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不再述說上帝的榮耀
羅馬書1:20告訴我們:「自從造天地以來,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
然而,十八世紀以來,大自然被科學霸佔,諸天不再述說「上帝的榮耀」,而是訴說著「牛頓定律」。有關「大自然」的科學研究,比神學的解釋更有成效。詩人波普(Pope)傳神地描述:「牛頓和牛頓定律在黑暗中隱藏;上帝說,要有牛頓!於是一切都發亮!」
尤其在工業革命席捲全球之後,人口往都市集中,大部分人失去與自然界的直接接觸,以致對於自然界的運作法則十分陌生。這個現象更導致「自然界」在現代神學的議題中被遺漏,於是,在處理生態危機時,現代神學幾乎完全沒有資源可供利用。
人與自然的多重關係失落
人與自然的關係至少包含下列幾個方面:生存的關係/知識的關係/道德的關係/文化的關係/心靈的關係。但是,現代人只把重點放在前兩項,後三者被遺忘而快速失落。
約伯記12:7-9讓我們看到大自然奧祕所引發對上帝的敬畏:「你且問走獸,走獸必指教你。又問空中的飛鳥,飛鳥必告訴你。或與地說話,地必指教你。海中的魚也必向你說明。看這一切,誰不知道是耶和華的手作成的呢?」
列王紀上4:29-33裡,也讓我們看見所羅門王寬廣的知識領域:「上帝賜給所羅門極大的智慧聰明,和廣大的心,如同海沙不可測量。--他講論草木,自利巴嫩的香柏樹,直到牆上長的牛膝草,又講論飛禽走獸,昆蟲水族。」
前東海大學生物系林俊義教授曾經在演講中指出:「生態關懷是一個如何去了解最終真相與生命意義的過程。我們唯有透過生命與自然,才能真正認識上帝。」
反省人與自然的關係
美國歷史學者林懷特(Lynn White, Jr.)在論文<生態危機的歷史根源>(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al Crisis, Science,10,March,1967)中,將生態危機歸罪於基督教傳統中轄制自然的態度,引發西方學術界許多的反省與討論。林俊義教授說:「該文的出現,是環境運動走向深層化的一個轉捩點。」
環境倫理史學者納許(Roderick F. Nash)指出:「林懷特不是要摧毀基督教,而是期待教會的改革。他的歷史知識使他相信:『信仰所帶出的價值觀是文化及社會改革的原動力』。他真正的用意是要我們知道,既然環境問題的根源來自信仰中的觀念,因此,若要真正解決環境問題,一定要從信仰觀念的反省入手。」
經濟不公義與生態困境
生態神學家芮穆森(Larry Rasmussen)認為:「所有拯救地球的努力,都必須以側耳聆聽人類的哭泣和大地的呻吟作為起點。」
全球天然災害的威力與破壞力正持續擴大,劇烈潮汐與天氣變化造成的損害日益嚴重,未來一世紀是人類對抗全球氣候暖化衝擊與環境污染的關鍵時刻。
耶利米書9:10中,先知耶利米對我們發出警告:「我要為山嶺哭泣悲哀,為曠野的草場揚聲哀號。」以西結先知則指出經濟不公義與生態危機的關聯:「你們這些肥壯的羊,在美好的草場吃草,還以為小事嗎?剩下的草,你們竟用蹄踐踏了。你們喝清水,剩下的水,你們竟用蹄攬混了。」(以西結書34:18)
今天,教會裡是不是有太多又肥又壯的羊?
神學工作者的感觸與激情
關於傳福音,馬丁路德有個重要的洞見:「如果你多方的傳福音,但絕口不談特別屬於你那時代的問題,那麼,你便完全沒有傳揚福音。」
福音派護教大師薛華(Francis Schaeffer)於一九七○年代出版《污染與人的死亡──基督教的生態觀》時也強調:「當教會錯過搶救地球的機會時,我們同時也錯失向二十世紀的人傳福音的機會,而這也正是教會在我們這世代裡顯得無足輕重、軟弱無能的主要原因。」這句話在廿一世紀仍然適用。
香港神學家余達心牧師對神學工作的期許是:「神學不是建構意識形態的遊戲,也不是建構圓教體系的文化工程。神學的視野與動力,乃在人陷溺的痛苦。神學工作者一定要對人的失喪、文化的墮陷、生活的困境,有所感觸,甚至有激情,才能發揮其積極功效。」
生態危機源自人的失喪與文化的墮陷,結出的惡果造成現代人生活的困境,我們的神學還欠缺什麼應該很清楚了!
將自然與恩典結合的靈性
生態學所理解的生命是呈網絡(web)關係的,在生命網絡中,每一個生存
的個體都相互依存。這樣,我們的生命將比我們想像的大,但也比我們想像的小。大,因為藉著參與,我可以進入他者(如樹木、小鳥、魚類)的生命,如是,個別生命的界限便消失了;小,因為再也沒有一個高高在上者可以宰制別人,掌控其他存有。
環境倫理學之父羅斯頓(Holmes Rolston, III)視地球為應許之地:「假如有所謂的聖地,或是所謂的應許之地,那必定就是這顆充滿生之希望的地球。」也指出自然與恩典要結合:「在全球相互依存、環境彼此影響的時代,人類的靈性必須要以一種全新的洞見和深度,將自然與恩典結合在一起。」
生態靈修與簡樸生活
靈修是人在心「靈」上的「修」煉工夫,以達到人存在於世上的終極嚮往與生命歸宿。因為,人是個「靈」,他的生命境界未可限量,不是無限(infinite)卻是未被限定(indefinite)。換言之,人如果依照一定的蹊徑,充分發展他自己,就可以走出局限,達到生命存在的終極境界。
生態靈修必須注意三件事:自我生命的短暫,萬物的相互依存,在關係中個
人內在的價值。這種靈修是在與萬物並存中與神來往,體驗與萬物共存之樂。這種靈修也是身體性的,它既不是用「言說」的,也不是用「觀想」的,而是用「生活」的。因此,生態靈修必須過簡樸的生活,完成內在的轉化(metanoia悔改),而且是從自己開始。
簡樸真諦
簡樸不是簡陋、隨便,它是精緻的、用心的。
簡樸不是刻苦、節儉,它是溫馨的、豐富的。
簡樸不是寒酸、吝嗇,它是充滿生趣與創意的。
簡樸不是排斥物質享受,而是能
擺脫商業廣告的迷惑,尋求適切的消費方式。
簡樸不是消極的逃避時代趨勢,而是能
分辨真正的價值為何,主動選擇高品質的生活。
簡樸不是標新立異的新潮流,而是要
重尋惜福愛物的美德,重享已失落的生活藝術。
簡樸不是因為我們的經濟能力不允許,只是因為
地球早已不勝負荷,我們不應該再透支後代子孫將賴以為生的天然資源。
簡樸不是要塑造忍辱負重的偉大形像,只是願意
為傷痕累累的大地,盡上一點作為地球居民所當盡的基本道義。
簡樸不只是一種抗衡文化,主耶穌為我們立下簡樸的最佳榜樣,
教會歷史中也留下豐富的典範與著作。
簡樸的意思是:當所有的概念都給人攪亂了、歪曲了、倒置了時,
我們的眼睛專一注視上帝純全的真理。
從「看見」和「憐憫」開始
馬太福音9:35-38記載耶穌在世上的工作內涵,包括教導、傳福音、醫治:「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於是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
兩千年後的今天,人類依然是「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教會界缺少的正是「看見」和「憐憫」!
原載於<台灣教會公報>2840期2006年7月31日-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