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布大交換》:餵飽大量人口 美洲食用植物生力軍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哥倫布大交換》:餵飽大量人口 美洲食用植物生力軍

2019年05月05日
文:克羅斯比;譯:鄭明萱

若說美洲印地安人就只送給這世界一項禮物:玉米,他也就足以受世人永遠感戴了;因為這個作物已成為人類及其牲口最重要的糧食之一。最近在墨西哥發掘出的野生古玉米,可供我們估量美洲印地安農業大師的成就。野生玉米的成熟穗只有一吋長,鉛筆粗細。整根玉米的營養成分,或許還不及二十世紀區區一顆玉米粒。

玉米
玉米。圖片來源:Petr Kratochvil (CC0 1.0)

溫帶糧食作物  玉米、馬鈴薯、甘藷

歐洲人初抵美洲之際,那裡已有各型玉米作物,時至今日種類更多。發展結果,在各種極端不同氣候之下玉米都能有極好收成。比起舊世界類似的植物,它的優勢是無論在稻米嫌太乾或小麥嫌太濕的區域,都可以欣欣向榮。地理分布而言,玉米恰好位於上述兩種作物的生長帶之間。還有一項超具價值的特點:世界玉米田每單位平均產量幾乎是小麥的兩倍。對於饑荒乃屬人生真實面的人口來說,玉米又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很快地供應食物。很少有其他植物能像玉米這般,短短一個生長季就能提供如此高額的碳水化合物、醣分、脂肪。

至於馬鈴薯,雖然在熱帶地區長得不好,卻也是人類最大量種植的作物之一。作為溫帶地域最重要的糧食,只有小麥可以與之競爭;而且馬鈴薯每單位耕地的產量,更達小麥或其他任何穀類數倍之多。更有甚者,馬鈴薯可以在極小片瘠地內栽植,而且長得極好,事實上經常被人如此栽種。它適應各型溫帶氣候,從海平面一直到一萬英尺以上的高緯度都能安家,可容最不適任的農夫使用最原始的耕具種植。

全球以甘薯做為主要作物的地區雖然很少,但是它的產出奇高——稻米的三至四倍——而且既耐旱又耐瘠土,因此成為地球上很長一道溫暖氣候帶攸關重要的第二作物。印尼就是一個好例子:該國1962至1963年稻米產量1340萬公噸,同時也收成了三百多萬公噸的甘薯。

窮人家桌上的肉 豆類 

當日西班牙人抵達之際,豆類是中美洲賴以維生的三大營養來源之一,這營養三寶的另外兩項是玉米和美國南瓜;時至今日也依然是全世界數百萬人的重要飲食內容,即使重要性或許稍遜當年。

豆類家族之內,有千種以上類別,有些來自新世界,有些原生舊世界,但是在多數作者筆下與統計人眼裡,既然都出以「豆不就是豆嗎?還能有什麼不同」的籠統態度,我們實在很難精確陳述「美洲」之豆到底有多重要。世上眾豆之中,最重要的那一粒豆,雖屬東半球舊世界的大豆君,可是皇帝豆、雪豆(萊豆)、仰光豆、馬達加斯加豆、奶油豆、緬甸豆、海軍豆(以上五豆均屬白豆)、架豆(攀緣莖類之豆)、咖哩豆、腰豆、法國豆、各種名稱的四季豆、各式菜豆,林林總總眾家豆子,其實俱都是美洲原產。美洲諸豆經常被稱作「窮人家桌上的肉」,既富蛋白質,又有高量的油脂與碳水化合物。

歐洲人初抵美洲,美洲豆豆早已以千百種姿態存在,分別適種於幾乎每一型氣候,而且顯然較舊世界許多可食類籽仁都高明甚多,於是立即迅速傳至歐非亞三洲。但因它多為私人菜園小栽,而非較大規模的田間作物,所以往往未受官家普查注意。

即使列入普查統計,也只是與其他許多種豆子統歸在「可食籽仁類」項下。它們的重要性,遂無法用確切的統計描述歸類呈現,可是卻不能減其重要性於半分。任何一位國際旅人,都可以告訴你這樣的故事:每履異國陌生新地,開頭幾餐,他這位來自遠方的訪客或許會受到美食招待,可是不出幾時,最後一定會發現自己面對著——不論在挪威、在西伯利亞、達荷美(今稱貝寧),還是澳大利亞——美洲豆子。

