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勵造林轉型再出發 林務局啟動「多元輔導」方案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獎勵造林轉型再出發 林務局啟動「多元輔導」方案

2019年04月16日
整理:彭瑞祥(環境資中心記者)

實施十多年的「獎勵造林」方案有重大變革,林務局15日宣布推出新的「林業永續多元輔導方案」,不只針對不同性質的林業經營加以區分,也納入森林遊憩、療癒與林下經濟等多元林產業。

林務局舉辦記者會,宣布推出新的「林業永續多元輔導方案」。照片提供:林務局
林務局舉辦記者會,宣布推出新的「林業永續多元輔導方案」。照片提供:林務局

林務局長林華慶說明,從2017年宣示「國產材元年」至今,林務局已輔導整合包括林業合作社在內的14個團體,合計經營範圍達1,400公頃。除了簡化、鬆綁法規,降低林農申請伐採的等待時間和行政成本,也著力市場行銷;歷經2年,各合作社生產量均增加30%~40%,營業額提升15%~20%,而且均新增雇用年輕生力軍。

過往的獎勵造林計畫,僅提供林農苗木、造林獎勵金及種植技術,但林農對造林地的經營,則缺乏技術及產業端連結,難以從造林地獲得收益。為了解決林農困境、落實林地林用,林務局2017年起新增公私有林經營及輔導相關作業和規範,搭配農委會的補助和融資措施,希望能帶動人工林朝向永續經營,提高台灣木材自給率。

林務局表示,新的多元輔導方案是以獎勵造林計畫為基礎,但依不同的造林目標分流輔導,除了針對經濟林,增列疏伐撫育補助;也增列生產設備與各項認驗證補助,引導林農整合,並朝友善環境的產業結構調整。而輔導的經營目標也擺脫單一思維,除了林木生產,將納入森林遊憩、療癒與林下經濟等多元林產業;輔導獎勵的期限也會視經營計畫,不再僅限20年。

至於位於環境敏感地區限制伐採的人工林,若不適合發展森林遊憩或林下經濟,也將研環境補貼作法。

另外,也將針對30公頃以上或經地方政府認定具有特色的林地,連結地方政府輔導林主,建立夥伴關係,持續整合林地擴大經營規模,導入專業團隊及林業技師協助擬定森林經營計畫,輔導林業生產合作社依不同的造林目標分流管理,永續經營。

林務局補充,未來打算成立林農服務單一窗口,協助林主整合相關申請,以友善環境的方式發展木竹材的全材利用、發展適地林下經濟、森林療癒、觀光遊憩、非木質產業等多元森林產業,發揮森林生態系多元服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