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綠色人物 暢談重返「里山」沿途風景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兩岸綠色人物 暢談重返「里山」沿途風景

2018中國綠色人物交流系列報導

2018年08月27日
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言月青報導

廣西村莊、阡陌,村民依山傍水而居;藏區高原,水草,帳篷點綴於雪山下;北京城郊、林蔭,蟲鳴鳥叫相伴。千百年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種人與自然環境鑲嵌的生活樣貌,隨著近年保育思潮的演進,成為國際上廣受討論的「里山倡議」。

環境資訊協會今年第二波中國綠色人物交流計畫,以里山倡議為主題,邀請四位中國的里山實踐者來台交流,以及在台灣農村長期耕耘的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分享在地經驗,全場超過70位民眾參與、座無虛席,現場也開放網路直播,讓民眾上線收看。(上午場 http://bit.ly/2BKyJOh、下午場 http://bit.ly/2BWkA0i

林務局保育組夏榮生組長表示,2010年聯合國提出里山倡議目標後,台灣也迅速與國際保育思潮接軌,由於政府單位力量有限,需要結合民間齊心努力推動,林務局2011年起與慈心合作的綠色保育友善農業推廣,已累積300多戶、超過4000公頃的成果,透過友善農業保育淺山生態,期待能夠持續推動努力。像今天的兩岸實務交流活動也具十足意義。

兩岸綠色人物交流里山倡議經驗
兩岸綠色人物交流里山倡議經驗,左起自然之友蓋婭自然學校校長張赫赫、麗江健康與環境研究中心理事長鄧儀、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陳榮宗、綠駝鈴環境發展中心理事長趙中、大戟自然創始人張穎溢。

論壇首位分享者鄧儀,現為麗江健康與環境研究中心理事長。20年來在雲貴等地區,無論擔任公職或變身NGO工作者,皆致力於保育工作。最初,他為了一草一木與當地農民拳腳相對,在跌撞中漸漸明白:「環保不是餓肚子、以生計為代價的環保注定無法持續。」

鄧儀:30年經驗驗證  保育須以在地人為主體

鄧儀|麗江健康與環境研究中心理事長
鄧儀。周昭蕊攝。

鄧儀漸漸從保護區將人的因素驅逐於外的「野蠻階段」中反思進化,將當地人的生計納入,在國際援助下,發展出聞名中外的「草海模式」,並在當地引用歐美的環境教育流派進行「教育」。然而他卻發現:這種「補助、執行、結案」的模式,一旦專案結束,當地人極有可能繼續破壞環境而落入形式主義。

經歷過數個中資、外資基金會的贊助項目,鄧儀逐步在觀察當地人與環境互動的方式中發現:每個地方幾乎都存在著一種敬天畏地的情懷,例如「在麗江如果有人砍了一棵樹,他會在樹頭上,放一顆石頭。」

他體會到自然保護議題必須以當地人為主體,並讓村民自我管理,提供他們選項、讓他們自行決策,但並非替他們做選擇,在這過程裡。除了環境被保護,村民在過程中逐漸學習自主、拿回詮釋權,何況當地人遠比外來者有創意且熟知地方脈絡。在麗江地區,甚至有村莊自己形成「一旦發現誰家使用農藥,全村拒絕與他家禮尚往來和在紅白二事中互助」的協議。

張赫赫:一座小山   是人類和淺山鄰居共同的家園

而北京自然之友副總幹事、創辦蓋婭自然學校的張赫赫,如數家珍地分享了她們在北京近郊經營的「蓋婭・沃思花園」。兩公頃大的農地,位於北京東部的淺山地帶。有一半面積處於自然野放、無人為干預的山野狀態,透過生態農法及樸門設計的概念,進行分區規畫使用,以香草種植、羊群的放牧、生態廁所、手作步道等設施,還有山坡上的果樹,自成循環系統,盡量做到自給自足,

「我這次出門前,做了好多番茄罐頭,因為番茄長得特好!」而白鼻心、石虎、獾等淺山鄰居,更是常常前來拜訪果樹和雞舍大快朵頤。

張赫赫坦言,對於鄰近社區,她並不抱持任何改造目的,她認為作為環境教育工作者,「不見得是為了教化他人,而是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先過好自己的生活、成為農民行列中的一份子,正向互動與改變自然會發生。

