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農業 | 環境資訊中心

友善農業

2025-06-06 10:12
「生態給付是一個增加牠們食物安全的方法,因為農田就是牠們覓食的地方。」屏科大野保所助理教授洪孝宇說。希望農田也能是安全的棲地,為了讓林業保育署推動的草鴞生態服務給付計畫,在2021年上路。參與的農友,守護草鴞的安全與田間豐富...
2025-03-26 09:42
慈心基金會與林業保育署昨(25)日舉辦《農田方舟:野生動物棲地營造手冊》新書發表會,該書匯集15年來輔導陪伴綠保農友的經驗,打造100%屬於台灣農田與野生動物的在地經驗。手冊收錄11篇在地經驗,從系統性的農田概論、棲地保育,再根據陸域、水域...
2025-01-24 16:41
象徵大吉大利的柑橘類,過年期間十分搶手。現在,大吉大利還附加石虎保育的茂谷柑,在各大通路、賣場也買得到。 台中市東勢、石岡和新社,是茂谷柑、桶柑等柑橘類作物重要產區,石虎和其他淺山物種也愛穿梭其中,借過、覓食和棲息。這兩年台中分署就與...
2025-01-09 10:12
冬季是台灣葉菜盛產季節,即使是最南端的恆春半島也不例外。吃葉菜是國人最愛,有機或友善農業種植出來的葉菜,對健康、生態、照顧農民生計等都有好處。這樣的產品週末在老街遇得到。一群由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輔導取得標章認證、友善土地的小農,帶著剛採收的...
2022-12-14 08:39
陽明山有許多野生動物,牠們不只待在森林,有時也會到田裡串串門子 陽明山有許多野生動物,牠們不只待在森林,有時也會到田裡串串門子。陽明山還有悠遠的農業活動,早在國家公園成立之前就存在。「我們追求的生態平衡,不可以把農民排...
2022-11-23 10:28
永續農業躍居國際潮流的今日,國內綠保標章已默默推動十餘載,當初發起標章計畫的林務局與慈心基金會,昨(22)日共同舉辦第一屆綠色保育「大腳印獎」。第一屆獎項共頒發給13位綠保農民,獎勵他們在生產操作、生態營造、土壤碳匯三大面向上耕耘不輟,不僅...
2022-11-02 08:24
農民改用友善農法,發現一些生物,又開始重返農地 台灣西部農地因為長期使用慣行農法,加上圳溝水泥化,讓自然生態漸漸消失。現在部分地區因為地理位置特殊,或農民改用友善農法,發現一些生物,又開始重返農地。 嘉義...
2022-03-15 10:07
究竟每個月要賺多少錢,才能過上一種快樂幸福又豐盛的生活?如果想有一畝田,每季有豐富的收成,還能與群眾共享,與自己喜歡的人在風光明媚之地共食共居⋯⋯這樣的生活,又需要付出多少代價呢? 在台東鹿野,有一群人,以友善耕作的方式,過著互助共享...
2022-02-21 10:30
探出頭,機靈探望四周,每年冬天,雲林農地上,總是有著一群來自遠方的小辮鴴,當地農民稱牠土豆鳥。為了保護這群遠方貴客,一群人發起普查行動,希望吸引更多人關注,改善農業環境,讓牠們安心的棲息居住。 美麗羽色,加上頭頂矗立隨風飄的羽...
2021-05-05 15:51
原鄉文化、友善農業和生態保育原來也可以強強聯手,林務局在台東與部落攜手執行的「小鳥Follow米」計畫,三年下來不僅讓山麻雀、熊鷹等鳥類重新回到田間,當地居民也在過程中把部落傳統生活智慧集結成書,成為文化傳承的經典三部曲,今天(5日)在台北...

頁面

訂閱 RSS - 友善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