數量多,加上種子具有冠毛,很容易隨風飄散到其他地方,最早在南部發現,由於國內有原生的蔓澤蘭,長相極為相似,所以沒有被注意到,早期小花蔓澤蘭的危害面積全台至少有4萬公頃以上,經過清除後,全台面積還有6、7000公頃。

酸藤為台灣原生種植物

台灣生態豐富,擁有相當多原生植物及特有生物,每年從4月到7月中,很容易在山區發現攀附在樹木上開著粉色花或紅花的酸藤,由於大面積纏繞在樹冠上,常被民眾誤認為外來種小花蔓澤蘭。

酸藤(Ecdysanthera rosea)屬於夾竹桃科酸藤屬物種,分布地區從印度、蘇門答臘、台灣等多國都能看見,一般來說酸藤大多生長在低海拔山麓森林或荒地裡,每年4月到6月,開出粉紅色或紅色小花,花序為聚繖狀圓錐花序,為一種混合類型的花序,以聚繖作為小單位排列,大單位則以圓錐花序排列而成。葉片呈現橢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形,以纏繞的方式來進行攀爬,常形成大藤本纏繞樹冠上,但不影響大樹行光合作用。

酸藤開花時可以看到明顯粉紅色,但不會像小花蔓澤蘭一樣全面覆蓋。圖片來源:新北市農業局。
酸藤開花時可以看到明顯粉紅色,但不會像小花蔓澤蘭一樣全面覆蓋。

黃士元指出,酸藤具有微毒性植物,過去有人會將酸藤作為青草藥使用,酸藤會圍繞著樹木攀爬生長,但有些小昆蟲、細菌、疾病等天敵都能控制酸藤的生長情形,不像小花蔓澤蘭在台灣沒有什麼天敵可以抑制蔓延。

新北市政府農業局指出,酸藤會攀附樹木,但不會造成死亡,如果有看到樹木死亡而上面攀附著酸藤,大多數原因可能是樹木本身就已經生病。

如何分辨酸藤與小花蔓澤蘭?

近期新北市山區出現藤蔓開紅花,環繞整個樹冠層,好像山林披上粉紅色的新娘紗,有民眾誤認為是外來入侵植物「小花蔓澤蘭」在山區擴散蔓延,後來確認這些覆蓋在樹冠層上的植物為山區常見的酸藤。

由於小花蔓澤蘭入侵情形嚴重,新北市政府農業局表示,民眾有警覺小花蔓澤蘭會影響到本土植物,只要看到攀爬到樹上的植物都會注意,是否有可能是小花蔓澤蘭,目前積極防治下,新北市的小花蔓澤蘭數量已經不到10公頃。

對於民眾來說,到底要如何分辨酸藤與小花蔓澤蘭呢?黃士元表示,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花期及花色進行區分,酸藤花期在5月到6月間,會開出粉色或紅色小花,而小花蔓澤蘭花期約在10月到11月,會開出一大片的黃白色小花。

另外也可從葉子判斷物種但難度較高,小花蔓澤蘭葉片呈三角狀卵形,自基部延伸出3至5條主脈,邊緣具有數個粗齒或淺波狀圓鋸齒,葉柄2-8公分;而酸藤的葉片為橢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形,邊緣光滑無缺口,葉面濃綠有光澤,背面為綠白色,葉柄、中肋及側脈均略帶紫紅,葉片帶有酸味,葉柄長約 0.5~1 公分。

製圖:農傳媒。

民眾如果有發現小花蔓澤蘭,可直接向所在地縣市政府及林務單位通報,防止外來種植物面積擴大。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農傳媒》,不適用CC共創授權條款。 

作者

農傳媒

農傳媒是由財團法人豐年社所成立,以「與農共聲、與食俱進、與環境共享」為宗旨,關注農業各個面向的專業網路資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