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族群層級」基本上就是復育方案所實施的範圍一定要夠大到足以涵蓋一大群個體,以石虎而言,我覺得至少應該涵蓋100-200隻個體的活動範圍才好(大約3萬到10萬公頃)。至於如此空間尺度的石虎復育方案有可能嗎?近十年來,有一個在其他國家實施的成效還不錯的做法:「保育成效給付(Conservation Performance Payment;CPP)」,值得我們參考。早期,當瀕危食肉目動物對農村造成危害時,各國多採取受害補償的做法,以補貼農民的損失。但結果卻是多數農民都不願意通知相關機構來獲得補償,他們大多寧願選擇自行處理(毒殺、獵殺、捕殺就是最常見的手段)。這麼作的原因不外乎是:危害補償或賠償都需要兇手認定的程序,不但曠日費時,常常也無法明確的指認兇手,不一定會有結果,而衍生的麻煩卻很多,還不如自己私下處理來的痛快,而且還會有報復的感覺。
台灣石虎的遭遇基本上也是一樣。後來,很多國家都改以CPP的方式而不再使用受害補償了。CPP不作危害後補償,而是直接獎勵數量的增加。相當於以獎勵金補償了尚未發生的危害,農民要提出的證據是數量的增加,而不是誰造成了危害。
CPP實際的作法可以用瑞典復育瀕臨絕種的狼獾(Wolverine)為例。狼獾會掠食畜養的羊,讓牧羊戶相當反感,無不除之而後快。過去瑞典政府採行危害補償的做法多年,但成效不佳。後來採取CPP後,狼獾的數量才開始穩定的成長。因為狼獾也是需要大面積活動的物種,他們以社區(或社區群)為單位提供給付,每年產仔季之後,每記錄到一隻當年出生的年幼狼獾,確認不重複者,每隻提供3萬美金的獎金給該社區,出生的越多、獎金就越多。社區自己組成經費管理組織,決定獎金的使用。自從施行CPP方案之後,農民開始主動收集當地狼獾的出沒資訊,間接也促成農民與專業團體的合作,而且也減少了對政府的抱怨,並自動增加對羊群的管理與保護,因此,狼獾數量的成長,並沒有等比例的增加羊隻的損失。
對有些人而言,CPP的操作應該有點眼熟。沒錯,很像在台南的水雉保育方案,農民回報田間水雉築窩的數量,政府根據離巢的幼雛數量提供農民獎金。只是,水雉獎勵的面積很小,受惠的農民也不多。可以說,食肉目動物的CPP是放很大版的水雉保育方案。在空間尺度上比較相近的類比,可能是我們的對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內居民的回饋金。回饋金也是由所有使用自來水的國人共同提供,回饋為大家保護水源、水質的集水區居民,以回報他們生活上的不方便和付出。CPP跟現在農委會在推動的「農業綠色給付」方案應該也有異曲同工之處,說不定也可以結合起來一起做。就是說,其實對於CPP的理念與操作,國人應該並不陌生,因此,施行起來也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困難才對。事實上,像CPP這樣的做法,讓石虎的復育不再只是少數受危害農民的責任,而會形成區域內多數人的期待,對降低其他如「妨礙地方建設」的負面社會氛圍 也很有效。
我們認為CPP方案值得一試 [1]。我建議:在石虎殘存縣市,選擇有合作意願、條件合適的鄉鎮(經費許可的條件下,應該越多越好),進行CPP的試辦,並評估成效。成效就是當地的石虎族群的數量(或密度)有沒有因此而增加。以石虎這樣生產力不差(每胎2-4隻、雌性懷孕率不低)的物種,只要有適當的復育方案,數量增加應該在短期內就會看得到。若成效顯著,三、五年後可以逐步推廣到各地,相信在十年內,應該就可以見到石虎族群的明顯成長。至於試辦的鄉鎮要如何才能更增加石虎的數量?建議可以跟在地的學術或保育團體合作,請他們幫忙診斷自己鄉鎮內還有哪些影響石虎生存的負面因子需要處理,例如:是不是農藥用太多?毒鼠藥用太多?流浪狗太多?還是車禍太多?......等等,並以鄉鎮為單位,提出具體改善方案,爭取政府預算的支持來進行實質的改善,應該是可行的。(本篇為系列二,點此看上篇)
[1] Best, I. and K. J.-C. Pei. 2019. Factors Influencing Local Attitudes Toward the Conservation of Leopard Cats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in Rural Taiwan. Oryx (https://doi.org/10.1017/S0030605318000984)