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要有心理準備。」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提醒產業界,表示目前世界投資者與企業龍頭開始重視責任型投資,碳排放、企業社會責任、永續都是評估項目,包括洛克斐勒基金等大型投資者也開始對化石燃料撤資;微軟、蘋果、谷歌、臉書、亞馬遜等知名品牌也發起「RE100」行動,紛紛宣告將100%擁抱綠能、追求價值鏈減碳,「若不能接受,會很辛苦」。
簡又新呼籲產業界,從使用再生能源與提升能源效率這兩大法寶著手,盡快做好減碳。
經濟部工業局30日表揚了溫室氣體自願減量績優的廠商,包括台積電、日月光、中鋼、中油、台塑等,都獲列為績優產商。這些大型企業由於規模大,展開改善就可以看到明顯的減量,但簡又新提醒,比起效率,反是中小型企業表現更佳,顯示大企業還是有進步的空間。
除了發表減碳成果,工業局並舉辦綠色技術與工程實務研討會,由20家改善成效廠商現身說法,與36篇相關論文,提供實務與技術,從溫室氣體自願減量、能源管理、循環經濟與綠色創新、產品綠色效益、空氣品質與節能減碳技術、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節水及水資源再生處理、循環經濟與環境管理等課題,來協助產業綠色升級,因應國內外減碳壓力。
以創新取代代工 彭裕民:循環經濟救台灣
工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彭裕民表示,在目前世界朝向循環經濟模式中,除了物質的循環再利用減少廢棄物,尋求新型態的服務,台灣可以用創意與技術來帶動產業成長。例如寶特瓶轉生為排汗快、重量輕的環保球衣,已在世足賽大出風頭;台泥的水泥廠將原本廢棄的二氧化碳拿來養微藻,產出有百億商機的高經濟產品蝦紅素,準備進軍美妝、保養、醫藥領域。甚至已有技術,以3D列印生產小型自動駕駛巴士了。
彭裕民表示,未來國家新材料開發將走向綠色循環、低碳生產,且有智慧功能、高值高性能,過去台灣產業習慣於代工,但在循環經濟下,台灣必須重新走回創新、多元的型態,就像台灣其實擁有多元文化、豐富的動植物生態等自然資源。因此說「循環經濟救台灣」也不為過,而產業必須開始展開更多的合作,激盪出更多創新。
彭裕民提醒,目前國際重視塑膠問題,像是歐盟提出2030年以生分解、生物基製品取代30%的石化製品,又例如可口可樂打算2020年後瓶裝容器都要包含生物來源或可回收,Nike、Adidas等品牌也對綠色材料需求殷切,對於台灣的塑膠、化纖產業當然會是很大的影響,產業應該即早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