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態管家到生態親裔 | 環境資訊中心

從生態管家到生態親裔

2018年05月08日
作者:陳慈美

鷹雀飛翔, 展開翅膀,一直向南飛---

大鷹上騰, 在高處搭窩---

約伯記39章26-27節

 

在台灣公共政策的辯論中,一般人會避開倫理面向的討論,因為被認為是不實際。很少有人體認到:正因為由於擁有共同的價值觀,人類才得以建立彼此間的信任和互為生命共同體(社群)的認知,因而使國與國或人和人之間能夠相互合作。

同樣地,在探討全球緊急的種種問題時,倫理通常也不會是第一個被考慮的方面。例如,氣候變遷的問題,往往圍繞在以下幾個爭論:

  1. 政治問題:政府是為了保護即刻的國家利益而展開協商(事實上,這是對政府的合法要求)。

  2. 經濟問題:政府試圖保護自己國家當前和未來的生產力與競爭力(同樣地,誰不希望自己的政府這麼做?)

  3. 科技問題:科學家、企業家與政府都希望以科技的方法,尋求低碳消耗的能源利用。

然而,環境議題不可能只以科技、經濟、政治的面向去處理,生態、文化、靈性的融入,才能讓我們有較為整全的視野,也因此,環境保護和生態保育的工作,基督徒不能置身其外!

文蘭溪牧師(Rev. & Dr. Nancy Victorian-Vangerud)指出:在創造論裡,世界不只是創造主所喜愛的「作品」(work),也是上帝的居所。上帝藉著他的靈,與萬物有「共同的氣息」(shared breath),使得人與上帝、與其他生命體之間因此擁有「親屬般的親密關係」,上帝更以「體恤的看顧和委身」,與受造界建立關係。

所以,當我們用「生態管家」(ecological stewardship)表達人類與整個地球生命共同體之間的關係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強調人類與其他生命之間有「生態親裔」(ecological kinship)的關係。

如果生態環境的問題是人類靈性問題的外在表現,面對海洋、土地與人群的苦難,邀請所有基督徒一起作這樣的決志:

我們決志成為忠心的管家,積極參看顧大地的事工。

我們決志跟隨主的腳蹤,行公義、好憐憫,醫治受傷的人群和大地。

我們決志與聖靈同工,以謙卑的心與祂同行,使萬物更新,回復受造界的完整。

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