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報報】墾丁社區的生態旅遊發展模式,海南坡鹿保護區能否複製?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你來報報】墾丁社區的生態旅遊發展模式,海南坡鹿保護區能否複製?

2018兩岸媒體交流系列報導

2018年12月04日
文:高宏松(高高,海南松鼠學堂自然教育工作室創辦人、海南高一一文化傳媒總經理)

編按:11月上旬,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舉辦「2018兩岸媒體交流」活動,邀請中國媒體記者來台,以「台灣小而美的綠色經濟」為主軸,一路探訪台灣地方創生、循環經濟及公民電廠,領略台灣民間豐沛的環保能量。本系列文章,邀請中國媒體記者,以中國、媒體人的視角,來看台灣小而美的綠色經濟案例,對照兩岸能源、減廢、在地發展的異同。


綠色經濟,鳥獸為證(1)

飛機降落高雄機場,在和海南相似的潮暖海風中開始這一次的台灣訪學。這一次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舉辦的「兩岸環境媒體交流」為期七天,主題是「台灣小而美的綠色經濟」。我作為海南代表,將持續寫下途中見聞。每篇文章都分為三個部分:行程流水帳+訪談及評論+反思海南。

第一站:探訪墾丁社區的生態旅遊

【行程流水帳】

今天(20181105)一大早就直奔墾丁,這座遠遠伸進太平洋的恆春半島,有和台灣中北部迥乎不同的風景風俗,至少氣候格外溫暖,天空格外湛藍,連雲層都格外的低,似乎友好地想與你握手。

第一站,社頂自然公園。體驗墾丁社區的生態旅遊。這裡以梅花鹿+珊瑚礁地貌為主要特色,路途不短但比較輕鬆的步道既可以看風景,還可以欣賞到特別的生物。

社頂自然公園

為了減少印刷品帶來的浪費和污染問題,園方在步道入口設立了地圖供遊客拍照存用,以取代之前常被隨意丟棄的地圖單頁。

社頂自然公園

右側胖胖的趙銘崑先生是此次活動的導賞員,完全看不出已有68歲了。而他仍說自己不是最年長的一位,因為社團還有73歲高齡的講解員。經過80小時的培訓和認證考核,趙先生成為墾丁管理處認證的講解員,不但負責遊客導覽,還負責公園自然資源巡護員。工資雖然微薄,但作為社區一員的參與感和自豪感很強烈。

趙先生講解地殼運動造成珊瑚礁高聳出海平面,形成墾丁國家公園獨特地貌。
趙先生講解地殼運動造成珊瑚礁高聳出海平面,形成墾丁國家公園獨特地貌。

盡可能與環境融為一體的自然步道。
盡可能與環境融為一體的自然步道。

我們在拍花花草草。一路走來,長了不少見識~

我們在拍花花草草。一路走來,長了不少見識~
我們在拍花花草草。一路走來,長了不少見識~

眼前的林子裡有許多梅花鹿。這種膽小又美麗的生物本已野外滅絕,所幸台灣各地動物園仍有圈養。後來墾丁成立台灣首個國家公園,梅花鹿也被引來此地開始復育。

【訪談/評論】

下山看到絕美的海景。面對這片浩瀚的海洋,人們很容易感覺自己來到了世界盡頭。而自然保育工作,就很像是路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卻又掀開新的篇章——墾丁國家公園的設立,起初引發了在地社區和政府的嚴重對立,靠山吃山的人們不再能夠狩獵、採集,更無法建房、開發,生活的出路在哪裡?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的陳美惠老師帶領自己的學生團隊,深入社區訪談交流,以學術研究者的身份,扭轉官民對立,將民眾的訴求和保育的需要有機結合起來,透過總體資源調查、在地居民組織與培訓、生態旅遊行程設計三個階段,推動既保育生態又惠及社區的生態旅遊發展,從而實現永續經營的體系建立。

