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於「公共參與」的里山好生活:搭建跨域平台 權益關係人一起來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紮根於「公共參與」的里山好生活:搭建跨域平台 權益關係人一起來

2018年08月09日
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廖靜蕙花蓮報導

國內第一個為里山倡議搭建的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森-川-里-海」多元權益關係人參與平台,延伸過去兩年來整合的議題,上周四(2日)召開今年第1次大平台會議,40多項事務井然有序分工進行,會議中也安排討論議題,讓好不容易聚集的多元權益關係人得以充分討論。

多元權益關係人協同經營是里山倡議中重要的概念,代表里山事務牽涉許多繁複的議題,必須妥善面對,有別於過去由公部門由上而下的政策決定,而是走進社區和居住、利用或管理里山的相關人士共同討論決定。


花蓮豐濱新社村森川里海多元權益關係人平台會議後合照。攝影:廖靜蕙

搭建跨域平台訴說權益關係人意見

這一年來,多元權益關係人跨域夥伴關係的概念逐漸受到重視。由於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和林務局將新社村經驗加以擴展,有些地區例如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在宜蘭頭城更新里、羅東林區管理處在宜蘭雙連埤、花蓮林區管理處在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也開始搭建類似的跨域協同經營平台解決共同事務。

此次會議,即有來自宜蘭頭城更新里的夥伴前來觀摩。並由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李光中說明平台會議的基本運作機制。

目前新社村的平台會議的運作分為大平台會議,以及核心工作小組會議(簡稱為小平台會議)。小平台每兩個月開一次,大平台則為半年一次。

大平台會議的討論事項除了幕僚單位半年來工作進度簡略說明外,也將重要工作進度提出說明、協商。小平台會議的討論則不同,討論議案由在地部落提出優先要解決事項,通常都是與產業、生活和環境具體事項。

以新社村為例,核心工作小組會議的核心成員,是噶瑪蘭新社部落和阿美族復興(dipit)部落、農委會農改場、水保(分)局、農糧(分)署以及林務局(林管處)四個公部門以及東華大學;大平台會議則涵蓋其他機關和團體,包括縣政府、鄉公所、國小、風管處、漁業署、水利署、民間團體、農會和綠色企業等單位,讓相關的人都能參與地方事務。

此次開會提供的行動計畫總表,是去(2017)年初,以2~3個月,幾個主要部門首長,帶著幕僚人員,到兩個部落輪流開會,將工作事項分門別類,分類依據主要以國際里山倡議三摺法中的五個面向為主,每項工作分短中長期以及主辦、協力單位,而這些結果都是與在地居民一起討論、決定。

李光中指出,這與公部門召開會議、需遠道至公部門開會,或是只派代表來,凡事都需請示意義極為不同,這種跨域平台的搭建,是為了因應社區或部落的生產、生活和生態問題,需要上下游整體規劃加上多元權益關係人協同經營才能解決,有別於過去、是不同的嘗試。

從會議過程中,也可檢視過去完成哪些工作、遇到甚麼問題,有哪些需要討論。

值得一提的是,與平台會議平行進行的還有東華大學在部落進行的地景回復力指標評估會議,針對國際里山倡議秘書處發展的20個指標,透過在地工作坊邀請部落居民討論和評估,再將居民的建議帶到平台會議修正行動計畫的工作項目,或成為議案討論對策。


花蓮豐濱新社村森川里海多元權益關係人平台會議現場。攝影:廖靜蕙

溪流生態部落意見先整合

此次會議由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代理場長蔡宜峯主持,會議一開始,即聚焦於族人關切的溪流問題。

一開始由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育樂課長紀有亭說明,近期林管處委託進行的部落溪流生態調查近況,考慮結合護溪來保護資源。但顧及護溪可能影響族人傳統祭儀的使用,以及限制外來遊客採捕魚蝦。另外,新社部落沿海進行珊瑚礁體檢中發現,周邊海岸為了減緩侵蝕,佈滿各種海堤,卻影響部落進出使用海域,因此提出上述事項共同討論。

