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完年,就傳出南投山區連續兩次森林火災通報,在林務局、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及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協同救火下,火勢很快就撲滅。依據林務局現場初步研判,與人為用火不慎脫不了干係。
根據統計,台灣森林火災90%以上都是人為造成。提到台灣森火處理行政經驗,林務局南投林區管理處副處長張獻仁應是現役最資深的一位,主持森林打火的業務長達20年。「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載,我已經超越她了!」張獻仁接受採訪時苦笑說。
森林大火人為因素居多
每年十月,台灣颱風季結束後,氣候進入枯水期,一直到隔年清明節梅雨季前,台灣處於乾燥季節,也是森林火災好發期。在此之前,按照往例,林務局各管處也展開一連串森林火災預防宣傳工作。
相較於美、中幾個國家,每年各地野火燒不盡,台灣森火以人為因素居多。用火不慎、殘火未處理好,以及報復性縱火,是已知的因素。
張獻仁舉例,曾有大學登山隊,因隊友腳受傷而申請直升機救援,為了引起注意點了狼煙,沒想到風一來助長火勢,使得雪山東峰草生地延燒起來。另一個例子是山友野地上完廁所,原只需就地掩埋就好,卻因引火燃燒衛生紙不慎,致一發不可收拾。
2002年梨山大火,是因果園使用噴燈膠接水管時,不慎引發,雖非故意但已涉及公共安全。平地工作站以墳場以及海岸林火災為主,多因焚燒冥紙、野草、垃圾不慎引起。因此,每逢清明、掃墓時節,特別需要警戒,消防單位及林務局會提供水,提醒大家小心用火。
至於報復性縱火的案例不易查緝,最常發現使用長香綁油桶,長香燒三個小時後點燃油桶,一發不可收拾。
非洲草原上的犀牛
森林救火常來得急,一通通報電話,就得動員起來,而地點又因山脈阻隔、交通不便,傳統上是使用人力背負運送物資,無論車程、步行往往歷時數日,才能抵達火場。到達現場首先闢出防火線。防火線有兩種,一種是固定永久防火線,平常有阻隔作用,火燒不過來,平日要定時維護、巡查;救火時視情況開闢的,則為臨時防火線。
防火線的原理是將底層的枯枝落葉移到一旁,讓燃料中斷不延燒。防火線多寬則視地形,一般都是10~20公尺寬,基本上是5公尺以上。張獻仁解釋,有時碰過整棵樹因高溫爆開,火花隨著往外擴散的跳火,爆開之後飛彈的距離難以預料,至少清空枯枝落葉5公尺以上才有效果。
只是,光是抵達現場,救火人員早已精疲力竭;加上山區水源不易取得,很難只靠地面救災資源就能阻卻火勢。自從加入空勤黑鷹直升機吊掛灑水,過去不易到達之處,也能快速滅火。地面上的防火線是間接滅火,吊掛灑水是直接滅火,當防火線來不及開,就吊掛灑水。
「有人會說是拿大砲打小鳥,但是台灣海拔高度最高3900公尺,以往的U型直升機馬力不足、上不去,黑鷹直升機填補了這個需求。」張獻仁表示,經過改裝,吊掛水袋,由指揮中心提供停機坪、起火點以及取水點座標,再搭載人員、取水袋、找水源,打火更有效率。
水袋有兩種,供空勤總隊黑鷹直升機吊掛的,可承重2.2噸;供陸運航特部隊吊掛的,可乘載5噸、7噸二種,通常只裝7至8成滿。水的取得來自大型的湖泊、深潭或河流,例如日月潭、奧萬大水庫;平日皆已標定座標,只要發生火災就查附近哪裡有水源,再把座標報給空勤及陸軍航特部隊根據座標,找對水源,以最近的距離取水,吊至火場滅火。
「林務局自從有直升機打火之後,有如相傳非洲草原上的犀牛,一看到火苗,就跑過去踩熄。」張獻仁用這個例子,說明林務局在森林打火上的執著與用心。
森火防救井然有序
林務局與消防隊的粗略分工是,都市火災由消防隊處理,森林火災林務局處理;雖說森林內的火災由林務局去救,但若危及附近的部落,有人身財產安全疑慮,消防隊也會出動。森林打火一定得步行抵達現場開防火線,若枯枝落葉層過厚,還得翻動、攪動它,每一個動作都需要大量的體力,體力是致勝關鍵。
由於森林地帶大多地形陡峭,因此打火裝備必須輕便;過程中,難免遭遇各種危險的處境,例如溫度高,造成石頭膨脹爆裂;著火的樹木滾落,或被火包圍。經驗累積、現場判斷很重要,東勢林管處曾於救火過程中,三位隊員不得不跳到溪裡保命;美國也曾發生因為溫度高、風向判斷錯誤,熊熊烈火燒來不及逃生,造成一隊14人全部罹難的事故。
為了加強森林火災防範與滅火工作的效能,2001年,林務局引進美國林務署緊急事故應變系統(ICS),整合各單位救災資源,建立ICS標準作業流程。各分處及工作站皆設有防火巡邏隊,各林管處則設有「快速救火隊」,第一時間調動人力,支援發生火災的轄區工作站;各工作站則任務編組,設有機動救火隊及一般救火隊。
梨山最常有重大森林火災發生,因此南投林管處以埔里工作站霧社分站為核心,只要一有火災,會迅速動員趕赴火場,會同羅東太平山工作站、花蓮新城工作站、東勢梨山工作站、南投埔里工作站等一起滅火。
林火撲滅後,為防死灰復燃,林務單位會派員留守監控火燒跡地、處理殘火,確定沒有火苗、殘煙,才可離開。張獻仁說,過去即曾發生表面看起來已經沒有冒煙,誤判完全滅火;怎知過了幾天又燒起來了。推究原因,是腐質層太厚,忽略底層殘火、處理不徹底所致。
過去林務局每年會擇一林管處辦理大型演練,模擬林火狀況,動員相關單位投入撲救;現在則每個林管處都必須辦理森林防救演練。
每年9月乾燥季節來臨前,各林區管理處、工作站需進行森林火災防救整備工作,例如幾個易發生火災的停機坪整修,幾處水源地確認水情;山區農園的防火宣傳,提醒農民水果套袋需集中處理燃燒等。這些預防工作也讓近年來一有森火,就能快速掌握,二月初的森火即為一例。
謹慎的行為是最好的防火原則
張獻仁自從公職生涯因緣際會到林政組,負責這項業務之後,深感興趣、無法忘情,一做二十年,因此見證台灣森火演進史。早期他還曾搭過電影藍波搭乘、越戰美軍直升機,這種直升機沒有門,看起來很酷,實則相當驚險刺激。
眼見森林火災幾乎都可在第一時間百分之百掌握,每個隊員也都有能力扮演ICS角色,調度自如,這使得張獻仁心滿意足。
儘管春節過後就遇到森林火災通報,隨著節氣帶來一陣陣雨水,台灣逐漸壟罩在雨氣中;四月清明節前,漢人社會陸續掃墓習俗,直到第一場梅雨宣告汛期開始,林務局森林打火隊稍微鬆一口氣,直到九月底前,又得準備下一季森火好發季的預防工作。
張獻仁提醒民眾,無論何時何地,用火務必謹慎,進入森林更該避免使用明火,希望全民以謹慎的態度,共同守護台灣珍貴的森林,以及森林生態系帶來的豐盛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