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憐憫、團結、醫治 | 環境資訊中心

看見、憐憫、團結、醫治

全球暖化危機的信仰回應

2007年12月01日
文:陳慈美譯

近代倫理學的注意焦點,

集中在我們能夠影響向善的有限資源,

注意力放在我們自己的能耐,

視自己為一個自主且能夠負責任的主體。

耶穌的方法卻是進入正在受苦的人的困境中。

倫理的主要德性是「憐憫」(一同受苦),

而主要途徑則為「團結」(一同站立),

經由進入苦難、引導通過苦難、

最後通往為萬物而有的豐盛生命──

蒙贖的受造界得著安息的情況。

芮穆森(Larry Rasmussen)

不願面對的真相

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等環境問題的警訊和大災難的威脅,不斷以越來越高的頻率和篇幅,出現在各種媒體。今年奧斯卡金像獎獲得最佳紀錄片和最佳歌曲兩項大獎的影片「不願面對的真相」成為熱門話題、天下雜誌出版《台灣不願面對的真相》專輯、商周出版社全彩印刷《不願面對的真相》紀錄片的中文圖文完整版亦高價上市。

今年年初,科學家預告:「由於全球暖化持續加劇,今年的氣溫將打破以往的記錄。」歐盟執行委員會於元月十日發表能源政策報告時,除呼籲各國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之外,並警告歐洲已經不會再有安全又廉價的能源。因此,研發可再生的替代能源、以生物燃料取代石油、減少對進口能源的仰賴等措施,勢必成為各國政策的嚴峻挑戰。

然而,絕大多數的台灣人仍然不願意面對真相,把經濟成長當成唯一值得追求的價值。

面對低碳時代                  

去年(2006)春天,古巴「探索產油高峰期危機組織」(Exploring the Peak Oil Crisis)發行一部非常發人深省的記錄片:「社區裡無窮的潛力」(The Power of Community--How Cuba Survived Peak Oil),呈現出整個社會集體動員共同面對壓頂而下的多方挑戰的動人故事。

由於古巴在舊蘇聯解體的1990年代便比其他國家更早經歷石油枯竭的困境,他們透過觀念的調整與生活方式的改變,終於走出困境。這部影片的目的,為要使已開發國家能夠在警覺到被石油掌控所產生的惡果時,給他們帶來希望。

影片中,當事人述說自己的故事:如何為了追求獨立自主而獻身、如何克服外在的橫逆困頓、以及如何懷抱著希望並攜手合作。他們指出:「自1989-1993年之間,古巴的經濟,就像自由落體般,急遽衰退,讓古巴重重摔了一跤。」「所有開發中國家的整體遠景是他們有一天可以像美國一樣--事實上,即使美國,以後的美國人也無法再像今日的美國人一樣的消費。」「石油、天然氣、鈾礦--都是有限的,所以,這些全部都會達到高峰期,產油高峰期只是開端而已!」

古巴人深信:由於生活在受到各種天然條件限制的島嶼,因此,使他們產生對自然資源有限性的高度覺醒。他們以下列八大領域全面應對危機:農業、都市菜園、永續作法(Sustainable Practices)、土地配給、教育與健康、交通運輸、住宅、替代能源。整個故事呈現的關鍵概念可以用四個 C 來表達:社區、保育、合作、減量(community, conservation, cooperation and curtailment.)。結論是:與大地合作共融,不是剝削壓榨(Work with the planet, not against it!)。

同樣是島嶼國家的台灣人民,什麼時候才會有這樣的自覺?台灣該怎麼做? 其實,全人類在某種程度上,不也是生活在一個大島嶼──地球──嗎?