林管處委託調查的洄瀾風生態有限公司負責人吳昌鴻說,2016年開始在新社村進行溪流調查,當時河川幾乎沒有魚只有蝦類,而且是其他溪流的千萬倍,追溯原因是河口海堤使得濾食性生物無法上溯,,其他河口都是直接流入海。過去為了保護居民做了很多人為設施,調整了溪流的生態,以至於新社部落過去在河口撈「pulow」的習俗,隨著生態地景的改變而消失,建議與復興部落共同研議溪流管制。

花蓮林管處長楊瑞芬補充,里山倡議強調明智使用,但須於不破壞棲地的條件下。遊客行為可能影響棲地,讓好不容易調查出來的物種,因棲地破壞而受影響。

復興部落耆老王明源也說,從小在這裡,溪流沿途是生物最豐富之處,水泥化使得生物凋零。鄉公所雖然協助豎立公告,但標語沒有載明相關規定。他希望能組成社區巡守隊護溪,對空氣和水質都有好處。

噶瑪蘭族新社部落宮莉筠解釋,有些族人會捕撈「蝦米」,進一步了解,可能是族人回部落,發展農業、餐飲、漁業都不順暢,因此當有些季節,有人來收購小魚蝦時,就視為打零工、賺錢。

「有時候族人只是不知道可以怎麼做。」大海、山林都是部落冰箱的概念,也是文化傳承,他跟族人討論過,也許朝養殖或其他產業發展,會比賣給中間商來得好。

封溪護魚會有不同階段的目標,他認為要參酌在地居民共同使用的模式。他舉近來聘僱族人固定砍草,在農業上一起合作,未來在漁業上也能一起合作,讓這個平台可以慢慢擴及可以協同的人,部落未來自治才有執行力量。

「封溪護魚是依據《漁業法》,若部落有共識,鄉公所協助提報,程序縣府協助輔導。」花蓮縣政府農業處漁牧科長黃耀興解釋,漁業法的規範是禁止在區域範圍內採捕,無法禁止遊客進入。必須找其他法源規範。

封溪的時間,以兩年為單位,但可以再延。行政院東區聯合辦事中心副執行長李旭寧表示,以原住民自治的觀念,這裡的秩序和管理,還包括慣習,只要部落族人能遵守就夠了,不一定都要靠法律規範。執行能力的培養,當保育有成果之後,再考慮利用層面。


新社空拍照片。花蓮農改場提供

跨域平台共同檢視地景海景活化保全的需求

溪流、海洋資源的使用是里山倡議地景、海景保全活用重要的課題。李光中表示,「活用是指以可持續的方式利用環境資源,保全是指維護海域和陸域多元生態系的健康運作和連結功能。」封溪護魚雖未禁止民眾進入,只限制採捕,一開始在地居民或許會支持這項政策,過了一兩年後發現連在地居民都不能使用。

他舉兩年前在馬來西亞沙巴參加亞洲區IPSI(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會議,參觀當地溪流資源利用的傳統「Tagal」慣習,以限制某些河段在某些期間的利用。如今他們將溪流分為三個等級,通常上游是紅色代表要保護不能使用;中游是綠色通常在社區周圍,社區居民有權管理利用並結合生態旅遊體驗,以社區為資源經營主體;下游是藍色代表沒有特別規範。

「台灣法規似乎保護有餘,卻得不到在地居民的支持。」李光中認為,法規若無法賦予在地居民利用和維護溪流資源的權益和責任,是無法普遍推行的。如何讓社區自主、活用海洋和溪流資源,希望成為今年重要的議題。

從溪流到海洋的議題,跨越幾個單位,而跨域平台提供共同討論的機制,讓各方權益關係人,得以充分表達意見,擬出解決問題的方向,而這只是社區公共事務中其中一個例子。

提到搭建平台以來的改變,宮莉筠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回鄉生活又有好環境、人情,若想耕種也有些支持。有資源進來影響會提升各方面,但是要讓部落每個人有感,必須能看到一點一滴的改變。我還在努力將這些改變影響部落各個層面。


花蓮農改場去(2017)年起於新社部落進行水稻田生物多樣性試驗調查。花蓮農改場提供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