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環境主日的說明 | 環境資訊中心

設立環境主日的說明

2007年12月01日
文:陳慈美譯

今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決定設立每年六月的第一主日為「環境主日」,來關心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及推動各教會落實環保事工,盼大眾能認識此事工的急迫性和必要性。

一九九二年六月5~16日聯合國首次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人類環境會議」,發表「人類環境宣言」並定六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註1),喚醒全球所有人共同關心環境衰變的問題,有113個國家代表及超過400個環保團體參與。一九九二年六月3~14日聯合國再次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地球高峰會議」,有76個國家的政府代表及近千個民間組織(NGOs)參與,環境問題儼然已成為全球重要的政治議題。

台灣的環境運動萌芽於一九七○年中期,由關心生態與環境的知識份子扮演傳播觀念的角色。之後,由於污染事件層出不窮,以及台灣本土民主運動興起和解除戒嚴等因素配合,使得環境運動在此時期快速成長,一九八七年「新環境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等重要環保團體先後成立,中央政府亦於同年設置「行政院環保署」,隨後各級地方政府也設置環保單位。以結合運動幹部為主的「台灣綠色和平組織」也在一九八八年初成立。一九九○年前後為學生運動興盛時期,許多青年學生成為環保運動的生力軍。一九九二年底立委全面改選,環保團體除繼續群眾運動的路線外,亦加重立法院的遊說工作。由於一九九二年底犀牛角事件引發國際環保;團體的制裁,以及一九九四年美國引用培利法案對台灣進行貿易制裁,保育議題開始倍受關注。然而,我們所體會到的,卻是「環境痛苦指數」逐年上昇的事實,使得許多人對這塊土地越來越失望、不滿、無奈。

面對現實環境的困局,教會宣稱「耶穌是現代人的『希望』」究竟有怎樣的內涵?這項挑戰對於強調認同台灣、愛惜鄉土的長老教會而言,更是責無旁貸的福音使命。為回應這項挑戰,總會教會與社會委員會於去年設立「環保事工組」,積極推動全台教會落實生態關懷的事工,並由總會第44屆年會決議通過,定每年六月第一個主日為「環境主日」,以配合「世界環境日」之推展(註2)。由於今年「環境主日」為第一屆,「環保事工組」同工首先編寫提供各教會開始從事關懷生態環境事工的參考手冊,以普遍傳遞異象。希望我們起步之後能夠持續推廣,將「心靈重建」的福音使命與「環境再造」的社會需求結合,以信仰的指引與實際的行動來達成「光照台灣」的目標。

主耶穌傳道時「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我們願學習主所立的榜樣,先「走遍」、「看見」、「憐憫」,然後「教育」、「宣講」、「醫治」。(馬太福音九章35~36節)生態神學家芮慕森也指出:「所有拯救地球的努力,都必須以側耳聆聽人類的哭泣和大地的呻吟作為起點。」生態困境不但是自然環境的衰敗問題,它更是現代人痛苦的根源,祈求上帝使用我們來從事更新和醫治的工作。

讓我們在這事工開始推動之初,向永生上帝禱告:「願你堅立我們手所作的工,我們手所作的工,願你堅立。」(詩篇九十篇17節)

【註1】另一與環境有關的重要節日「地球日」乃於一九七○年四月20日由美國一群學生所發起,呼籲人類共同重視地球的環境,在一年中選一天作為「地球日」。此項國際最大的環保運動,由林俊義教授(現任台北市環保局長)引進台灣。一九九○年四月22日,全世界有40個國家參加了「地球日/一九九○」的活動,台灣也有代表出席參與此國際盛會。此後,地球日便定於每年的四月22日。

【註2】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慶祝宣教一三○週年之際,舉辦「重建台灣人的心靈」五個系列研討會,將「生態環保」列入重要研討議題。一九九六年六月17~18日,總會於花蓮芥菜種會主牧安養中心,舉辦了「生態環保」研討會。

二○○○年福音運動推行中心委員會,於第43屆第二次委員會暨宣教大會籌備會聯席座談會,議請總會教會與社會委員會研議辦理有關設立「生態環境保護事工組」之事宜。教會與社會委員會終於在第43屆第四次常務委員會決議設立「生態環境保護事工組」,並請許承道(召集人)、黃智鴻、陳慈美、林益仁、張子見、周恬弘、尤哈尼等人為組員,且於第44屆總會通常年會無異議通過設立「環境主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