永續社會vs.現今社會

隱藏在整個台灣社會無止境追逐物質與財富的假象之下,社會邊緣許多角落卻不斷上演著各種家庭悲劇:婚姻失調、不當管教、經濟壓力、家庭變故、長期失業,父母攜子女一起自殺──。

專家建議:為避免悲劇一再發生,我們要健全通報機制、落實輔導就業、陪伴渡過困境等,也有不少人把這現象歸咎於台灣社會的經濟不景氣。這些建議或分析都有部分道理,但是,我們是否應該透視在這個趨勢底層更根本的問題?

人類學家沙林思(Marshall Sahlins)指出:「貧窮是一種社會狀態,是文明發明出來的。──世界上最原始的人擁有的物質很少,可是,他們並不窮。」現代社會為了追求在經濟上不斷的成長,我們驅逐每一塊土地上的野生動物,種上穀物,養活快速增加的人類,把地球的「生物量」(biomass,每一單位面積內的生物),快速轉變成為「人類量」(human mass)。我們面對的問題,不是現代人類的生活方式「不好」,而是他們以「同樣的方式」生活,事實上,地球無法忍受「所有的人」以貪婪、浪費、污染的方式過活。換句話說,現代主流社會本身就是以經濟掛帥的一個病態社會。

永續發展的先知舒馬赫(E. F. Schumacher)在<經濟學的角色>文中,一針見血的道出經濟掛帥社會的本質:「在時下非難的詞彙中,很少有像『不經濟』這個字所顯露的終結性及定論性。如果一項活動被標示為『不經濟』時,其生存權不僅僅是被質疑,甚至還被完全否定。」他又在<關於發展>文中指出:「現代經濟學越過窮人,而他們才是真正最需要發展的人。--如果沒有成功的區域發展,窮人是毫無指望。」

提昇生態素養

一般人面對龐大無比的環境問題,就如小牧童大衛面對兇惡的大巨人歌利亞一般,看起來毫無勝算。這時候,我們所需要的是堅定的信心和最自然的武器──溪邊的五顆小石頭──1.簡樸生活Simple Life 2.自然農法Natural Agriculture 3.適切科技Appropriate Technology 4.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5.古老智慧Ancient Wisdom。(以上生態小石頭由生態關懷者協會建議)

《探索文明的出路》作者指出:「我們不必打敗手持黑金寶劍和貪婪之矛、身披跨國公司戰甲、並受主流壟斷的媒體守護的大巨人,我們只須改變他的思考方式。」因為「與存在的現實戰鬥絕無法改變事情,先建設一個新模式,這個新模式將讓原來存在的模式黯然失色。」

換句話說,我們不必專注於阻止不好的事發生,而是要致力於如何讓我們企盼的事發生。我們應該積極堅定投身於建立健康文化的視野和願景,扭轉追逐物質與財富的社會風氣,讓大家知道生命中應該追求的終極價值是豐盛的生命,而不是豐厚的家產。

環境教育學者大衛歐爾 David W. Orr)在其著作《生態素養》(Ecological

Literacy)及《心存自然》(Earth in Mind)書中,一再強調:面對今天全球環境危機,我們不能期待以二十世紀的舊思維來應對,我們必須提昇生態素養。他指出:現代人應具備的智能(intelligence)應包含下列四大項目:

1.會分辨“原因”或“結果”(cause / effect)

2.會區別“實作”和“原理”(know how / know why)

3.與周遭人事物和諧(harmoniousness)

4.不違背道德規範(bounds of morality)

時代使命與宣教契機

無論「拯救地球」的口號怎樣響徹雲霄,假使政策不帶頭推動,其他人的努力終是杯水車薪。因此,台灣目前最急迫的需要,就是提昇全民的生態素養,督促政府作出符合生態智能的經濟決策。

學習耶穌的榜樣,以「看見、憐憫」為起點,透過生態教育,「團結」全民面對全球暖化的挑戰,「醫治」發燒的地球──這是教會在全球暖化危機下無法迴避的時代使命與宣教契機!

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

馬太福音9:36

原載於<台灣教會公報>2883期2007年5月28日-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