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步履是否太過匆匆?
竟然錯過春天開始綻放的第一朵小花。
我們的旅程又是否太過汲汲?
當我們瞥見象徵生命盟約的小花
在寒冬尾聲的狂風肆虐下依然堅定地展現它的美麗時,
卻未曾駐足片刻安靜觀賞。
羅斯頓摘自「逾越節花」(The Pasqueflower)
嚮往高山的哲學家
於1932年出生在美國維吉尼亞州強普山(Jump Mountain)俯視下的村莊裡,一直到現今住在科羅拉多州居家附近高達14,000呎的隆氏峰(Long’s Peak)山腳下,羅斯頓教授(Dr. Holmes Rolston, III)一生嚮往著高山的雄偉超越,他說,高山能夠引導我們仰望比天空更高的境界。
承繼其祖父羅斯頓一世、父親羅斯頓二世,他是美國長老教會第三代牧師。去年,過七十歲生日的時候,他買了一個預備將來與先人一起安眠在家族墓園時要用的墓碑,上面刻著「一位走向野地的哲學家」(A philosopher gone wild),第二天,他再次攀登家鄉附近的強普山,証明自己依然「一息尚存」。
探索大自然的神學家
1953年畢業於北卡羅萊納戴維森學院,得到物理和數學學士學位,他回憶當時的心情說:「物理學是大自然的基礎科學,我深刻地被那些探討微小粒子和浩瀚天體的物理哲學家(phisicist-philosophers)所吸引,他們教導我這世界是怎麼構成的。」
之後,他進入李奇蒙德的協合神學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 in Richmond)繼續進修,因為:「我認為學習形上學(metaphysics)可以補充我所學過的物理學(physics)。大自然其實就是受造物(creation),因此,我必須學習更加認識造物主(Creator)。」1956年與珍.威爾森女士(Jane Wilson)結婚,育有二名子女。
他又前往蘇格蘭愛丁堡大學,受教於名師托倫斯(T. F. Torrance)門下,並於1958年得到神學與宗教研究博士學位。然後,回美國維吉尼亞州擔任瓦那革羅長老教會(Walnut Grove Presbyterian Church)牧師直到1967年。
個人心願與全球議題結合
他延續對大自然探討的初衷,又在1968年獲得匹茲堡大學科學哲學(philosophy of science)碩士學位,然後受聘於科羅拉多大學哲學系至今,並於1992年獲傑出教授殊榮(University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at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羅斯頓教授的學術專長,是在探討「科學與宗教」(science and religion)交織互動中的最核心議題,特別是在「生態系與倫理學」(ecosystems and ethics)方面的論述更是貢獻卓著。他心存感恩地指出:「我真是非常幸運,能夠在我有生之年,看到個人探索大自然的心願,已經變成全球共同關注的議題,現代人非常渴望知道人類在地球上的地位究竟是什麼。」
自然之道即十架之路
他進入學術領域最重要的轉捩點在1975年於<倫理學>(Ethics)期刊上發表「有生態倫理這回事嗎?」(Is There an Ecological Ethic? )這篇論文。從此,環境倫理這新的學科就無法與他的名字分開,因此,他被稱為「環境倫理學之父」。
他的倫理學基礎,是建立在一個非常堅定的信念之上:「大自然不只須要被尊敬,更是須要被當成一份神聖的恩賜來尊崇。」(Nature is not only to be respected but to be reverenced as a sacred gift.)在他非常有名的論文「逾越節花」(The Pasqueflower)中,他已經以宗教義涵來刻劃這種生命力非常堅韌,屬於美國西部的小野花。
後來,他又更進一步深化這個象徵,沉思「生命恆常在死亡當中延續不絕」(life persisting in the midst of its perpetual perishing)這種自然現象,就好像生命渡過嚴冬的死寂之後,必會在燦爛的春天再生一般。因此,他相信「自然之道即十架之路。」
參與學術團體並榮獲大獎
羅斯頓教授不論在學術論述的開創、學術期刊的創辦、學會的創立及長期投入、專書的著作及論文的發表等均極豐厚紮實。例如:1979年,與另一位哲學教授共同創辦<環境倫理>(Environmental Ethics)期刊;擔任國際環境倫理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Ethics)通訊總編輯至今;在探討宗教與科學最重要的期刊Zygon擔任編輯委員超過20年之久等等。
2003年5月7日,羅斯頓教授於英國白金漢宮接受象徵宗教領域最高成就的天普力登獎(The Templeton Prize for Progress Toward Research or Discoveries about Spiritual Realities)。這個大獎自1973年開始,每年頒發給對宗教信仰與靈性事工具特殊貢獻的人士,如葛理翰牧師、蘇聯作家索忍尼金、德蕾莎修女等人都曾經得到這個大獎,由此可見教授在宗教界和學術界都擁有極為崇高的地位。他在愛丁堡的指導老師托倫斯教授亦於1978年榮獲該獎項。
台灣社會陌生的著作
羅斯頓教授的著作之一《環境倫理學──對自然界的義務與自然界的價值》(Environmental Ethics – Duties to and Values in The Natural World, 1988)(羅斯頓著,王瑞香譯,國立編譯館出版1996)雖然在台灣已出版有七年之久,可惜,由於「環境倫理」一直不是我們社會所關心的領域,因此,本書也一直尚未受到重視。
另外,他的著作:《哲學走向野性》(Philosophy Gone Wild, 1986)、《科學與宗教》(Science and Religion, 1987)、《保存自然價值》(Conserving Natural Value, 1994)、《基因、起源、上帝》(Genes, Genesis and God, 1999)…等書在台灣都尚未有翻譯。目前,生態關懷者協會正積極促成這些作品在台灣翻譯與出版。
上述1999年出版的《基因、起源、上帝》特別值得在此一提,因為這本書的內容是羅斯頓教授於1997-1998在愛丁堡大學極為重要的「吉福特講座」(The Gifford Lectures)的講學內容。該講座每年邀請「宗教與科學」領域重要的學者前往演講,羅斯頓書中內容主旨在於指出:「宗教與倫理不可能被簡化成生物學的現象。」(The phenomena of religion and ethics cannot be reduced to the phenomena of biology.)挑戰「社會生物學」(Sociobiology)主流將科學、倫理、宗教混為一談的講法。相信這本書的信息內容,是台灣教會界非常須要卻一直還沒有受到重視的課題,我們前面的路還很漫長!
1996年生態關懷者協會前身「生態神學中心」翻譯,地球日出版的《生態公義──對大地反撲的信仰反省》書中第七章「野生動物與荒野地」的作者,就是羅斯頓教授。
我們希望這位環境倫理學界大師的到訪,儘量透過各種管道,將他的作品廣為引介給台灣的民眾,尤其是期待保育團體/社會團體/學術界/宗教團體等,能夠利在「環境倫理」、「生態靈修」、「科學與宗教」、「生態神學」等領域,開創探討、研究、論述、出版的風氣,讓台灣環境運動能夠邁向更深刻、更整全的方向來發展。
原載於《台灣教會公報》2674期2003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