張赫赫
張赫赫。周昭蕊攝。

趙中:一次雪地受困  與藏牧民結下草原保育之緣

而在甘肅瑪曲草原的「綠駝鈴環境發展中心」創辦人趙中,分享他十餘年來和當地交織的故事。他自嘲自己有「瑪曲情結」—熱愛登山的趙中,曾在雪地攀岩、在雪壁上受困33小時,受到藏民援助而獲救,也在此認識人生伴侶,從此結下不解之緣。

在一次次的造訪中,趙中漸漸發現這個人稱「黃河之腎」上游草原的環境危機:例如沙漠化、礦業工程、公路建設、鼠害等,趙中在綠駝鈴從業餘的社團參與,漸漸轉為全心投入,組織透過全職人員與志願者的參與,在當地進行環境教育、文化傳承等工作,並推動社區自然資源共管委員會,試圖處理當地因政策改變,從游牧轉為定居而造成的草原消失問題。

也由於當地草原因為氂牛養殖數量過多、草原難以承載,趙中與社區共同討論、決定以生態旅遊做為另一個生計出路。

綠駝鈴帶著牧民代表到青海、四川等進行實地體驗考察,回來後再與居民分享,共同討論如何在村中落實,綠駝鈴與社區簽訂保護協定,每增加6,000元生態旅遊收入,減少一頭氂牛的放牧,慢慢讓牛羊的數目,回到合理的狀態。

趙中
趙中。周昭蕊攝。

張穎溢:廣西壯族里山  社區是遊客的環境教育者

來自廣西的生態保育博士張穎溢,指出廣西有山有海,具有高度的生物多樣性。她在2014年創辦「美境自然」,專注於廣西地區的保育議題。

廣西內陸壯族保留區的喀斯特(石灰岩)地形,孕育了許多特有的保育動物。當地的山林分屬國有及村民集體私有的土地,由於村民高度依賴當地自然資源,過去在國有保護區的資源利用與保育之間,往往產生激烈衝突。

張穎溢
張穎溢。周昭蕊攝。

張穎溢從田野經驗中,驚覺當地有一套自己的知識體系與文化,例如當地人對村莊背後的「風水林」極為珍重、一石不取,但風水林以外,絲毫不是村民在意的;野生動物對保育人士而言是珍稀物種,對當地人而言「獼猴討人厭,但也看習慣了」。動物既是破壞農作物的亂源,又是生活場景的一部分。

張穎溢以緊鄰「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渠楠為例,這個110戶、不到500人的小村莊,全球有12%的白頭葉猴族群居住於此,居民本想發展旅遊業,但張穎溢引導他們去思考觀光可能造成的環境衝擊,成立民間自主管理的「自然保護小區」,全村共同參與日常監督,制止外來人員盜獵和砍伐等破壞行為,並往自然教育發展、讓外來訪客用相對謙卑的姿態,向當地自然環境學習。

除了白頭葉猴的保育,也帶來了社會與文化的效益,例如村內賭博行為減少、孩子開始參與村內的環保與教育活動、婦女們開始恢復壯族的舞蹈傳統,村裡的凝聚力明顯提高。

論壇尾聲,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陳榮宗博士分享台灣的里山經驗,慈心一開始並未刻意響應國際里山倡議,而是在2009年因為官田水雉中毒事件,與林務局推出「綠色保育」的標章與農友輔導工作,而今回顧,無論在推出時間與內涵上,都與聯合國里山倡議不謀而合。

無論從藏區到廣西、台灣或中國,參與論壇的綠色人物一致總結出:所謂里山倡議,實際上處理的是人地關係崩解的問題,而人只有透過社會關係中才能建立連結,因此要把保育做好,必定是關於人的工作,如何陪伴當地人,重新建立人地倫理關係,才是關鍵。

 


2018地球日「綠色人物臉譜」論壇,與會人士合影。周昭蕊攝。

※ 「2018 中國綠色人物交流計畫:里山倡議」由昇恆昌股份有限公司  贊助支持。

※ 前往「中國綠色人物臉譜」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