貧瘠之地的盛產物  樹薯

所有重要的美洲食物之中,溫帶氣候區居民知之最有限的是樹薯。對它最熟知的名字則是薯粉;因為以此之名,樹薯以甜點的姿態出現在他的餐桌上。這還不夠混淆,它又叫做木薯。對北美與歐洲來說,樹薯是稀有的異國植物,可是它對熱帶地區食物供應的貢獻,正如玉米或馬鈴薯之於溫帶地區。

樹薯作物是一大型灌木,通常長到五到十二英尺就進行收成,雖然其實還可以冒到十八英尺高。樹薯的嫩芽與葉部可食,而且經常被人食用,但是具價值的部位卻在根部,收成時往往有一、二英尺的長度,直徑二到六英寸,一到五公斤或更重。從食用者觀點來看(雖然不見得符合植物學家的眼光),樹薯只有兩種:甜的和苦的。甜樹薯可以直接生吃,苦樹薯則有致命含量的氫氰酸,一定要經過處理方可食用。自美洲印地安人開發出把它從有毒物變成可食物的基本程序以來,方法至今未變,所以下面就讓我們借用四百多年前英國商人巴洛筆下的描述。他在呈給英王亨利八世的報告內寫道,印地安人把樹薯根拿來,

放在石上擦磨,直到磨成凝乳狀,然後放入一只樹皮製的狹長袋中,擠出汁液收進容器。待水分全部擠出,袋中便剩下細白如雪的粉末,用來製作糕餅,以平鍋在火上烘烤,味道極好,營養健康又可當作藥膳,擺上一年都不會壞。汁液部分,他們也同樣拿來在火上烹煮,烹畢成為極好的飲料,厚實有勁。可是若不用火煮過就喝,只消一個堅果殼的小份量,就足以令人失禁而死。

樹薯茁長的地帶,可以從海平面高度一直到七英尺,其他任何重要作物都無法生存的瘠土,樹薯也都可以欣欣向榮:在下剛果部分地區,連玉米都嫌不毛的土壤中,據聞樹薯每公頃卻可有五噸產量。那些會對其他作物造成破壞的乾旱、蟲害,樹薯則全不在意。雖然它主要係由澱粉組成,蛋白質與脂肪含量極微,卻極富某些類維他命與他種養分。尤其重要的是,它在每單位土地面積上生產出來的食物總重量,比其他任何熱帶植物都多。

而樹薯唯一要求於人與自然者,只是要有一個不降霜的氣候,不鹹也不潮的泥土,以及一年從二十到二百英寸的雨水!難怪它會成為熱帶地區的作物首選之一。自哥倫布首度與它見面開始,它已經圍著地球腰部擴展一圈。在北緯三十度到南緯三十度之間,樹薯填飽了從蘇門答臘到剛果再到其故園巴西的無數肚皮。


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

作者:克羅斯比

譯者:鄭明萱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期:2019/03/07

從我讀到這本書的那一刻起,歷史對我而言,就再也不大一樣了。──美國名史學家麥克尼

1492 年,哥倫布航向美洲,地球上的生命就此改變......
1492 年之後美洲的原生植物,馬鈴薯、玉米成為世界人口的日常生活飲食,世界人口快速成長。但自哥倫布後,歐洲帶到美洲大陸的天花等疾病,使無法抵抗的美洲住民人口急速銳減。而來自歐洲的物種在生態競爭下也造成許多美洲物種滅絕。

在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之前,冰河期的結束將美洲大陸與世界上其他陸地完全阻隔開來,獨立發展形成各自不同的生態系。1492 年以降的大交換打破了這層隔絕,各式物種交互移動,永遠改變了人類歷史的走向,更對兩邊的自然生態造成不可抹滅的影響。

1972 年,《哥倫布大交換》第一版於美國出版,「哥倫布大交換」一詞成為生態史研究中的專業術語。這本 40 年前由克羅斯比的書,開啟了生態史這個全新的研究領域,成為回顧近代人類發展歷程時的全新角度。這啟發《槍炮、病菌與鋼鐵》。就如同作者克羅斯比所言:「這個星球上的生命,從此徹底並永遠地改變了 。」在今日我們重新思索人與自然的關係之際,更值得我們重新回顧這本 40 年前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