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北道路二階環評初審過關 環委憂人車再增量、未來又塞車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淡北道路二階環評初審過關 環委憂人車再增量、未來又塞車

2018年12月18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賴品瑀報導

環保署18日進行淡北道路二階環評的第二次初審,專案小組建議此案通過。

是否開闢淡北道路爭議已20年,雖然此案預期可解決淡水眼前的塞車問題,但開路後引起的住宅建案進駐、人口增加,帶動汽車用量成長,恐怕不久的未來又得再一次面對塞車難題。

「裝了支架後又大吃大喝,」有環評委員以心血管疾病為例,提出這樣的擔憂。小組要求新北市府,在大會前補充整體連外交通規劃、濕地與生態保護措施,並建議新北市與內政部評估淡水地區後續採低密度開發建設的可行性。

環保署18日進行淡北道路二階環評的第二次初審,專案小組建議此案通過。賴品瑀攝。

環保署18日進行淡北道路二階環評的第二次初審,專案小組建議此案通過。賴品瑀攝。

貼近紅樹林 最近只有3公分

淡北道路緊貼紅樹林,最近距離只有3公分,且附近已有淡江大橋、淡水輕軌、淡水捷運的規劃,因此生態衝擊和開路必要性,都也是爭議所在。在這次會議期間,仍是持正反意見民眾攻防的焦點。

在生態的部分,新北市新工處主秘李仲昀表示,在淡水河口保護計畫上,當地並非自然保留區,而是一般保護區,是「條件發展區」,可以有條件地開發;在「永續海岸整體發展方案」的地位,也不屬於一二級海岸保護區範圍或已公告的特定區位,不需辦理特定區位許可;此區也不位在淡水河流域國家級重要濕地。

新北市政府代表指出,在生態保護對策方面,他們規劃5.1公頃的次生林補償,並設置隔音牆,可降低紅樹林保留區噪音,並兼顧改變鳥類通過時飛行高度的功能,以降低鳥類路殺。此外,沿河路段不設照明,以免干擾河岸棲地生物,隔音牆下方也阻隔車燈對外干擾;並以中空道路設計,確保排水與維持生物通行路徑等。

雖然部分與會的民眾仍表擔憂對生態的影響,但生態專長的環委鄭明修,認為經過長期審查觀察下來,有關生態衝擊的減輕,新北市府已設法做到能做的。

新建交通設施  反助長私人運具和塞車

針對交通問題方面,包括議員蔡錦賢、陳偉杰等支持民眾再三表達當地飽受塞車之苦,亟需克服;然而,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等人也質疑,已經規劃有淡江大橋、淡水輕軌、淡水捷運了,為什麼還一定要淡北道路,當時都說淡江大橋、淡水輕軌、淡水捷運將會改善交通,但現在為了要蓋淡北道路,又說需求重疊,效果有限,數據實在不合理。

崔愫欣認為,淡北道路的需求最勉強、生態衝擊最大,開發優先性應排在最後面;此外,淡北道路開了,私人運具還是會增加,且反而造成大眾運輸使用量降低,只能解決現在的交通問題,但引進更多私人運具,之後還是會塞車。

淡北道爭議已達20年。圖為2011年資料照,反對民眾在白布條上寫著「SAVE淡水河岸」。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提供。
淡北道爭議已達20年。圖為2011年資料照,反對民眾在白布條上寫著「SAVE淡水河岸」。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提供。

環評委員王文誠、李克聰、鄭明修等,也同樣抱持著淡北道路的興建,未來只怕會引進更多私人車,造成再次塞車的問題。王文誠、鄭明修更直指,淡海新市鎮目前居住人口偏低,開路後人口增加,反增加私人運具,尤其目前已經可見大量高樓的建案在預備。王文誠擔憂,將帶來一波土地炒作,反而趕走產業,也不建得有當地期待的發展。

「這就像血管塞住了,放了支架以後,就覺得可以繼續大吃大喝。」鄭明修以此為例,認為當時內政部規劃淡海新市鎮時沒有考慮交通的安排,如果對人口沒有總量管制,入住的又大多是年輕小家庭、要開車接送家人的,只怕還是會增加私人運具使用,未來還會再次面臨塞車。

新北市說沒有淡北道路,當地也就沒有發展公共運輸的條件。取自環評書件

新北市說沒有淡北道路,當地也就沒有發展公共運輸的條件。取自環評書件

交通運輸專長的環委李克聰指出,淡北道路的正面效益,是改善眼前的塞車問題,負面效益卻是不利輕軌等大眾運輸的發展、不利台北市交通。他直言,增加私人運具使用,所有的環境衝擊都會是增量。

新北市則反駁說,沒有淡北道路,當地也就沒有發展公共運輸的條件。淡北道路開了,將來會有人行道與自行車道空間,公車停靠站也能有更適合的設置,且會設計優惠與轉乘等措施,例劃設接送區、停車位、youbike站等。道路空間改造後,淡北道路將具有公車專用道的條件,也可以有CMS(資訊可變標誌)、CCTV(即時影像)、eTag等智慧化管理措施。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