我們在恆春鎮「森社場所」聽取陳美惠老師的親傳弟子,畢業後創建里山生態有限公司的年輕帥小伙林志遠介紹這十三年的歷程,因為有上午親身體驗了生態旅遊的過程,所以感覺格外真切感動。「森社場所」因為諧音「聲色」二字所以很容易被記住,小小的店面有豐富的在地文創產品,又有講座分享的小會議室,很清新的地方。

【反思海南】

海南也有特有的鹿——海南坡鹿。同樣從瀕臨滅絕,僅剩27隻到如今恢復到三四千的數量。我們曾經在遊學中增加過坡鹿保護區的訪學,反應特別好。但是保護區工作受限頗多,能否與在地社區結合,開展生態旅遊?

第二站:走進「老鷹紅豆」的背後故事

【行程流水帳】

如圖,吃了一頓好吃得不得了的午飯,下午兩點才吃完,一個個撐得直不起腰。

一個半小時車程後,我們來到東港鎮興和社區。這裡還有一場熱鬧等著我們。(這張圖上原來是炮台哦~!)

社區理事長和一群紅衣服的社區媽媽們用美食和熱烈的儀式歡迎我們這群遲到了將近三小時的壞人(扶額汗下)。

社區文化牆。
社區文化牆。

理事長也姓高,在這裡,高家算大姓。
理事長也姓高,在這裡,高家算大姓。

一千多人的社區,65歲以上老人達到180多位。九十歲以上老人將近十人。每週三晚上,社區為老人們準備了團聚會,有吃有玩。理事長說政府每月有一萬台幣撥款,而實際開銷在兩萬左右。不足的部分怎麼辦?理事長不無驕傲地指向一位高大的先生:就靠他了~!

要說這位林先生的故事,還要從一樁「慘案」說起。幾年前,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發現老鷹暴斃,通過解剖發現它們吃了被農藥毒死的老鼠和麻雀,追蹤後發現是因為農田大量使用農藥導致,於是身為收糧大戶的林清源飽受責難。林先生並沒有推卸責任,來年他用18公頃土地做實驗,觀察究竟是什麽樣的耕種行為導致鳥類大量破壞作物,並因此發明避免鳥類大量聚集的種植方式。同時,他也率先在自己的土地上轉型友善農耕,並給通過認證的農戶更高的收購價來鼓勵農戶轉型。同時,採收時不打落葉劑,最大程度避免對鳥類和環境的影響。善莫大焉。

「老鷹紅豆」的走紅,不但利於鳥類,更因收入增加,而有了分紅回饋社區。作為林先生小學老師的高理事長,怎能不驕傲?

這是林先生拿出的一公頃土地,用於開展「千人種紅豆」公益體驗活動。


這是林先生拿出的一公頃土地,用於開展「千人種紅豆」公益體驗活動。

【訪談/評論】

林先生自己就是種糧大戶,更掌握了16000公頃的糧食收購,佔到整個屏東的20%。這樣舉足輕重的領軍人物,他的選擇格外具有示範效應,合作夥伴的強大行銷能力也保障了老鷹紅豆高出市場的價格得以實現。能夠在短短幾年扭轉農藥極大傷害鳥類的局面,林先生居功至偉。

同時,訪談中我們還注意到,林先生特別善於學習、觀察、研究。透過扎實的觀察找出解決人鳥對抗的辦法,這是知識的勝利,自然觀察的勝利。

【反思海南】

海南農產品農藥超標一直是很大的困擾。如何結合社會團體的監督功能,爭取農業領軍人物理解與支持,如何通過社會活動增加影響力,有助行銷,是值得思考的課題。

最後,又一頓好吃得不得了的晚餐。尤其是得獎無數的餐後巧克力,真把人幸福到灣里了。

※更多「2018兩岸媒體交流」精彩報導,請點連結

※本文轉載自一點資訊〈高高:墾丁社區的生態旅遊發展模式,海南坡鹿保護區能否複製?

※ 人與野生動物主題報導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